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篩選兵士的?數萬人又是如何進行編伍的?

軍人,是保家衛國的主幹力量。身為現代人的我們,都清楚想要進入軍隊需要一系列的篩選。那麼,在人口不及現代的古時候,當兵又有什麼條件呢?

為何要精?

在古代,除了有特別大的戰事發生,招兵總是有所選擇的。什麼人可以入軍,用什麼辦法篩選?如何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分配不同的崗位?這是組建軍隊的大事。明朝著名的軍事家戚繼光在其所著的

《紀效新書》

第一篇第一句話就說過∶

“兵之貴選,尚矣。”

在戚繼光看來,第一切忌就是不可用城市遊滑之人。首選之人是鄉野老實之人。他主張第一選人以精神為主“,如果沒有膽氣,沒有精神,一切均不可取。戚繼光的這種主張,基本上就代表古代大多數軍事家的看法。

古代是如何篩選兵士的?數萬人又是如何進行編伍的?

“兵不貴多而貴精。”這是至今廣為流傳的名言。徵兵宜嚴加選擇,淘汰冗贅,以質取勝,而不以量取勝,這在古代軍隊的徵募中是十分注意的。關於這一重要觀點,古代不少兵家都曾有所論述。清代著名學者魏源在《聖武記》中曾分析過歷代情況,他認為很多朝代往往是為了

”充聲勢、備輜重“、”養遊惰、飾觀聽“

而不斷地增兵,造成了冗兵叢集的被動局面。最典型的就是宋代,開國時有三十七萬人,以後陸續增至一百六十萬,卻連連敗績,終至亡國。

在古代戰爭史上,選練精兵而發揮出特別重要的作用的事例很多,如李世民的一千餘名精銳”黑甲“騎兵。唐代名將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時,曾選精騎五百對付史思明的數萬追兵,結果成功。著名的雪夜平蔡州的唐代名將李愬,所依賴的主力是他親自募選、訓練的”突將“三千人。宋代抗金名將岳飛與韓世忠,都選練了自己的精銳。遼代選軍一貫由皇帝或勳戚大臣親自主持,有精銳三萬為”護駕軍“,其中有驍勇者三千人為”先鋒軍“,又再從中選其剽悍者為”遠探攔子軍“,這些精兵在歷次戰鬥中都充分發揮了突擊隊的重要作用。

古人是如何選兵的?

為了選出合格計程車兵,古代往往在招募時進行考核,合格者方能入伍。早在戰國時,魏國招募”武卒“就有如下的考試科目∶”衣三屬(即三層)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同能,即箭囊)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軸(同胄)帶劍,贏(即揹負)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必須要”中試“,方能”取之“。而漢代規定招收軍士的身高標準不能低於六尺二寸,也就是155釐米。宋代也曾規定徵兵的身高標準為五尺二寸至五尺八寸(162—181釐米)。而選取禁兵的條件更加嚴格,看重”琵琶腿、車軸身“的壯健者。歐陽修說∶”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藉之以為廂兵。“金代選兵最看重弩手,其身高標準是六尺,就是187釐米,而且還要“能踏弩至三石,鋪弦、解索、登踏閒習,射六箭皆上垛,內二箭中貼者”。

古代是如何篩選兵士的?數萬人又是如何進行編伍的?

新兵招募之後,在編入行伍之前,還要根據各人不同的情況分配到軍中最適合的崗位,配備給各種不同的武器。早在戰國時,吳起在《吳子兵法·治兵》中就講過,要

”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主“

。這種因人而異地確定其具體的軍內分工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所以在歷代都受到重視。《武備志》裡還專門論述了這一問題,然後提出了若干量才而用的辦法。在《陣紀》一書中,也有具體的分工建議∶”讓年紀大的還有膽量的人練習長牌,年力壯健,進退莊重者習狼筅;年紀較輕且輕捷者練習藤牌;年壯有殺氣精神者習長槍;驍勇活潑者習短器;形小體輕而堅健伶俐者習鳥銃藥弩;老實本分而甘為人下者為火兵。

編伍

一支軍隊,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如何將這麼多組織成一個最有利的作戰機體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殷商時期的軍隊編制,從甲骨文中可以得到一個大概,軍隊分右、中、左三個部分,最典型的材料是《殷契粹編》的記載∶“王作三師,右、中、左”,此外還有馬、戍、旅。但具體的各級編伍,根據目前史料來看還是不大清楚,只知道軍隊最基層的建制是以十人為單位。

古代是如何篩選兵士的?數萬人又是如何進行編伍的?

西周時期的軍隊以戰車為中心,一輛戰車稱為一“乘”,配備戰士為二十五人(另有負責養馬服役者五人,故共為三十人)。人),其中包括甲士十人(三名在車上,七名在車下),徒卒十五人。不過,關於西周是否有

“軍”

的建制,這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由於金文和《詩經》、《尚書》中均無

“軍”

的建制記載,只有師的建制,所以文獻中的

“軍”

很可能是軍隊最高一級建制

“師”

的代稱。春秋時期才有上軍、中軍、下軍這類“軍”的建制。現代軍隊的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編制系統,就是在這種軍、師、旅、卒、兩、伍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

我國古代的軍隊,從周代採取軍、師、旅、卒、兩、伍的編制以後,以“五人為伍”為基礎的編制大體上一直沿用到近代。各不同時代雖有所調整,但基本編制無大變化。比如西漢軍隊的編制仍是

五人為伍,二伍為火,五火為隊,二隊為官,二官為曲,二曲為部,二部為校,二校為裨,二裨為軍

。又如唐代的府兵,其編制是一府轄四至六團,每團二百人,設校尉統率;每團轄兩旅,每旅一百人,設旅帥統率;每旅轄兩隊,每隊五十人,設隊正統率;每隊轄五夥,每夥十人,設夥長統率。又如明代的衛所制度,大體是衛下轄五個千戶所,各一千一百二十人,設千戶統率;每千戶轄十個百戶所,各一百十二人,設百戶統率;每百戶轄二總旗,各五十人;每總旗又轄五小旗,各十人。可見,都是以“什伍”之製為基礎的。

古代是如何篩選兵士的?數萬人又是如何進行編伍的?

當然,以上這種編制,在當時也只是一種基本編制,軍隊的主將根據步兵、騎兵、水兵、車兵的不同以及其他情況會進行不同的調整。例如,戚繼光訓練的著名的戚家軍,就是步、騎、水、車四個兵種各有不同的編制,步兵之內,又要分“殺手隊”、“火器隊”,各隊的人員大致相同,但武器的配備各有特點。

在宋代,曾一度按唐代李靖的“結隊法”施行過“新宦結隊法”∶每一大隊合五中隊,五十人為之;中隊合三小隊,九人為之。又選壯勇善槍者一人為旗頭,讓他自己選擇合適的兩人為左右謙(即副手);次選勇悍者一人為引戰;又選軍校一人執刀在後,為擁隊。這是一種

“三三制式”

的基層編制,每隊仍是五十人,與傳統的“五五制式”不同。宋代將二者並稱為“三五結隊法”,根據不同的情況,都曾經在軍中使用。

古代的軍隊,大體上就是按上述基本編制而組成的,古代的戰爭,也就是在這樣編制起來的軍隊之間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