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順天八府所屬見在人戶十八萬九千三百有奇;未復業八萬五千有奇,已開種田地六萬三千三百四十三頃有奇,未開種十八萬一千四百五十四頃有奇。——《明太宗實錄》卷二”

在中國的歷史上,明朝是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它共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有人覺得明朝是一個對人民非常友好的朝代,因為它沒有失去自己的土地,沒有和別的國家和親,沒有向別的國家賠款,更沒有向別人投降。

這樣一個朝代本應該被後世歌頌,可有很多學者對明朝的評價卻並不好。不僅如此,從元代走向明代的老百姓們也恨透了這個朝代。他們甚至覺得現在的生活還沒有在元代的時候過的舒坦。在當時,人們還創作了一些歌謠來嘲諷朱姓一朝的黑暗統治。

看到這裡,相信有不少小夥伴們要問了,為什麼學者們都認為這個朝代是我國曆史上最為黑暗的朝代呢?為什麼明代給人的感覺如此美好但是生活在明代的人們卻叫苦不迭呢?

一、皇帝昏庸,臣子受難

在明代能夠稱得上明君的人少之又少。不僅如此,在中國歷史上,明朝的昏君數量還遠比任何一個朝代都多。這其中最為著名的昏君有明英宗、嘉靖帝、萬曆帝、明熹宗、明武宗。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而且更為過分的是,整個明朝有276年的歷史,在這之中有90多年裡,皇帝從來就沒有上過朝,而且這些皇帝們還各有各的興趣愛好:鬥蛐蛐兒,養動物,煉仙丹,做木匠活兒……有的皇帝更“有才”,他們有的甚至還在那些活動裡做出了一些成就。

在之前,朱元璋為加強皇權,廢除了已經延誤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自此之後,皇帝就直接管轄六部,久而久之,中樞機構自然就成為皇帝的“智囊團”。時間一久,懶惰的皇帝就將將國家政治權力、軍事權力都給了身邊的宦官。所以,人們都說明朝是宦官專權最嚴重的時代也是名副其實了。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皇帝作為孤家寡人,身邊值得信賴的人其實並不多,大臣們雖然都是全國各地選拔上來的精英,但都有各自的算盤,爭名奪利勾心鬥角。有些志向高遠的清廉之士看似終於君王,實則是忠於社稷、忠心國家、效忠於夢想,並不是忠心於皇帝自己。

皇帝自小成長於深宮大院,身邊最能信任的莫過於母后以及一中的宦官,這群人也正是最容易干涉皇權的職位存在。如果連朝夕相伴的人都不能信任,那皇帝能信任的就只有自己了,也難怪被叫做孤家寡人。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不論是外戚專權還是宦官專權,都是十分短暫的權力干預。外戚的憑證依靠只有一個皇太后而已,一旦皇太后去世,或是小皇帝自由成長起來,不僅僅是大臣們,就連皇帝自己都會轉身對這些人加以剷除。

宦官也是一樣,宦官沒有生育能力,只能在這輩子享用榮華富貴,所以宦官對權力的渴望要更加強烈一些,不像外戚專權還要考慮下一代。再加上宦官本人因為生理的缺陷,心裡也早有可能產生病變,所以宦官專權有時候來的要更加惡劣。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宦官專政就導致了明代的臣子們的官場生活非常艱難。這還表現在朱元璋在成為了皇帝之後,基本上殺光了所有開國功臣。而且因為牽涉的人太多,朱元璋為在處理胡惟庸案的時候殺了3萬人,藍玉案殺了1。5萬人。從此之後,朱元璋亂殺功臣的的習慣就保留了下來,甚至在明代的很多清官,如謙、袁崇煥、海瑞等也都沒能逃過慘死的命運。

二、苛捐雜稅,百姓起義

明朝的屯田規模非常之大,這在我國曆史上的各朝各代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這些田被分為軍屯、民屯、商屯幾種型別。全國範圍內的的屯田軍士人數高達180餘萬人,為了保證這些軍人的生活,皇帝把軍屯面積擴大為90多萬頃,這些地約佔全國耕地的十分之一。讓人更為震驚的是,在邊疆地區的軍屯的比例比這還要高的多。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嘉靖年間,貴州的軍籍戶口是14萬,是貴州總人口的51%;根據《明會典》上所說,陝西田土面積共計31萬頃,軍屯就佔據了16萬頃。這些軍屯的糧食很少有屬於百姓們的糧食,絕大多數都歸為國有,這也是當時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而且可怕的是,軍屯制度也非常壓榨軍籍戶口下的人民,這造成了明代的邊疆地區遠遠落後與其他城市。陝西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在明朝一度成為全國最落後地區之一,令人唏噓。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而且明代的所有政策都向農業傾斜,這造成了明代的商業發展緩慢。所以明代來自商業的稅收只有宋朝的六分之一。這就意味著,明代的農民們需要承擔來自國家的90%的賦稅。這些賦稅用於維持數量驚人的明代官員和皇室家族人員。

防人之心不可無,為防止處於重壓之下的百姓們造反,明代皇帝們頒佈了史上最為嚴格的戶籍制度。這制度規定了人們不能更改戶籍,也不能從事現在做的其他產業。這種苛刻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百姓們有怒不敢言。但是,據史料記載,明朝以來的起義層出不窮。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在歷史上,洪武33起、永樂16起、正統朝11起、景泰朝3起、成化朝10起、正德朝7起,嘉靖朝19起,隆慶朝1起,萬曆朝12起,天啟朝2起,崇禎時期的起義就更多了,百姓們的怒火已經不可抑制了。

三、思想壟斷,八股取士

明代皇帝曾四次毀壞全國的書院。這其中的原因,說到底就是為了推崇官學,消滅私學。在當時,很多書院都難逃一劫,剩下的書院也是名存實亡。明朝的正統思想是理學。明代後期曾出現了一批思想家,他們與理學思想背道而馳,最後被當做“異端。”明代有名的思想家李贄,他主張革故鼎新,最後被皇帝打入大牢,最後處死,所寫著作也盡數被毀。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而且,八股取士就是從明代興起的。明代初期,朱元璋為能夠更好地駕馭和約束臣子,在選拔官員的過程中使用了固定而統一的格律,考試內容以《四書》、《五經》為題,從而將官員們的思想高度統一。

不僅如此,明代還有著臭名昭著的文字獄。光朱元璋就製造了數不勝數的文字獄冤案,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南北榜案、高啟案、宋濂案等等。在朱元璋之後,文字獄也經常發生。朝廷上下的人們人人自危,他們害怕皇上的淫威,因循守舊,不做事情。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即使如此若不小心勤慎也會引火燒身。而這造成了很多有志青年從這之後不在願意做官,生怕慘死在皇帝身邊。有的人曾被皇帝命令編書,他們盡力推脫,實在不行就飛速完成。為了不進入朝堂,裝死裝瘋,的也是數不勝數。

自成化年間開始,中國的八股取士就開始盛行,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當然八股取士並不是一無是處,他對維護政府統治、規範人才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八股取士制度是明清統治集團為選拔人才,經過長期摸索,總結經驗教訓,最後確定下來的。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但明朝末年正是資本主義萌芽的重要時期,這種打壓新思想產生的考試製度雖然合乎政府威嚴的維護,但卻將很多新思潮扼殺在了萌芽之中。就像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封建社會取代奴隸制社會的思潮,本來應當是合乎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主張被宣揚,但孔子卻企圖用陳舊的周禮來約束人。

這也是“克己復禮”思想並不被當時的政府所接受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央力量並不是非常強大,舊貴族利益集團在幾代人的努力之下就被地主階級給壓制下去了。但是明朝默唸的資本主義萌芽缺一直是萌芽狀態,但凡有點星星之火也被重農抑商以及八股取士等制度給壓制下去了。

崇禎皇帝勤政為民不應滅亡?探究明朝末年的腐朽黑暗

所以明朝末年崇禎帝既得罪了地主階級的利益,又得罪了農民階級,連新興的資本主義萌芽也被毫無聲息的壓制了下去。縱使崇禎帝再有天縱之才,看不破歷史發展的潮流,再勤勉也是無用功。

結語: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明代的百姓生活極其艱難,這在歷史上也是有所記載的。易中天也曾經說過,明代是最黑暗,最殘暴,最腐朽的朝代。

而把明朝推向徹底滅亡的,也正是歷代皇帝們的黑暗的統治。閉關鎖國“、”重農抑商“、”海禁“、”君王昏庸“、”重用宦官“,這些無一不在證明著明代的黑暗與腐朽。而明代的“明”實在是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