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作高貴鄉公死,不作漢獻帝生

作者:遠涉重洋

寧作高貴鄉公死,不作漢獻帝生

與其苟且偷生,毋寧高貴赴死。高貴鄉公曹髦,為奪回魏室皇權,付出了畢生精力:

1、他愛戴子民,曾多次大赦天下。

2、他曾派出親信訪問各地,處罰行為失職的地方官,以增加皇室存在感。

3、他曾多次下詔安撫戰死將士的家屬。在王經洮西之戰大敗於姜維之後,空無軍權的他,竟詔令曰:“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蜀賊陸梁邊陲。”

4、他勤儉節約,多次下令削減天子的車馬服飾和後宮費用,並罷除宮廷及官府中的無用之物,一改魏明帝曹睿後期和曹爽輔政時期宮廷的奢侈糜爛之風。

5、他曾多次組織名士寫文辯論,推崇少康,復論太學,以增強皇室威信。

以上諸點,活脫脫的展現出一個勤勉好學的明君形象。高貴鄉公曹髦,他若是執政在青龍、景初年間,應是能帶出一個煥然一新、繁榮昌盛的大魏吧。可惜沒有。他即位時,朝廷已是風雨飄搖,江河日下。父兄留給他的,是一個鳩佔鵲巢、名存實亡、後繼無人的大魏王朝。曾經輔助曹操成就大業的穎川士人,終於變成了大魏的最大隱患。皇權式微,司馬當道,群臣趨附,病柯盤踞。君弱臣強之勢,根深蒂固,積重難返。詩人常嘆的生不逢時,也莫過於此了。

曹髦這個可憐的孩子,他入主皇城時還不滿十四歲,放到現在也就是殺了人也不用坐牢的年紀。可壓在他肩膀上的,卻是如山般的重任和難以挽回的局面。作為魏武帝曹操的曾孫,他自即位以來,便從未有過放棄。為免大權旁落,為止司馬篡權,在窮盡所有努力之後,少年英勇的他不惜孤注一擲,親身討賊,雖最終失敗,卻也以血肉之軀,維護了曹魏皇室最後的一絲尊嚴。

至死未及弱冠。曹髦終其短暫的一生,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奪回權力的機會,他對得起鍾會“才同陳思,武類太祖”的評價,也當得起陳壽“才慧夙成,好問尚辭”的讚譽,他無愧於曹魏皇室的血統……只是,萬般努力所換來的,終還是玉碎九重。曹髦憂心了一輩子,甚至還不如甘心讓權的漢獻帝過的舒坦。

唯物辯證法認為,朝代的更替是一個趨勢,量變累積到質變,即成必然,以一人之力終是難以改變。必然有時會很殘忍,然滄海橫流,本色方顯,正是因為這諸多必然,才使得那些甘以血肉之軀對抗天命的鬥士們,更顯得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