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丘政變”入手,來看歷史發展中偶然與必然的相互關係

三觀要正,開車要穩。

——李三觀

《野史綱目》第629期

——野史綱目——

公元前210年,這一不尋常的年度裡,秦國發生了一系列事件,

始皇嬴政病故於沙丘,趙高、胡亥、李斯聯合發動了“沙丘政變”,少子胡亥登基為王。始皇巡遊、胡亥隨行、善後無策、李斯變節、隱瞞死訊、扶蘇自殺等看似偶然性十足的一件件事恰好又巧妙的聯絡到了一起,

仔細看來,每件事的發生又有其內在的必然因素,其根源均蘊含在君主集權制度和專制主義文化之中。下面筆者從

“沙丘政變”

的入手,一起來看下社會歷史發展中偶然與必然的相互關係。

從“沙丘政變”入手,來看歷史發展中偶然與必然的相互關係

秦始皇

01

一、始皇為何出巡

假如始皇不進行第五次出巡,一切的一切就都不一樣了,那始皇嬴政為何進行第五次巡遊?

在我看來,始皇第五次出巡主要是發生了以下兩件事,使他不得不出巡:

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

隕石降落本身也沒啥事,但是有人在隕石刻字

“始皇帝死而地分”

,始皇帝哪裡受得了別人說這個,由於沒有查到刻字之人,惱羞成怒的始皇帝下令斬殺隕石周邊的百姓。

這件事讓始皇內心深處加深了對國滅身死的恐懼感。

路人獻使者玉,稱“今年祖龍死”;

秦使者從關東返回咸陽,路遇一人獻玉,讓他將玉石交給“滈池君”,並接著說“今年祖龍死”。秦朝以為得水德,

“滈池君”

代表水神,即秦朝皇帝,

“祖龍”

代表始皇。

使者將此事彙報給始皇,始皇深感不安,為了轉危為安,始皇占卜得“遊徙吉”,需要外出巡遊來化解危機。

基於以上兩個事件,始皇決定第五次巡遊。

從表面上來看,第五次巡遊是由於始皇對占卜之話深信不疑,實際上做出這種選擇也存在著必然與無奈。一統天下之後,繼續施行嚴刑峻法、窮兵黷武,濫用民力的統治政策,統治者與國民之間矛盾越來越尖銳。

但是始皇又沒有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改變困局,他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占卜者之言,聽從

“遊徙吉”

的建議,毅然選擇進行第五次巡遊。

從“沙丘政變”入手,來看歷史發展中偶然與必然的相互關係

趙高(劇照)

02

二、胡亥從遊實則另藏玄機

前四次都沒有參與巡遊的胡亥這一次怎麼就恰巧就跟著去了?

胡亥的跟隨是

“沙丘政變”

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表面來看,少子胡亥跟隨自己的老父親外出巡遊,合情合理。

實際上還有另一種可能,胡亥伴遊是趙高策劃陰謀的組成部分。

由於始皇統一之後先後已經進行了四次巡遊,中車府令趙高常伴左右,對此早已是輕車熟路。

這次要開始第五次巡遊了,長期伴隨始皇左右的趙高很可能已經預測到秦始皇破敗的身軀無法承擔長途遠遊的勞頓,暗示胡亥請求跟隨。

趙高精於權術,出身卑賤,心理又極端陰暗。

作為胡亥的老師,趙高在教導胡亥的過程中,故意讓其表現的忠厚仁慈的一面。政治上表現的傻白甜,對於權術毫無興趣。又利用老年人疼愛幼子的心理,使始皇破例允許胡亥隨行,為之後的“沙丘政變”埋下伏筆。

胡亥(劇照)

03

三、始皇病故,身後之事的安排何故如此草率

秦始皇與大臣未能對身後之事提前做出必要安排,成為

“沙丘政變”

得逞的重要因素

。假如始皇對身後之事預先考慮,早做安排,就不會給趙高、胡亥等留下可趁之機。

在筆者看來,主要是以下兩點原因導致始皇身後之事一直懸而未決:

覆滅六國天下一統之後,始皇之心日益驕固,他極度享受著封建集權帶給他的榮光。他的內心極度的膨脹,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可以聽得進建議的雄主了。他認為既然他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功績,那麼擁有常人無法得到壽命也是應該的。而且他認為正確的事情就不會聽從其餘人的建議。

隨著始皇越來越膨脹,臣子也由統一之前的犯顏直諫,不懼生死,悄然轉變為溜鬚拍馬,逢迎皇帝的喜好,揣測皇帝的心意。無論多麼荒謬的事情,臣子也只會表示贊同,不敢提出任何的異議。

以上兩點簡單的概括為:

始皇認為自己的想法都對,不會聽別人的。群臣認為始皇開心就好,他們也不會去給始皇提建議。

直到車隊行到平原津始皇都快不行的時候,都沒有臣子敢去提讓他安排後事的建議。

因而當始皇自己感覺自己大限將至之時,才匆忙草擬詔書,為趙高、胡亥的“沙丘政變”留下了可乘之機。

從“沙丘政變”入手,來看歷史發展中偶然與必然的相互關係

指鹿為馬

04

四、“老鼠哲學”奉行者李斯的倒戈一擊

“沙丘政變”主要的參與者是趙高、胡亥、與李斯。胡亥於秦國寸功未立,趙高僅僅為中車府令,倆人的權利與威望均不足以發動政變,因而李斯的主持並參與,是政變成功的必要條件。

李斯原本楚國一小吏,出身卑微,家境貧寒。在一日觀察完廁鼠與倉鼠之後得出了他平生奉行的

“老鼠哲學”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史記·李斯列傳》

李斯一生都在苦苦追尋功名利祿,趙高更是看到了這一點。成功拉攏李斯的加入他們無形中就給政變的有利實施上了一道保險。

於是趙高為李斯分析利害關係:李斯五個方面不及蒙恬,蒙恬與扶蘇交好,假如扶蘇即位,李斯必將相位不保,還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假如聽從趙高的安排,必將封侯拜相,子子孫孫受用無窮。

在做了一番權衡之後,奉行“老鼠哲學”的李斯加入了趙高一夥。

李斯本人既有雄才大略、遠見卓識的一面,又有首鼠兩端、自私自利的一面。統一前後,無論是皇帝還是臣子,均悄然完成了角色的轉變,皇帝日益驕固,臣子越發逢迎。

在封建專制文化裡,諸如李斯這樣的大臣都會首鼠兩端,為了追求個人私利將國家利益都拋到腦後,秦焉有不滅之理。

從“沙丘政變”入手,來看歷史發展中偶然與必然的相互關係

李斯(劇照)

05

五、幾車臭鮑魚掩蓋死訊的荒唐與可能

趙高、李斯等能夠長時間隱瞞始皇死亡的訊息,是“沙丘政變”得以順利實施的又一重要的因素。

既然要搞事情,那麼始皇的死訊就必須得隱瞞住。當時七月天氣大熱屍體發臭,為了掩蓋屍體的臭味,李斯下令拉了一車鮑魚,用鮑魚的腥臭味掩蓋屍體的臭味。

從沙丘到咸陽,一個多月的時間竟然沒有被人發現,真的是臭鮑魚的功勞嗎?

這種說法看起來荒唐,但是結合秦始皇平日裡的行為方式,這種荒唐就不難理解了。

天下一統後的始皇變得日益驕固,對於長生不老變得無比渴求。他為求得長生不老之藥,聽信術士之言,將自己封閉在宮殿內,與外界隔絕。

“行所幸,有言其處者,罪死。”——《史記》

如果有人洩露皇帝的行蹤,那麼就將會被判處死罪。

故長期以來,大臣們只能在咸陽宮裡等待宦官代傳的皇帝詔令,對皇帝的行蹤更是無人知曉,也無人敢問。

因而在這種背景之下,胡亥、李斯等人能夠長時間的隱瞞皇帝的死訊,甚至在皇帝身體腐爛發臭,拉著幾車臭鮑魚走都沒人提出質疑。

在這種背景下,即使不用鮑魚始皇的死訊都會被隱瞞的住,因而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君主越是被神話,統治越專斷,就越容易被別有用心之人鑽空子。

從“沙丘政變”入手,來看歷史發展中偶然與必然的相互關係

秦始皇雕像

06

六、公子扶蘇見詔自殺,他為何不確認一番

拉得李斯入夥的趙高師徒政變進行的很順利,他們將始皇遺詔由讓扶蘇回咸陽主持葬禮,變更為立胡亥為太子,指責扶蘇蒙恬等守邊無功,責令兩人自殺,並派人將遺詔遞交到他倆的手中。

長子扶蘇如何對待這封遺詔,對自己乃至秦帝國都關係重大。

雖然趙高等人篡改了遺詔,但是扶蘇只要是活著,那麼“沙丘政變”就不能說成功。

地處北郡的扶蘇依舊具有如下優勢:

扶蘇為皇長子,是皇位的最有利的競爭者,史稱扶蘇“剛毅而勇猛,信人而奮世”,在朝野上下具有很高的威信。真正的去朝堂對峙一番,得到的支持者肯定不在少數。

上郡地處內使之北,離咸陽不遠,是秦帝國最重要的軍事要地,駐紮大軍三十萬。扶蘇在上郡監軍,與大臣蒙恬共事,參與軍政。即扶蘇、蒙恬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軍權,發兵咸陽,朝發夕至。

在朝堂內部,蒙恬將軍的弟弟蒙毅在朝堂內部官拜上卿,深得始皇信任。如果扶蘇有意,即可和朝堂內部的蒙毅、馮去疾、馮劫等形成內外呼應,起兵發難,那麼粉碎政變,挽救敗局未嘗不可。

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史記》

可惜的是扶蘇接到詔書後沒有任何的懷疑與猶豫,隨即就要選擇自殺。蒙恬勸阻,事關重大,請核對後再做打算也不遲。扶蘇堅持認為:父親賜死兒子,哪還有再請示確認的道理,隨即就自殺了。

從“沙丘政變”入手,來看歷史發展中偶然與必然的相互關係

蒙恬

對於扶蘇的選擇,人們大都感到不解,蒙恬說的甚是有道理,確認之後再自殺也未嘗不可

。但是如果結合秦國當時的政治制度、歷史環境、文化氛圍再去看扶蘇的選擇,則具有極大的必然性與合理性。愚以為透過以下兩點就可看出

正面來看,秦統一之後,建立的是君主專制的集權國家,君主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權威。思想上要求與君主達成統一,採取“焚書坑儒”等一系列高壓政策,確保君主意志能順利貫徹實施。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天下的思想即君主一個人的思想。在這樣文化背景的薰陶之下,扶蘇做出這樣的選擇也就不足為奇。

側面來看,從趙高給胡亥透露遺詔內容,胡亥第一反應也是無條件接受,自己也認為自己無寸功於秦,當立扶蘇。但是在趙高一番巧言遊說之後,胡亥答應參與政變。胡亥輕易答應參與政變與他從小接觸趙高的“諄諄教誨”有很大的關係,但不排除他本身就是這樣一個小人。但是扶蘇本性坦蕩,表裡如一,面對皇帝詔書貫徹執行因而不足為奇。

始皇施行文化專制的目的就是為了愚民,全國用一個大腦思考,讓國民徹底貫徹執行君主的指令。但是現實卻給始皇開了個玩笑,率先受到這種專制文化欺騙愚弄的是長子扶蘇,並因此毀掉了贏氏先祖幾代人創下的基業。

從“沙丘政變”入手,來看歷史發展中偶然與必然的相互關係

07

結語

扶蘇自殺,“沙丘政變”宣告成功。從此師徒二人組一系列的折騰將大秦帝國帶向了滅亡。整個政變過程跌宕起伏,離奇曲折,各種偶然與必然因素彼此交叉在一起。一個個事件彼此聯絡、前前後後相互作用,看似偶然的背後實則是必然的結果,看似必然的結果又透出些許偶然的成分。

社會歷史的發展就是這樣,正常狀態下各種力量、各種因素就會達到一個平衡,但發展到某個時段,一個看似偶然的小事就會打破這種平衡,引起軒然大波,直至再次建立這種平衡。這種因素無疑會推動社會一次次的變更,推動人類的一次次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