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八大奇蹟”,埋葬於地下,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兵馬俑坑,位於秦陵東部1500米處的東大道北側,坐西向東排列,為坑道式的地下土木結構建築,兵馬俑是為秦始皇從葬而設,是陵園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陪葬形式,在秦代以前並無先例,並且秦俑的高度等同於真人,甚至較真人高大,這在後世帝王陵墓中是空前絕後的。

“世界第八大奇蹟”,埋葬於地下,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秦俑共分3個坑,其中,兵馬俑8000多尊,戰車約140乘,陶馬約600多匹,戰車約40乘。

兵馬俑都是仿照真人比例而作,身高多在1。75米到1。95米之間,而且分為不同的兵種,輪廓清晰,形象逼真。

馬俑基本都是高1。5米,長2米,馬頭方正,兩耳短促,眼睛大而有神,鼻大口闊,而且體型健碩,腿部肌肉突出,表情機警,似欲奔行,很有活力。

“世界第八大奇蹟”,埋葬於地下,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精巧的工匠連一些細枝末節都沒有馬虎,如兵俑頭上的絲帶,微微上揚,這就造成了隨風飄動之感,最令人驚歎的,是跪射俑鞋底上的針腳,都按照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做成兩頭密中間隙的樣子,可謂細緻入微。

這些兵馬俑佇列整齊威風凜凜,展現了秦軍的編制,武器的裝備和古代的戰爭陣法,他們向世人展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表現了極高的造型藝術,這在整個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世界第八大奇蹟”,埋葬於地下,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在發掘過程中,1號兵馬俑坑還給了考古人員意外的驚喜,在一個武士陶俑的下面,他們發現了一把青銅劍,這把青銅劍經歷了2000年的歷史塵封,竟然鋒芒依舊,最可貴的是,這把青銅劍長達92。8釐米,是所有青銅劍中最長的一把,鑄造這種長度的青銅劍,要解決韌性與硬度的矛盾,如果在青銅中加錫比較多,劍的硬度就越大,劍鋒也越利,但是這樣,就保證不了劍的韌性。

秦始皇陵中出土的這把青銅劍,不僅長而鋒利,柔韌性也很好,說明秦代,已經有了很高的青銅鑄造技術。

而且青銅劍是怎樣保持2000多年不鏽,這還是一個未解的謎。

在1980年的一次發掘中,在陵區西側還發現了兩件彩繪銅車馬,這稱得上是真正的青銅之最。

“世界第八大奇蹟”,埋葬於地下,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其中,銅立車長225釐米,是當時的駟馬戰車,車上還有一位威武的軍士正在駕馬。另一銅車,長達317釐米,是駟馬安車,車廂以箱板圍成車蕃,蕃上有篷蓋,還設有門窗,車上有一名御者正在駕馬,這是給王公貴族專用的出行車馬,這輛車,重1241公斤,這樣的形制和重量在我國古代的金屬器中是極為罕見的,車上還繪有龍鳳圖案,顯得高貴華麗。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這是大詩人李白謳歌秦始皇的輝煌業績,描述營造驪山墓工程的浩大氣勢之詩句。

秦王朝是我國曆史上輝煌的一頁,而他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更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秦始皇名嬴政,秦莊相王之子,公元前259年,生於趙國京都邯鄲,十三歲即立為秦王,二十二歲加冕親政。

戰國時期,群雄割據,秦國在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間,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6個諸侯國,結束了分裂割據的狀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實現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秦王朝建立之後,秦始皇還頒佈了一系列法令,統一度量衡,強化了中央集權制,為了達到實行馭民之制,秦始皇還導演了焚書坑儒的歷史悲劇。後來因不滿秦始皇的暴政,陳勝吳廣發動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強大的秦王朝最終覆滅。

據記載,秦始皇在即位的第2年就開始修建陵園,歷時39年。到公元前208年才完工,陵墓的設計者是當時的丞相李斯,這項工程共徵集了72萬人力,幾乎相當於修建埃及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整個秦始皇陵的佔地面積為22萬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它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在所有帝王陵墓中,以規模之大,埋藏之豐富,著稱於世。

親愛的朋友們,關於這篇文章,您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您的支援是我寫文的動力,如果喜歡此種類型的故事,請關注我,下一篇更加精彩!

注: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

“世界第八大奇蹟”,埋葬於地下,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