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聊古代的如廁文化,看看廁所的進化和演變史!

人生在世,時時刻刻離不開“五件事”,就是吃、喝、拉、撒、睡。而這五件事中,而光拉、撒就佔了兩件,不管是大便還是小便,憋得慌了就要上廁所,而且是很急切的那種。我們現代社會,由於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這兩件急切的事情很容易就能解決。但是在古代,遠沒有現在這麼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那麼古人的如廁的歷史都是怎麼樣的呢?

在古代,廁所有著許多不同的叫法。有的地方叫“窖”,有的叫“茅房”,在一些南方地區延續了唐朝時的叫法,稱之為“東司”。上廁所,在古代也有很多的叫法“更衣”,再後來也叫“解手”,現在叫“方便”,“如廁”也叫“出恭”。對於窮人來說,廁所就是在地裡挖個坑,解決內急問題,糞便用於還田。

淺聊古代的如廁文化,看看廁所的進化和演變史!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生產力比較低,人們的生活也十分困苦,而且廁所也被認為是汙穢之地,所以不受重視。廁所的構造非常簡單,一個大坑上鋪兩根樹棍,如廁的人蹲在樹棍上面即可,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基本上都站在了同一個水平線上。春秋時著名的晉景公就是在這樣簡陋的廁所如廁時,沒有蹲穩,結果掉進糞坑淹死了。而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掉糞坑淹死的君王。

到了漢朝時期,如廁這一問題才被古人所重視起來,廁所也大有改觀。平民百姓的廁所基本進行了加固處理。而那些王公貴族則有了馬桶如廁。不過那時不叫馬桶,大便用的馬桶叫“行清”,小便用的馬桶叫“虎子”。為什麼叫“虎子”呢,據說與漢將軍李廣有關。漢將軍李廣曾經醉射一塊像猛虎的石頭,箭入堅石。回家後製造了一尊象臥虎一樣的便器,稱它為“虎子”,用來小便。一來表示紀念,二來表示對猛虎的輕蔑。

淺聊古代的如廁文化,看看廁所的進化和演變史!

後來流傳開來,人們紛紛將用來便溺之器叫做“虎子”。不過到了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祖父名叫李虎,於是為了避諱,改“虎子”叫“獸子”或“馬子”,慢慢的“馬子”改稱“馬桶”了。

到了清朝時期,在皇族中已經開始出現“坐便器”了。這種所謂的“坐便器”的構成十分簡單,也可以看成是升級版的馬桶。坐這種坐便器就是將便盆放置於中間鏤空的板凳上。“出恭”的時候排洩物可以直接落入便盆,並由專人倒入糞車運出紫禁城。

淺聊古代的如廁文化,看看廁所的進化和演變史!

僕人們在宮裡出恭的時候,由於條件比較簡陋,所以直接使用一些比較破舊的便盆即可。但是在出恭前會在便盆內鋪上碳灰,完事之後必須用灰蓋好。至於小便無論是皇族還是僕人都使用“便桶”。然後會有專門的太監傾倒、刷洗,這樣才能保證紫金城內空氣不被汙染。

至於如廁的草紙,其實是在明清時期才出現的。在紙還沒有發明以前,人們是用瓦片或木棍、竹片擦屁股的,漢末三國時期出現了“廁籌”一詞,其實就是刮屁股的竹片。東漢時期雖然發明了紙,但紙是昂貴的產品,大家都知道紙用來如廁很舒服,但是都不敢用,因為古人認為用印了字的紙拭穢要遭到報應。直到元朝統一中國,這一觀念才得到改變,出現了廁所草紙。

淺聊古代的如廁文化,看看廁所的進化和演變史!

其實可以看出,廁所的進化和演變史其實也是伴隨著我們古代歷史文明的進化史,兩者是共同進步。我們愈發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自古代的敬畏自然至當下的保護自然,自古人的被動適應至當下的積極主導,相關思想的發展與變化充分體現了我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觀念的傳承與演化,是我國現代生態化環境設計需借鑑的重要思想。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援。

國學那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