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的地宮入口是怎麼被發現的?為何之後主動發掘帝王陵成了幻想

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明朝史專家吳晗向上級提出了“解開十三陵所有秘密”的計劃;而這項計劃的內容,就是要開啟十三陵裡最大的那座皇陵—長陵。 但是出於種種原因,經過一個多月的尋找,考古隊對長陵的考古調查,一無所獲。無奈之下,考古隊只好把目光對準規模較小一些的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

(一)幾經周折

定陵的規模雖然沒有長陵那麼大,可是墓道口的藏匿,也是非常的巧妙。考古隊經過十幾天的實地探查,終於在定陵寶城內的城牆上,發現了一處斷痕。這個斷痕,引起了考古專家的警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裂痕的呢?

定陵的地宮入口是怎麼被發現的?為何之後主動發掘帝王陵成了幻想

於是,考古隊便在此次沿著寶城城牆開挖探溝。這第一條探溝剛剛挖了一米多深,就發現了重要資訊:城牆上刻有“隧道門”三字。隧道門的發現,大大提升了士氣,考古隊越幹越有勁兒。然而,很快他們就發現了新的問題:這一條近30米深的溝,挖到什麼時候才能到地宮門口呢?寶頂離寶城遠著呢!更讓考古隊頭疼的是,僱來的好些個民工全都回家種莊稼了;若是還不出成績,就只能他們自己抄鐵鍬下去挖了!

定陵的地宮入口是怎麼被發現的?為何之後主動發掘帝王陵成了幻想

為了減輕挖掘量,考古隊當機立斷,決定在第一條溝的延長線上,重新開挖。第二條溝並沒有像第一條溝那麼順利,不僅發現了隧道門,還找到了磚隧道。考古隊連續挖了一個月,除了土,什麼都沒發現。然而,溝已經挖了這麼深了,決不能就這麼輕易放棄。

直到9月,考古隊才有了新的轉機。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塊兒石碑,上面寫著:“

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換言之,這塊兒石碑的發現,直接告訴了考古隊金剛牆(地宮)的具體位置!如此重要的線索,終於讓半年的“挖土”工作,有了重大突破。

(二)地宮入口

如此,考古隊再也不用悶著頭亂挖了,他們在這塊兒石碑的指示下,有了明確的方向。有了確切的距離,有了確切的深度,第三條溝,也就自然而然地開掘了。即便如此,考古隊尋找金剛牆的工作,也並非易事。直到1957年5月,考古隊才最終找到金剛門,開啟進入地宮的大門。

定陵的地宮入口是怎麼被發現的?為何之後主動發掘帝王陵成了幻想

不得不說,在定陵的考古發掘過程中,考古隊自有諸多“貴人”相助。若不是“隧道門”三個字,若不是二道溝的那塊兒碑,考古隊要挖到幾時去?一鼓作氣沒有成功,再而竭、三而衰就是必然。當然了,定陵最終還是大白於天下了,可是教訓也是慘痛的。不過,對於當時的考古隊來說,自然可以拿此邀功的:明十三陵中定陵已開啟…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屍體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

定陵的地宮入口是怎麼被發現的?為何之後主動發掘帝王陵成了幻想

定陵之後,國家百年內再也不允許主動發掘帝王陵。畢竟,沒有成熟技術作為支撐的發掘,無疑是對帝陵最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