中國科技已非常發達,為何還是不敢考古挖掘秦始皇陵地宮?原因令人冒冷汗!

中國歷史上最有考古價值的陵墓有兩座:

一是秦始皇陵、二是漢武帝陵(茂陵)。

西漢漢武帝時期是中華民族歷史大事件頻發、文化轉折最為巨大、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歷史時期,漢武帝劉徹陵墓茂陵是漢代帝王(包括東漢)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

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茂陵於建元二年(前139年)開建,於後元二年(前087年)間建成,歷時53年。陪葬墓群由李夫人(漢武帝寵妃、著名音樂家李延年及貳師將軍李廣利妹妹)、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構成。

可惜漢武帝去世後僅僅55年(漢昭帝始元三年,即前84年)茂陵就被第一次盜掘;漢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茂陵被第二次盜掘;光武帝劉秀建武二年(25年),赤眉軍敗退中盜掘茂陵,這是茂陵第一次被大規模盜掘;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派呂布盜掘茂陵;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黃巢攻入長安,派兵盜掘茂陵,這是茂陵遭遇的第二次大規模盜掘。之後,由於政府及民間的重視和保護,茂陵沒再受大規模盜毀。但是,幾次兵荒馬亂中的軍隊盜毀使得茂陵已經失去應有的考古價值。

這讓筆者不由得想起了軍閥孫殿英對慈溪陵墓的徹底毀滅!罪莫大焉!

中國科技已非常發達,為何還是不敢考古挖掘秦始皇陵地宮?原因令人冒冷汗!

劉邦十分敬佩的中國始皇帝秦始皇

價值最大、最神秘的還是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始建於秦王嬴政元年(前247年),止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同時施工人員高達七八十萬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面積達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78個北京故宮!

(近年有專家推測實際達到了100餘平方公里,這頗為可信)。史料記載,秦始皇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依首都咸陽而建),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始皇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中的兵馬俑坑(1974年被髮掘)。

其設計者為秦始皇后來大名鼎鼎的丞相李斯,主要監工為秦末名將章邯。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

那麼,即便強盛如西漢,漢武帝陵墓僅僅在其落葬後55年就被挖掘,那麼秦始皇死後接著的就是幾十年的兵荒馬亂,他的陵墓是否被盜掘過呢?

在筆者眼裡,項羽實在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罪人。

他攻入咸陽後,不僅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導致秦始皇收集的大量圖書被焚),而且開始了對秦始皇陵的大規模破壞,地面建築被毀殆盡,並且試圖挖掘皇陵。

這裡說句題外話,秦始皇至今揹著“焚書坑儒”的歷史罪名,但按照國學大師、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的研究,他認為:為了鞏固統治,秦始皇將民間除了醫學和農業等的書籍全部收繳,但是他並沒有一把火燒了,而是收藏於阿房宮,是項羽攻佔咸陽後一把火燒了。同劉邦一樣,秦始皇也不喜歡儒生,但是他最不喜歡的是他們“當面不說,背後亂說”(朝堂上不說,私下卻議論得口沫橫飛)的集體行為,對此頗為不滿,於是“懂得起”的李斯為了拍馬屁和政治正確就把儒生給“坑”了。對此,熟知歷史的筆者十分贊同。

中國科技已非常發達,為何還是不敢考古挖掘秦始皇陵地宮?原因令人冒冷汗!

被項羽毀壞的秦始皇陵地面建築復原圖

劉邦定都長安後,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下令對秦始皇陵進行保護,難能可貴的是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沿用了劉邦的政策——或許都是出於對這位“始皇帝”、中華民族第一位帝王的敬重吧。

即便如此,秦始皇陵也未得安寧。

《漢書 劉向傳》記載:一小孩在秦陵附近放羊,結果有一隻羊掉入地洞中,小孩子打著火把到地洞中去尋找,不料竟然走進了秦陵地宮,引發大火,將秦始皇的棺槨燒掉了。對《漢書》所記,《水經注 渭水》也作了補充:“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

但是這一記載是十分讓人懷疑的:

其一,雖然地宮龐大,但是地下哪裡來供其燃燒“九十日”的氧氣?就靠一個洞口顯然是不可能的。

其二,按照司馬遷《史記》記載,即便是親自施工者都不知道秦始皇的棺槨究竟在哪裡,盜墓者竟然能“徑直”找到?

另一傳說是黃巢攻入關中後,曾對秦始皇陵進行大規模破壞。但是就此民間流傳甚廣的事件,時間縱向相隔很近的正史《舊唐書》和《新唐書》都不曾記載,因此實際發生的可能性不大。

當然,周邊陵寢被盜掘肯定是有的。

新中國成立後的1962年,國家組織了一次對秦始皇陵的一次考古勘察(佔地面積56。25平方公里的資料就是此時得出的)。1965年,長期研究秦始皇陵的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向國家提出對秦始皇陵進行考古挖掘的申請——在他看來時機已經成熟,而自我感覺認為憑藉他的學術地位及同中央高層們的私交,國家肯定會同意他的建議。

沒想到不僅申請被立馬否定,而且高層還告訴他“以後也不要再提此事”。

1974年,國家組織了第一支考古隊對秦始皇陵外圍進行挖掘考古(兵馬俑就在此時出土),之後的考古陸陸續續至今,但是都限於外圍挖掘,甚至主要的陪葬坑都未曾涉及。

中國科技已非常發達,為何還是不敢考古挖掘秦始皇陵地宮?原因令人冒冷汗!

1980年在陪葬坑挖出的被譽為“青銅之冠”的陵銅馬車

至於不敢挖掘主墓地宮的原因,常見說法有:

1、秦始皇陵墓的地宮太深,其距離地面深度超過了百米,如果強行挖掘,容易引起坍塌,對地宮造成損毀;

2、挖掘的成本高,時間長,秦始皇帝陵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僅發現的陪葬坑就有400多個(兵馬俑就是其中一個),地宮面積約2。5萬平方米,挖掘時間可能超過40年;

3、地宮中有毒物水銀眾多,不知如何處理;

4、科技能力不足,不能做到“保護性挖掘”。(1974年,原本五彩斑斕的兵馬俑一見天日就變得陶灰就是教訓。)

以上,都是常見的“書面原因”,對於這些,我想郭沫若顯然瞭然。那他為何還要申請挖掘?筆者分析他是出於私心:

1、秦始皇陵墓的秘密對任何一位歷史學者或考古專家都充滿誘惑,更何況二者兼為有之的郭沫若?

2、提出並指導考古挖掘秦始皇陵將讓郭沫若名載史冊。

除了這些不能挖掘的“官方原因”外,或許另外的原因更有魅力:

1、秦始皇陵中有機關無數,這就意味著危險無數。(這在司馬遷《史記》中有明確記載。)

而這一民間傳說似乎也得到了現代科學的印證。不僅是中國科學家、史學家在研究秦始皇陵,國外科學家亦然。十餘年前,一位德國科學家藉助先進的探測儀器及手段對秦始皇陵周邊進行探測後得出一驚人發現:地宮溫度高得超乎尋常。按理,如果地宮處於死寂狀態,那麼其溫度應該與周遭差不多,但是事實卻明顯偏高。

他的結論是地宮中一直有機械在運轉!

這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是誰又能知道地下真相呢?

2、風水方面的因素。

秦始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

驪山是秦嶺北麓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約25千米,南北寬約7千米。傳說因此山山體像一匹驪色(黑色)的駿馬,因而得名。驪山是在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隆起形成的地壘,海拔1000米左右,斷層錯落,山巒與溝壑相間,構成了一條條南北走向的山谷,並由此發育出了一道道河流。秦始皇帝陵就位於驪山北麓由河流形成的洪積扇上。

這一帶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整個驪山唯有臨潼縣東至馬額這一段山脈海拔較高。這段山脈左右對稱,林木蔥鬱,谷峰相間,山體在陵南略作弧形展布,狀似盛開的蓮花,帝陵位於驪山峰巒環抱之中,與整個驪山渾然一體,猶如蓮蕊居於正中。

這樣依山環水的地理位置,不論是按照古代風水學還是現代風水學,都是墓地的首選。北魏酈道元更是在《水經注》中對秦始皇陵的風水讚歎不已!

關於秦始皇陵的風水問題,後世兩千多年簡直成為了學者們熱衷分析、討論的一門“考究學”,尤以東漢為最。

此處,筆者忍不住列出一個有趣的“傳聞”:如果在太空中去看秦始皇陵,就能夠發現,從華工到嬌山這段地方看起來就像是一條龍,而秦始皇陵就剛好在龍眼上……。

萬一,萬一,真發生點什麼離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