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謎:宋太宗趙光義是怎樣一位皇帝?

大宋第二代皇帝趙光義,原名趙匡義,因避諱太祖趙匡胤名諱改名為趙光義,即位後又改為趙炅(宋朝崇拜火德君)。

趙光義自幼聰慧過人,非常喜歡讀書,他的父親總兵趙弘殷每次率兵攻州奪縣,總要派人搜尋古書,帶回供他學習。

宋朝之謎:宋太宗趙光義是怎樣一位皇帝?

因此,趙光義讀書成癖,無論行軍作戰或日後執政,始終未改初衷。

他讀書甚廣,各類書籍均有涉獵,曾一年讀完《太平御覽》,並驕傲地對群臣講:“朕每次翻開書籍總有收穫,從中可以知曉古今成敗的道理。(

開卷有益

的典故)”

正因如此,即位後的太宗大開科舉之門,廣招才華士子為官,宋朝於是進入重文輕武的時代。

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次日趙光義即位,史稱宋太宗,改年號為“太平興國”,任弟弟趙廷美為開封府尹兼中書令,加齊王,同時對太祖舊部薛居正、曹彬等人一律加官進爵,並大赦天下。

公元978年,趙光義為繼續完成統一大業,在兵勢威脅之下,福建漳泉二府的陳洪進、割據浙東浙西的吳越王錢俶先後納土歸降。

次年,趙光義派大將潘美揮師北上,二月御駕親征降服北漢,並擊退遼國援兵。

當年五月,趙光義不顧群臣反對,再次北伐。

起初,宋軍一度收復河北易州和涿州,在繼續圍攻燕京時,遼邦派出兵馬馳援,宋遼兩軍大戰高粱河,結果因宋軍疲憊,大敗虧輸,趙光義中箭受傷,虧得大將楊業護駕,乘驢車倉皇逃回汴京。

宋朝之謎:宋太宗趙光義是怎樣一位皇帝?

公元986年,趙光義調派潘美、楊業、曹彬等五位大將分兵三路,繼續施行北伐,結果再次遭遇失敗,楊業因潘美念及舊恨,不肯救援,最終戰死沙場。

公元993年二月,蜀地發生王小波和李順領導的農民起義,義軍所到之處殺富濟貧,聲勢浩大,並於次年攻佔成都,建立大蜀政權。

宋太宗聞訊,派出兩路大軍征討,於公元996年平定這次影響廣大的起義軍。

晚年的趙光義在立儲的問題上,頗傷腦筋。

他的長子趙元佐本來英明神武,算最合適的皇儲,卻因叔父趙廷美陰謀篡位不成,憂憤死後而引發瘋癲症。

次子趙元佑於公元992年突然暴病而亡,趙光義痛心疾首,此後數年不再談及立儲一事。

公元995年,趙光義因箭傷多次發作,明知不久離別人世,迫不得已,私下向寇準詢問,在寇準的勸諫下,終立三子壽王趙元侃為皇太子,後改名趙恆(即宋真宗)。

冊立太子後,趙光義大赦天下,汴京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但趙光義聽說後,大為不悅。

公元997年五月,趙光義最終於萬歲殿駕崩,享年五十九歲,葬於永熙陵。

概括趙光義的一生,他好學不倦,注重科考,一改前朝武人當政局面。

作為一代帝王,他親賢臣、遠小人,如大事不糊塗的呂端、一代賢相寇準,都是他提拔重用。

同時,他還是一位仁君,成語“雪中送炭”也和他有關。

北宋都城汴梁,雖說地處黃河以南,但到了冬季仍然寒冷,貧苦居民不免挨餓受凍。

趙光義得知後,下詔賜京城年事已高者過冬衣物,百歲老人另外加賞塗金帶。在天氣最寒冷時,他派人賜那些孤老貧窮者每人千錢和一些米、炭,此舉深得民心。

宋朝之謎:宋太宗趙光義是怎樣一位皇帝?

綜上所述,後來很多人認定“斧聲燭影”不足為信,趙光義應是太祖內定的最佳繼承人,只是直接下詔御封“皇太弟”不合儒家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