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邯鄲?

什麼是邯鄲?

邯鄲是我們生活的城市,眾所周知它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在於曾經是歷史上戰國時期實力最強大的七個國家之一——趙國的都城。甚至毫不誇張地說,邯鄲正是整個趙文化的發展起源之地。

什麼是邯鄲?

趙武靈王,趙雍(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趙氏。趙國第六位國君、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趙肅侯趙語的兒子。

放眼整個中國的歷史文化發展,趙文化的身影也隨處可見。整個中原文化的發展都與趙文化息息相關。‘燕趙’這個詞,就是對趙文化地位的最好說明。

因為這種緊密的關係,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認為是趙文化的發展促成了邯鄲這座城市的誕生。其實不然。邯鄲這所城市的誕生,要早於那個曾經稱霸一時的國家,更早於由趙國產生而誕生的趙文化。

什麼是邯鄲?

最早邯鄲這個名字是在《竹書紀年》中出現,這部史書從黃帝時期開始記載,由當時晉國和魏國的史官進行書寫。由他人描述的歷史,總要比自己描述的歷史客觀一些。根據記載,早在殷商時期邯鄲的名字就已經成型。這是歷史可考的最早記載,那些沒有記載的時間又有多久,現在也無法考證。

什麼是邯鄲?

《竹書紀年》,始作於春秋,西晉咸寧五年(279年,另說281年或280年)盜發,又名《汲冢紀年》。

後來,關於邯鄲的名字又多了一些其他的說法。

說法一:

邯鄲在戰國以前寫作甘丹。有學者認為太陽出升過地平線叫甘,太陽落山過地平線叫丹。邯鄲即日出日落之地。

說法二:

邯鄲地名可能由姓氏而取名。過去是有邯鄲這個姓氏的,邯鄲是一個複姓。

說法三:

《漢書·地理志》中魏國張晏提出:“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意思是說,邯鄲的地名源於邯鄲山,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單是山脈的盡頭,邯山至此而盡,因此得名邯單。

什麼是邯鄲?

《漢書·地理志》包括上、下兩分卷,是漢代班固新制的古代歷史地理之傑作。

《漢書·地理志》的說法,與《竹書紀年》又是一脈相承,前者承襲旅後者的部分觀念,透過地理的方式對‘邯鄲’這個名字進行旅說明。

什麼是邯鄲?

邯鄲這個名字的歷史遠比趙文化要早,又是如何成為趙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呢?

歷史的發展如同洪流,春秋時期邯鄲還是晉國的一個普通城市,待到戰國,邯鄲就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國之都。對於一座普通城市來講,這樣的變化說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就像童話故事中從灰姑娘搖身一變成為公主的辛德瑞拉一樣,充滿著傳奇色彩。

只不過這個童話故事,是用鮮血和陰謀寫就的。

歷史的發展從來都不仁慈,邯鄲可以從一個普通城市變身一國之都,經歷的是不止一個的王朝的興衰。

什麼是邯鄲?

《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標誌著春秋時代的結束,戰國時代的開始。

春秋時期的五霸之一的晉國,一直以來都是邯鄲的擁有者。就像生命發展的週期,有興盛,就有衰敗。晉國曾經稱霸春秋的日子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去不返,逐漸衰弱的晉國就從一頭老虎,變成了別人案板上的肉。

歷史上的知名事件——三家分晉,就在這樣的時間點發生了。韓、趙、魏,這三家曾經是晉國的六卿,歷經權利的傾軋,最終選擇聯手,然後覆滅了晉國,並將其瓜分。

這次的時間標誌著整個春秋時代的終結,也意味著戰國這個時代的興起。

而從那之後,邯鄲就與趙這個字緊緊地聯絡在旅一起,從此就再也沒有分開過。直到今日,提起趙文化邯鄲,仍舊不能不提邯鄲。

什麼是邯鄲?

趙文化開始的地方是邯鄲,在邯鄲的土地上,有太多趙文化的痕跡。在邯鄲提起趙文化,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的都是武靈叢臺這個地方。

根據名字也不難看出,叢臺的由來一定是和趙武靈王分不開關係。趙武靈王作為趙國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他最顯著的功績就是進行旅改革,採取旅胡服騎射的政策,一舉將當時趙國的軍事力量提升旅一個臺階。

什麼是邯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才有了後來趙國經濟上的發展,孕育出了燦爛的文化,也奠定了趙國戰國七雄的霸主地位。

趙武靈王是趙國國力鼎盛時的象徵,可真正趙文化的源頭,應該是那個建立旅趙國這個國家的人——趙敬候。

什麼是邯鄲?

荊棘是一種植物,它原來是指兩種植物:荊和棘。棘與荊在野外常混生,因此就產生“荊棘”。荊:荊條,無刺;棘,酸棗,有刺。荊棘叢生最易阻塞道路,又借喻作艱險處境或者紛亂局面,成語“披荊斬棘”和“荊天棘地”由此引申而來。

趙敬侯,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375年,嬴姓,趙氏,名章,趙烈侯之子,趙武侯之侄,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

公元前386年,將都城從中牟(今河南鶴壁)遷到邯鄲,規劃成兩大區域,宮城區(行政中心)與大北城(商業中心),邯鄲迅速繁榮。此後數年相繼對齊、魏、衛、中山等國用兵。公元前376年,與魏、韓二國正式滅掉晉國,瓜分晉國殘餘領地。公元前375年,趙敬侯去世,其子趙成侯即位,後葬於趙王陵。

趙文化真正發源的地方,應該是現在的趙王城遺址,曾經的趙國國君們居住的地方。

什麼是邯鄲?

現在的趙王城遺址,已經完全褪去旅曾經的磚石,只留下了一堆黃土壘成的殘骸。不過站在趙王城遺址中心那座最高的土臺四下逡巡,依舊可以看到城市的輪廓。這座城市中心最高的土臺,就是曾經趙王宮遺址的所在。

東南西北四方的城牆,如今已經被風化的只剩黃土,而曾經城門對應的位置也是空空蕩蕩,只能看到城牆中間豁出來的口子。

王宮已經不見了,正如那首詞中所說的,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城牆也已經不見了,又如另一首詞中所說的,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這裡一度曾被農田佔領,青翠的麥苗覆蓋了土城的每一個角落,這裡世代居住的人們給這座曾經的王宮起了個名字叫做‘龍臺’。面對這座霸氣不再,只剩黃土的高臺,這樣的名字也給了它足夠的尊重。

什麼是邯鄲?

趙王城遺址——龍臺

對於這座荒城的敬畏,這裡居住的人們是有的,他們很清楚這座土城曾經的歷史。每一個居住在這裡的人們都能夠說出一兩個關於這座土城的傳說,比如曾經四方城門的門檻都是金的,每天還有專門用來報曉的金雞鳴叫。

又比如龍臺前面有一塊石頭,上面遍佈孩童腳印大小的痕跡,人們就為它取名為‘娘娘上馬石’,為這塊石頭講述了一個故事。烽煙四起的年代,宮中的娘娘們也要逃難,便在這塊石頭前上馬。

什麼是邯鄲?

趙王城遺址——娘娘上馬石

小時候作者曾經有幸去過一次龍臺,見過這塊石頭,那時候石頭距離地面的距離大約一尺多,如今已經盡數埋於地下。

曾經上面如同腳印一般的印記也十分清晰,現在也因為泥沙的緣故,看得不是很清楚了。不過這裡卻多出來了一些東西,人們為這塊石頭燃起了香火。

什麼是邯鄲?

趙王城遺址——娘娘上馬石前神龕

也許是相信時間久了,東西就有靈了。這裡的人們曾經在龍臺上樹立過小小的神龕,如今在這塊石頭前也燃起了香火。或許也不求這土臺和石頭保佑什麼,人們只是把這當做表達敬畏的另一種方式。

千年的時光已經過去,趙文化的印記已經深入每一個邯鄲人的骨髓。什麼是邯鄲?相信你心裡早就有了答案。

編輯丨莫不覺

視覺丨YAAB

出品丨董曉聲

參考資料

《竹書紀年》

《漢書·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