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巔峰,秦朝的天下觀有多先進?放到現在許多國家都做不到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大一統國家,擁有的地理環境非常複雜。在漫長的歷史中,長期存在中心和邊疆問題。在我們的理解中,中心一般是指內地十八省,之外的地區都稱為邊疆。在秦朝時期,大一統理念正式登上舞臺,這才是大一統理念成功實現的時候。當我們回顧秦朝的歷史時,發現這個朝代,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他做到了,讓後代形成“百代行秦制”的繼承。

中國歷史巔峰,秦朝的天下觀有多先進?放到現在許多國家都做不到

能做到這點,就不得不提秦朝的中央集權制,以及書同文和車同軌。這都體現秦朝對後世的影響,後面的朝代,雖然有著改變,但中央集權制一直沒變,書同文更是融合得越來越完善。除了這些,從天下觀來看秦朝,更能體現秦朝的偉大。天下觀必然會包含周邊地區,但秦朝當時的版圖有限,不可能去統治周邊地區,他只能完成中原的統一。而先秦的邊疆觀又是如何的?

中國歷史巔峰,秦朝的天下觀有多先進?放到現在許多國家都做不到

關於邊疆觀,這要追溯到夏商周時期。先秦邊疆觀的思想為:天下五服說。“天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天下觀的誕生,人們開始認識世界。當時九州,是先秦聖人對天下的稱呼,一般用九州來代表天下。這對構建天下起到關鍵作用,畢竟思路是對的,只是缺乏時機和實踐。而秦朝完成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統一,天下觀更加明確,所涉及的地區,皆為秦朝疆域。

先秦對“天下”的概念,已做出瞭解釋。比如《尚書·大禹謨》的記載: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戰國策·齊策》的記載:古大禹之時,天下萬國。在《楚辭·天問》中,多次提到天下。更有《詩經》裡面的句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些都是古人早在先秦時期,對天下的理解。這給人賦予了豐富的想象力,畢竟天下這個範圍很廣。

中國歷史巔峰,秦朝的天下觀有多先進?放到現在許多國家都做不到

所謂的“天下五服說”,是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裡面是這樣描述的;五百里甸服分為: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這是五百里內統治的地方。還有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綏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這就是天下五服說的來源,根據不同的地方,對應不同的等級。隨著歷史的發展,這個範圍越來越廣,它向四周輻射,最後衍生出朝貢體系。這也構建了:天下中心與邊緣的結構模式。

除了“天下五服說”,華夷之辯的觀念也非常重要。因為“中心和邊緣”的結構,註定會容納其他民族進來。在商朝時期,部落眾多,邦國林立,華夏族建立的夏商朝代,自然形成中心,他的四周分佈著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隨著歷史發展,這些狄夷也慢慢地融入到華夏中。總的來說:中央王朝與邊疆部落的形成,非常直觀。

中國歷史巔峰,秦朝的天下觀有多先進?放到現在許多國家都做不到

當中央王朝統治周邊地區,所謂的華夷之辨,已經不需要再辯,畢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已經解釋了王朝統治下的民族,皆為臣民。隨著領土的擴大,早期的萬國林立,到戰國時期,只有七個大的諸侯國。其他全部融為一體,這也是民族融合階段。受到華夏文化的影響,周邊民族不斷加入到華夏族中,由夷向華轉變,這才奠定當時華夏族人口的基礎。

先秦時期邊疆觀,特點分別是,1:天下合一的哲學高度;指在統治區域內,不再用血統來區分華夷,加速邦國的融合。2:禮法制的秩序追求;代表對“中心與邊緣”關係的準則,區分哪裡是中心。3:宗法制的本質;代表文化的正統性,體現華夏族的文化為正統。4:擬宗法化之構建。是指天下歸一,天下大同的思想,具有很強的開拓性和包容性。

中國歷史巔峰,秦朝的天下觀有多先進?放到現在許多國家都做不到

縱觀先秦時期的邊疆觀,它的影響很深。天下五服說,奠定大一統疆域觀。中心與邊緣結構模式,形成朝貢體系。因俗而治與羈縻統治,形成邊疆制度。以夏化夷,形成中華意識與內附之認同。正是有了這些存在,讓中華民族不斷融合,始終保持文明不中斷。而秦朝的統一,更能體現天下觀的時候。先秦時期的邊疆觀,就是放到現在,許多國家都做不到,不得不說古人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