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都考古新發現 終結40餘年猜測爭論

洪武二年(公元 1369 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在自己的家鄉臨濠建造新都,定名為“中都”。洪武八年,在“功將完成”時又以“勞費”為由,罷建中都,隨後對南京進行大規模改造,並在洪武十一年確定了南京的“京師”地位,明中都從此成為陪都。在此後600多年的時光裡,這座“依禮制建造的理想都城”命運多舛,飽經滄桑。3月31日上午,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入選,這座被認為是南京、北京皇城“藍本”的古代都城再度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瞭解到, 2021年的考古發掘首次廓清了明中都前朝主殿及附屬建築的佈局,解決了40餘年來的猜測和爭論。

明中都考古新發現 終結40餘年猜測爭論

宮殿基址出土螭首

首次揭示前朝區核心宮殿佈局

明中都在罷建時城市輪廓已經形成,城垣、宮殿、壇廟、鐘鼓樓、軍事衛所、公侯宅第等多數遺址留存至今,與水系路網和建城時開設的窯址、石料廠等工程遺存共同構成了龐大的明中都遺址群。2015年起,為配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和相關課題研究,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故宮博物院、山東大學合作,對明中都遺址進行了持續、系統的發掘。透過勘探和發掘,城址的佈局日漸清晰,承天門、東華門、外金水橋等多組單體建築遺存的形制和結構逐步得到揭示。2021年,考古人員在前朝區核心宮殿基址的發掘中取得了重要進展。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鳳陽明中都考古發掘領隊王志介紹,明中都宮城的格局也是“前朝後寢”,前朝宮殿區是皇帝上朝、接見大臣的地方,也是明中都宮城最核心的部分。由於史料記載極為有限,明中都前朝主殿的形態一直成謎。“明中都前朝宮殿是否與南京明故宮和北京故宮的前朝宮殿佈局一致”等問題在學界一直有著很多不同的見解。“明中都早期發現和研究者王劍英先生在脫離遺址現場調查的研究中堅信中都與明代南、北二京在宮殿佈局上的一致性,為‘三大殿’佈局。但在現場調查中他發現明中都中心宮殿只有一個‘中’字形較小的臺基,又認為可能只有一殿。”

近年來的發掘解決了40餘年來的猜測和爭論。王志介紹,宮殿基址的發掘始於2015年,累計揭露面積達9600餘平方米。發掘揭示出前朝區核心宮殿總體呈“工”字形,由前殿、後殿和穿堂組成,總長約108米,均位於夯土臺基之上。

明中都考古新發現 終結40餘年猜測爭論

出土的盤龍柱頭

前殿規模比北京太廟享殿大

在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中,柱礎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墊基石,柱礎之下還有地基,叫做磉墩。考古人員發現,明中都前朝區核心宮殿臺基內承託柱礎的磉墩採用一層石片一層土的“夾石扎”夯法,其餘部位用素土夯築,因此可以透過磉墩勾勒出殿址的柱網結構。根據磉墩分佈,考古人員在前殿復原出五排、五列柱位,推測建築開間為面闊九間、進深四間。按照復原的柱心距計算,前殿東西通闊大約70米,南北進深約 32米。王志介紹,這個規模比北京太廟享殿還要大一些。前殿後出一抱廈,抱廈後有穿堂,後殿與穿堂相接。根據磉墩分佈,推測後殿也是面闊九間、進深四間,不過開間尺寸較前殿縮小。

或繼承開封城規劃理念

眾所周知,故宮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明中都前朝宮殿區“工”字形的佈局與南京、北京皇城“三大殿”佈局明顯不同。王志介紹,在中國古代宮殿建造中,“工”字形佈局最早起源於唐代,在宋元時期最為流行。文獻記載,明中都建設前朱元璋曾親赴過開封考察,攻克元大都時還由徐達派人計量了元大都包括金中都的宮室,並於洪武二年十一月閱覽了元宮室圖。因此明中都的規劃中體現了宋、元都城制度的元素。“如宮城在都城中整體偏南、T字形廣場設定、外金水河路線等與元大都的規劃相近,三重城垣環套、中軸線五門制度、工字形宮殿等均直接或間接繼承了北宋開封城的規劃理念。”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圖片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