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大資料管理”:朱元璋寄予厚望的黃冊制度,為什麼會失敗

透過蒐集、整理、分析資料來做出決策、解決問題的資料化管理方式,我們現代人都很熟悉了。其實這種方法早在明朝時期就有過大規模實踐,用來管理賦稅和徭役,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黃冊”制度。

戰亂之後戶籍混亂,政府沒法徵收賦稅

元末明初,在經歷長時間戰亂後,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百姓流離失所。政治局面穩定後,經濟逐漸開始復甦。這時明政府就遭遇了一個巨大的挑戰:沒法徵收賦稅和徭役。

明朝徵收賦稅和徭役,主要的依據是人口。但戰爭後人口變化太大,找誰收糧食,拉誰當壯丁,政府沒有依據。政府沒依據,老百姓逃稅逃役就很容易。

明朝的“大資料管理”:朱元璋寄予厚望的黃冊制度,為什麼會失敗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第一個挑戰是怎麼收稅)

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最重要最首要的任務,就是抓戶籍管理。洪武元年,建國第一年,朱元璋就下詔:“戶口版籍應用典故文字,即令總兵官拾取,其或迷失散在軍民之間者,許令官司送納。”意思是大家趕緊在自己的行政區域劃拉劃拉,找一找元朝的戶口本,送到中央來咱們好徵稅,要不大家工資都開不出來了。

但這種前朝的戶籍材料,顯然不能適應戰亂後的新世界。所以,在蒐集前朝戶籍資料的同時,朱元璋命寧國知府陳灌在江南地區試點,實行“戶貼制”。所謂“戶貼”,就是把每個家庭的人口、姓名、居住地、田畝、牲畜等資訊進行登記,相當於現在的人口普查。

洪武三年(1370年),江南地區的“戶貼制”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施行。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戶貼制”的基礎上,朱元璋下詔要求“天下府、州、縣編賦役黃冊”,開始推行“黃冊”制度。

朱元璋的資料化管理:造“黃冊”作為賦稅依據

黃冊是以戶為單位,詳細記錄籍貫、姓名、年齡、人口、田宅、資產等資訊,並按從事的職業劃定戶籍,主要分為民、軍、匠三大類。我們簡單理解,“黃冊”就是明代的戶口本。

因為賦役就是國家的命根子,(用萬曆皇帝的話說:“國賦重事,繫於黃冊”),所以,明朝黃冊造冊程式非常嚴謹。

首先,黃冊要逐戶填寫。基層政府州、縣按照要求製作表格(學名“清冊供單”),然後透過里長(明朝一百一十戶為一里,推選人口多的十家為長,城中稱“坊長”、近城稱“廂長”、鄉稱“里長”)和甲首 (除里長外的一百戶為十甲,每甲十戶,每甲也選出甲首)逐一分發給各戶,個戶家長按照表格要求一一填寫。黃冊必須由家長本人填寫;家長不會寫字的,上報請人代寫。如有隱瞞作弊,家長處死,家屬流放。

明朝的“大資料管理”:朱元璋寄予厚望的黃冊制度,為什麼會失敗

(現存黃冊樣本)

其次,各級行政部門彙總,造總冊。各戶填寫後,將表格交給甲首。甲首將自己下面十戶資訊彙總,交到裡;里長將自己下面一百一十戶資訊彙總,造個裡冊,交到州縣;縣彙總資訊造縣冊,連同裡冊交到府,府彙總資訊造府冊,連同裡冊、縣冊交到布政司;布政司彙總資訊造司冊,連同裡冊、縣冊、府冊交到中央的戶部(明朝四級行政區域自上而下為中央、布政司、府、縣)。

所以,戶部最終拿到的,是幾萬本里冊、幾千本縣冊、幾百本府冊和幾十本布政司冊。造一次冊,戶部要收到六七萬本黃冊。

黃冊一式四份,一份上交戶部,其它三份分別存於布政司、府、州縣各級行政機構。因為送到戶部的冊籍必須用黃紙做封面,所以叫“黃冊”。又因為黃冊是賦稅和徭役的依據,所以又叫“賦役黃冊”。

除了填寫程式嚴格,製作黃冊也有很多要求。黃冊用厚實的棉紙製作,不許用粉飾或漂白的紙張,以防蟲蛀。黃冊長、寬各為一尺二寸(正方形), 用粗棉線裝訂,儘量不用漿糊。如果必須用漿糊,那麼要在漿糊裡放入椒末驅蟲。字型要求用工整的楷書。

更重要的是,黃冊不是填一次就完事,而是隔十年就填一次。也就是說,地方的資料資訊彙總上交中央一次,中央不但掌握即時的資訊,還掌握動態的資訊。

黃冊對資訊的掌控,是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發展的一個高峰(和君主制的發展同時達到高峰,這恐怕不是一個巧合)。從時間上看,黃冊從洪武十四年(1381年)開始,堅持到至崇禎十五年(1642年),貫穿了整個明王朝的始終。這期間,黃冊共造了27次,數量多達200萬冊。從空間上看,在明朝統治所有區域內,包括少數民族地區,都造了黃冊,基本沒有例外。

明朝的“大資料管理”:朱元璋寄予厚望的黃冊制度,為什麼會失敗

(現存黃冊樣本)

裡冊中每一戶的資訊,是微觀資料;縣府布政司的總冊,是宏觀資料。既有宏觀,又有微觀,用朱元璋本人的話來說,“天下虛實,盡皆於此”。

在玄武湖造專門庫房,對黃冊進行嚴格管理

黃冊是王朝的命根子(錢袋子),必須進行嚴格的、集中的管理。管理黃冊的地方應該同時滿足幾個條件:第一,足夠大,能裝下小山一樣的冊籍(想象下我們去過的圖書館);第二,足夠機密,不能誰都能進去亂翻;第三,有防火能力,畢竟黃冊都是紙做的,一把火下去,各級政府的努力都白費了,中央政府也抓瞎了。

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在“周遭四十里,中突數洲,斷岸千尺”的玄武湖建造庫房,儲存黃冊,稱“後湖黃冊庫”。玄武湖中島嶼足夠大,四面環水與世隔絕,既能防火又可以保持機密。而且,玄武湖位於明代政治、經濟中心的南京,政府部門呼叫黃冊也方便。

此後,黃冊庫從未搬遷過。後來朱棣遷都北京,明朝政治中心北移動,黃冊庫仍留在南京後湖。

玄武湖上的庫房一共建了七百八十七間。黃冊的管理人員來自三個部門,戶部出一名管理官員,監察部門出一名監察官員,另外再配一個明朝特色的守備太監,三個部門互相牽制,三個官員互相監督。另外,還配備三十個小吏,五十名監生和一百多個工匠,負責日常工作。日常工作包括防潮防蟲、幫黃冊曬太陽、協助有需要的部門和人員呼叫黃冊等。

庫房閒人免進,不閒的人也儘量少進。玄武湖邊有士兵站崗,帶刀配弓,五十步一哨。因為庫房和陸地隔開,來往只能乘船。但乘船要主管官員批准,而且船隻每月逢一、六日才開,最多開六天,平時鎖著,貼上封條。

庫房的防火措施也很嚴格。庫房地面上鋪了一層厚厚的沙子,晚上不許點燈,冬天不許生火,最近的廚房離庫房也有一里地遠。

明朝的“大資料管理”:朱元璋寄予厚望的黃冊制度,為什麼會失敗

(南京玄武湖,明朝時的黃冊庫)

黃冊的積極作用:穩定政權,恢復經濟

黃冊制度在開始時,發揮了幾個積極作用。

第一,政府透過黃冊準確掌握了實際人口數字,成功控制新生王朝的命脈賦稅錢糧,讓政權得以穩固,社會回到正軌。

第二,政府透過黃冊制度,掌握了人民在田畝人口等實際情況,賦稅和徭役從實際出發,特權階層逃避賦役有了一定難度,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賦役公平,減輕了人民的負擔,生產得以恢復,經濟得以發展。

第三,黃冊制度有效地遏制地方官員腐敗。黃冊在造冊過程中有非常嚴密的規定(相關法規寫進了《大明律》),資料相對真實。地方官員可以把黃冊作為施政的依據,中央政府也可以根據黃冊來監察地方官員是否存在徇私舞弊的行為。因為資料透明度高,黃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方官員的腐敗。

但要注意,我們上面說的,都是黃冊制度施行初期的一些積極作用。因為這項制度是朱元璋的重點工程,所以剛開始非常嚴格,管理也很到位。朱元璋去世後,明朝政府對黃冊制度的管理就日益鬆懈,朱元璋理想中的“大資料管理”就變得漏洞百出,被各種鑽空子,直到最後破產。

實際上,後來張居正改革賦稅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放棄戶籍改用田畝為依據來徵收賦稅,正是因為黃冊制度沒用了。

黃冊制度的破產:中央陽奉陰違,地方拼命破壞

那黃冊制度後來出了哪些問題呢?

首先,中央資料核查上出問題,甚至發展到沒法核查。

黃冊上交到戶部後,中央需要派人進行資料稽核,裡冊縣冊府冊司冊進行橫向對比,十年前交的黃冊和新交的黃冊進行縱向對比,這個步驟叫做“駁查”。

駁查由國子監的學生負責,一次駁查要用一千兩百名監生,花三個月時間完成,算一下平均每人駁查五十本。

但實際操作中,只有剛開始時監生們才認真完成任務,後來就各種磨洋工拖延工作,三個月拖一年,一年拖三年,三年拖十年,新一期黃冊交上來了,上一期還沒有查完。

再後來連人員都湊不齊了,監生們紛紛請假,什麼病假婚假產假守孝假,想方設法逃避勞動。

為什麼監生們不愛幹活呢?因為待遇和工作環境太差了。

玄武湖黃冊庫房為了保密和防火,做了很多特殊設計。庫房周邊環境潮溼,還不讓生火,冬天特別冷,夏天蚊蟲多,監生們在島上一干三個月,十有八九要生病。又因為進出管得嚴,生病之後不讓隨便出島,不但沒法醫治,人死了屍體都運不出去。

而且,駁查這工作還不給錢,幹出問題了還要抓起來查問。不給錢給點福利也行啊,對不起,福利也沒有。當時監生想做官,得到相關部門實習一段時間,駁查黃冊的工作連實習都不算,不計入這個時間內。

那問題就來了,駁查這麼重要的工作,工資福利為什麼搞得這麼差?為啥讓馬兒跑有不給馬兒吃草?

就是故意給你設定障礙。

中國曆代封建王朝,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地方和中央爭權。地方資訊越模糊,越容易糊弄中央,而朱元璋弄得這個黃冊制度,真要完美地施行下去,那地方基本就沒法玩了。

而明朝中央政府的官員們,在朝堂為高官,回地方就是縉紳,在地方是有很多利益的,他們打心眼裡不希望中央把資訊搞得太清楚,不希望黃冊制度執行得太完美。

所以,中央政府高官們對黃冊制度陽奉陰違,他們不能放火把玄武湖庫房燒了,但可以縱容駁查制度出問題,對這些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有人一心為公,也抵擋不了其他所有人一心為私,人心所向,就是潮流。

明朝的“大資料管理”:朱元璋寄予厚望的黃冊制度,為什麼會失敗

(明朝中後期,大量農民失去土地後淪為流民)

其次,下面拼命地鑽空子,想方設法破壞黃冊制度。朱元璋在黃冊制度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但無奈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把黃冊制度直接給玩壞了。

我們舉幾個具體的例子。

比如有個人叫李四,買彩票中獎了,買了五十畝地,然後想逃稅。他就可以給里長買二斤豬肉,請他把自己五十畝地分出四十畝放在四十個窮人的名下。這些窮人不識字,容易糊弄,填黃冊都是別人替他們填,一人多了一畝的稅,也不是很明顯。這種虛報資訊的方式叫做“飛灑”。

除了“飛灑”,李四還可以使用“死寄”和“投寄”的方式。所謂“死寄”,就是同鄉誰家死絕戶了,田畝變荒地,不必納稅了,李四可以把一部分田地放他名下逃稅;所謂“投寄”,就是當時讀書和當官的縉紳階層不需要納稅,李四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登記到他們名下,這叫“投寄”。

登記時可以虛報資訊,登記後還可以篡改資料。我們還拿李四舉例。比如,李四在登記時,故意把家裡人口書寫錯了,家裡明明有五口人,寫成四口。駁查人員一看這裡有錯誤,做個記號,讓回去改。李四再拿到黃冊,把人口數改正確了,但同時把自己土地資料也改了,明明有五十畝改成五畝。黃冊交上去,駁查人員再檢查,一看做標記地方的錯誤改正,其它資訊已經查過了就不看了,李四成功避稅。

不但李四自己可以改,還可以買通別人改。比如,明朝就發生一個案子,運送黃冊的人員收了賄賂,車子停在路上好幾天,專門等著行賄的篡改黃冊。

除了虛報資訊篡改資料,人民群眾還想出了終極大招:直接毀掉黃冊,讓你無據可查。

比較簡單的方法是買通管理人員。當時有個案子,管理人員被買通,把一個黃冊撕掉了幾頁。結果,這人離開玄武湖時被搜身,查出來了,作弊失敗。

明朝的“大資料管理”:朱元璋寄予厚望的黃冊制度,為什麼會失敗

(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

所以,買通管理人員乃是下策,人民群眾有更高明的方式,就是用漿糊魔法召喚蛀蟲,毀黃冊於無形。

朱元璋時規定,黃冊製造要求用一種叫黃檗汁染成的紙張做封面,要用棉線裝訂,這都是為了防蟲。但下面在製造黃冊時,偷偷使用石黃做封面,用漿糊裝訂,有的還在漿糊中摻雜一些蜂蜜,漿糊中有澱粉蜂蜜中有糖分,都是蛀蟲喜歡的好食物。蛀蟲在進餐的同時,順便就把黃冊一起毀掉了。

黃冊制度中後期,這基本成了一種常態:朱元璋時期的黃冊儲存良好,而新交的黃冊幾年就沒了。弘治年間統計過,現存黃冊七十九萬本,被蟲子和人為損毀的達到六十四萬本。八成黃冊都出了問題。

中央駁查難完成,地方拼命鑽空子,所以明朝黃冊制度只是看起來很美,並沒有做到真正的資料透明,地主依然兼併土地,窮人只好四處流亡。

後來因為資料亂套,國家賦稅徵收不上來,所以張居正主政時開始推行一條鞭法,賦稅徭役都用田畝結算,以人口為賦役依據的黃冊就失去了作用。

不過,黃冊畢竟是朱元璋開創的制度,祖宗之法不可廢,後湖黃冊不能燒,於是黃冊還是十年一造,造完有沒人管,就堆到玄武湖庫房裡,死而不僵。

最後,我們簡單說下黃冊的結局。

崇禎自殺後,清軍南下,南明小朝廷物資匱乏,就把玄武湖庫房中的黃冊拿出來做成紙甲,披在士兵身上,可以稍微擋一下箭矢(用火箭估計就慘了)。黃冊也算為明王朝的延續發揮了一丟丟作用。

但黃冊太多,還是沒用完。到清朝時,有心人就把黃冊賣廢紙用於各項費用支出。比如靖南王耿繼茂要軍餉,清朝直接送去七十二萬斤黃冊,折銀二萬一千多兩。

總之,經過反覆折騰,玄武湖百萬量級的黃冊最後成功地弄得一本不剩,就連現在學者們用來研究的黃冊,都是流落在民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