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詠史下·關羽(陳普)

羽血未乾蒙隕命,蒙妻正哭妾分香。天地有心誅漢賊,但遲數月取襄陽。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關羽在中國的網路論壇上,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一方面關羽在古代已經被神化,即便沒有被神話,在當時的三國時期,也是一個受到敵人認可的名將,包括後來的晉朝,也用關羽、張飛來形容猛將;但是根據《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來看,關羽有影響力的勝仗並不多,又有一些戰役記錄在其他人的傳記中,影響力也沒有那麼大,而且還有敗仗。關羽最有影響力的戰役當屬“襄樊之戰”,可惜最後失敗,不僅沒有攻克襄陽、樊城,反而丟掉荊州,導致蜀漢國力大幅度下降。這是關羽身上的爭議之處。不過在“襄樊之戰”前期,關羽打得相當不錯,“水淹七軍”擒獲于禁,導致曹操已經考慮遷都。關羽前期的勝利為什麼會迫使曹操產生遷都的想法呢?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襄樊之戰”的時代背景

“襄樊之戰”發生於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是劉備集團緊隨著“漢中之戰”以及“房陵上庸之戰”之後的一次規模較大的戰役。當時劉備先是斬殺了夏侯淵,後面又利用“斂眾拒險”以及騷擾後勤補給的方法,擊敗了曹操,暫時穩定住了對漢中地區的控制。漢中以東是上庸、房陵、西城三郡,也就是所謂的“東三郡”。“東三郡”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四面環山的地區,對北伐的作用顯然不如漢中平原,不過“東三郡”再往東就是荊州的襄陽和樊城,襄陽也是位於襄陽以南的江陵的關羽下一步北伐的目標地。於是劉備又令孟達和劉封控制了“東三郡”,這個時候劉備的事業可以說是頂峰期。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曹公果引軍還……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

《雲別傳》:“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雲兵隨忠取米。”

劉備在西線的戰場上取得了勝利,已經達到了“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前提條件,隨後控制“東三郡”,打通從漢中到襄陽的由西向東的通道,給關羽出兵襄陽提供了兩面鉗擊的機會。曹操雖然放棄了漢中,但仍然坐鎮在關中。於是關羽在這個時期發動了“襄樊之戰”,希望一舉攻克襄陽、樊城,完成《隆中對》中“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另一個條件,同時控制漢水流域,將成都平原、漢中平原以及荊州更加緊密地聯合在一起。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夏五月,引軍還長安。”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關羽在“襄樊之戰”前期取得的勝利

關羽在“襄樊之戰”前期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關羽進攻襄陽和樊城,除了襄陽、樊城內的守軍以外,曹操一方先是有兩支軍隊可以作為外援,一支是龐德的軍隊,一支是于禁的軍隊。其中龐德的軍隊要早於于禁的支援,駐紮在樊城以北;另外于禁率領七軍支援樊城的曹仁。結果在這個時期,遭遇了連天的霪雨天氣,導致漢水暴漲。關羽就利用這個天時,將龐德和于禁的軍隊可以說是全部消滅。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龐德的軍隊數量不是很清楚,看看于禁的損失人數。于禁損失人數小編在《三國志》當中沒有找到確切的記載,在《華陽國志》中記載為三萬。按照《通典·兵一·立軍》中的說法,古代一軍的人數有多種說法,有12500人一軍;有3750一軍;有3200一軍;還有中軍4000,偏軍2800或者2400的,說法不一。按照數量最低的說法,那麼于禁損失的七軍的兵力也超過了兩萬人。況且在《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中也提到了關羽俘虜于禁“人馬數萬”,可以證實《華陽國志》中的說法。三萬人對於曹操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損失。況且這僅僅是于禁部,還有數量不明的龐德部。

《華陽國志·劉先主志》:“魏王遣左將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樊。”

《三國志·魏書·龐德傳》:“仁使德屯樊北十里,會天霖雨十餘日……遂為羽所殺。”

《三國志·魏書·于禁傳》:“秋,大霖雨……禁等七軍皆沒。”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龐德和于禁的覆滅,導致樊城和襄陽在外已經是孤立無援的狀態。另外由於漢水的浸泡,也導致城牆遭到破壞。此時樊城內部境況岌岌可危。曹仁只有幾千人守城,糧草也即將告罄,內部也出現棄城的聲音。如果樊城被關羽攻克,漢水被關羽控制,那麼襄陽大機率也會順利被拿下。所以小編說,關羽在“襄樊之戰”前期取得了巨大勝利。只不過曹仁、呂常頂住了壓力;曹操還有徐晃等源源不斷的援軍;孫權又調轉槍口偷襲荊州,最後導致關羽不但沒有取得“襄樊之戰”的勝利,反而丟掉了荊州,自身也戰死。

《三國志·魏書·滿寵傳》:“樊城得水,往往崩壞,眾皆失色。”

《三國志·魏書·曹仁傳》:“仁人馬數千人守城……糧食慾盡,救兵不至。”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襄樊之戰”對曹操的威脅

在關羽“水淹七軍”之後,曹操提出一個想法,那就是遷都,將漢朝都城從許都北遷到河北。小編剛剛也提到了,于禁和龐德雖然失敗,但曹操仍然能夠派出援軍支援襄、樊前線,那麼曹操為什麼會考慮遷都這種十分消極的決策呢?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一、

曹操面臨的內憂外患

如果僅僅是關羽的威脅,那麼曹操商議遷都實在有點小題大做了。關鍵是建安二十四年這一年,對曹操來說實在是處於多事之秋。在“襄樊之戰”之前,曹操在“漢中之戰”中失利,不僅個人威望受到了巨大打擊,為維持戰爭而調動的民力也促成了關中地區的叛亂;另外除了關中以外,在靠近許都的梁縣、郟縣也發生了叛亂。用滿寵的一句話說:“自許以南,百姓擾擾。”

《三國志·魏書·胡昭傳》:“民孫狼等因興兵殺縣主簿,作為叛亂……狼等遂南附關羽。”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另外曹操玩的那一套“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存在弊端。他利用漢天子劉協為自己吸收了大批人才,但也導致曹操的陣營當中存在擁劉派。在建安二十三年(即公元218年),在許都已經發生一次內亂,曹操的心腹丞相長史王必就死於這次內亂中。許都是漢天子所在地,漢天子的影響力比較大,此時正處於這種危險形勢,曹操當然不想在自己的統治範圍內再生禍端,將都城遷徙到自己長期經營的河北,更有利於對漢天子以及擁劉派的控制。

二、關羽的兵力威脅

在《隆中對》中的規劃是,關羽取得襄陽之後繼續進攻宛城,然後繼續北上進攻洛陽,屏障劉備取得的關中。不過這畢竟是一種計劃,況且曹操也不太可能知道劉備的計劃。事實上從宛城既可以北上進攻洛陽,也可以向東北方進攻許都。而當時梁縣、郟縣已經有呼應關羽的武裝力量,一旦襄陽、宛城被拿下,即便關羽不對許都出兵,國都長期面臨敵軍兵鋒的威脅也必定會迫使曹操遷都。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至於曹操的援軍,與關羽發生交戰的是徐晃,還有徐商、呂建、殷署、朱蓋等人。其中徐晃、徐商、呂建的兵力不太清楚,殷署、朱蓋大概有一萬多人,但是徐晃的軍隊可以確定的是大多是新兵,而且人數並不多,戰鬥力不足,也體現出曹操當時兵力上的捉襟見肘。關羽的大軍此時並沒有受到特別大的損失,如果徐晃這支軍隊再度被擊敗,那對於曹操來說無論是兵力上還是士氣上都是巨大的打擊。關羽取得襄陽、宛城後進軍許都對曹操來說威脅實在太大了。

《三國志·魏書·徐晃傳》:“晃所將多新卒……遣將軍徐商、呂建等詣晃……太祖前後遣殷署、硃蓋等凡十二營詣晃。”

《三國志·魏書·趙儼傳》:“儼謂諸將曰:‘……我徒卒單少。’”

三、孫權的威脅

曹操面對的威脅,可不僅僅是劉備和關羽,還有時刻威脅淮南和徐州的孫權。事實上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候,孫權正在打合肥,只不過沒打下來而已。但孫權的威脅是始終存在的,淮南地區的軍隊也不便去支援襄陽、樊城。如果孫權這個時候能和關羽一起作戰,鐵了心攻取合肥,佔據淮南,或者攻略青、徐,那麼曹操的情況會更加不利。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結果孫權選擇向曹操臣服,以便攻取關羽的荊州。這個時候曹操終於鬆了一口氣,張遼、臧霸等人也能抽出手來支援西方。不過這已經是曹操提出遷都而被否決之後的事情了。

《三國志·魏書·溫恢傳》:“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合肥,是時諸州皆屯戍。”

《三國志·魏書·張遼傳》:“會權稱籓,召遼及諸軍悉還救仁。”

《魏略》:“建安二十四年,霸遣別軍在洛。”

《三國志·魏書·蔣濟傳》:“欲徙都……司馬宣王及濟說太祖曰…………權聞之,即引兵西襲公安、江陵。”

關羽“水淹七軍”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讓曹操考慮遷都?

小結

“襄樊之戰”可以說是三國時期一次規模和影響都比較大的戰役,關羽在前期也取得了巨大的優勢,並且和一些起義軍聯合起來,南北呼應。這個時候對曹操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但是關羽沒有認識到孫權的野心和對荊州的渴望,也沒有處理好對下屬和對盟友的關係(尤其是前者),更沒有保持足夠的警惕,才落得一個兵敗身死的下場。

參考文獻:《三國志》、《華陽國志》、《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