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之變中,存在三個邏輯錯誤!司馬遷又虛構了一段歷史?

司馬遷筆下的沙丘之變,就是秦始皇病危之後,本想傳位長子扶蘇,但趙高、李斯陰謀矯詔,最終讓胡亥得以繼位。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對此非常遺憾,認為若非沙丘之變,公子扶蘇順利繼位,那麼秦朝的命運將得以改變。因此,沙丘之變是改寫歷史的一次政變,值得史學家大書特書。

然而,司馬遷筆下的沙丘之變,卻存在很多不合常理之處,最明顯的地方在於趙高李斯的密謀非常機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甚至只有他們兩人知道,為何司馬遷會知道的那麼詳細?除此之外,還有三個較為明顯的邏輯錯誤,詳情見下:

沙丘之變中,存在三個邏輯錯誤!司馬遷又虛構了一段歷史?

秦始皇為何不直接下令傳位扶蘇?

秦始皇討厭談論生死之事,妄想長生不死,所以派遣徐福出海尋找仙藥,但到達沙丘宮後,秦始皇思想開始蛻變,終於明白自己會死,而且還知道自己無法活著回到咸陽了,於是他賜書給公子扶蘇說“與喪會咸陽而葬”。

關於詔書的具體內容,司馬遷沒有提及,但隨後趙高尋找胡亥密謀時,說“上崩,無詔封王諸子而獨賜長子書,長子至,即立為皇帝,而子無尺寸之地,為之奈何?”找李斯密謀時,說“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

可見,秦始皇並未直接下令傳位扶蘇,只是唯獨留書給扶蘇而已,趙高對此解讀為秦始皇這是要傳位扶蘇,但實際上只能說傳位扶蘇的意思較大,卻並不是100%肯定。

秦始皇知道自己馬上就要死了,卻還下發這種意思模糊的詔書,那麼在他死後就很可能爆發諸子爭位的情況,即便秦始皇唯獨留書給扶蘇,他敢肯定扶蘇一定能繼位嗎?因此這份詔書明顯不符合正常邏輯。古代英明帝王在傳承問題上往往犯糊塗,但漢武帝、李世民等都是起先挑錯了人選,而不是下發這種模糊詔書。

沙丘之變中,存在三個邏輯錯誤!司馬遷又虛構了一段歷史?

趙高為何將詔書的內容告訴李斯?

秦始皇病危後,沒有與趙高、李斯商量傳位問題,而是寫了詔書給扶蘇,但寫詔書時只有秦始皇、趙高兩人在場。也就是說,詔書內容只有秦始皇、趙高知道,李斯不在場也不知道。

既然趙高想要矯詔,而李斯又不知道詔書內容,那麼趙高為何不私下矯詔,或者僅與胡亥商量,與李斯直接說“皇上立胡亥為繼承人”?矯詔這種事,罪行太大,必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如此機密的事情也不知道司馬遷怎麼知道的。

更重要的是,李斯的身份非常特別,左丞相加皇親國戚,按理說趙高不敢輕易與他商量這種事,因為很容易“暴雷”。

首先,李斯與秦始皇關係非常深厚,“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但根據記載來看,胡亥應該不是李斯的女婿。那麼,趙高為何自信會說服李斯不為女婿們爭權,而為胡亥爭權?一旦李斯出賣趙高,那麼將除掉趙高、胡亥,也為他女婿們除掉一個競爭對手,屆時李斯的政治收益將會很高!

沙丘之變中,存在三個邏輯錯誤!司馬遷又虛構了一段歷史?

其次,李斯是左丞相加皇親國戚,身份地位都高於趙高,能力上也高於趙高,政治鬥爭經驗至少不輸於趙高,豈會因為幾句話就被趙高說動,豈會隨意聽從趙高的擺佈!李斯在秦國數十年,關係早已盤根錯節,趙高敢肯定李斯沒有與其他皇子勾結?

趙高與李斯密謀的橋段,看起來很爽,但實際上違背正常邏輯,經不起推敲。其實,從趙高角度來說,他對李斯應該是顧忌,而不是這麼魯莽地與李斯談論大逆不道的矯詔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巡遊的時間很長,在外經常數個月,需要處理的政務不少,按理說不可能只帶趙高、李斯兩個高官才對,但《史記》中偏偏只有這兩人!戰國竹簡《趙正書》中指出,右丞相馮去疾也參與了秦始皇巡遊。如果還有其他秦始皇信任的高官在,那麼趙高單單“收買”李斯,還能不能陰謀矯詔?

沙丘之變中,存在三個邏輯錯誤!司馬遷又虛構了一段歷史?

秦始皇傳位公子扶蘇的理由何在?

古代很多有野心的皇子們,都喜歡待在京城,原因就在便於結交朝臣,便於掌握皇帝動向,以便在政權更迭中掌握先機,而皇子們一旦被髮配到邊疆,那麼基本就與皇位無緣。當時,公子扶蘇早已離開了咸陽,離開了政治中心,已經屬於政治邊緣人了,繼位的機率非常低。

《李斯列傳》中記載:“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屯邊,今十有餘年。”需要注意的是,一兩年可以說是秦始皇給他歷練,但在邊疆十餘年還算曆練嗎?古今就沒有這樣歷練的皇帝!因此,秦始皇不是歷練扶蘇,而是不喜歡扶蘇。

沙丘之變中,存在三個邏輯錯誤!司馬遷又虛構了一段歷史?

扶蘇可能還有一個楚人的身份。華陽夫人是楚人,秦孝文王的王后,沒有生下兒子,呂不韋走了她的關係,將秦始皇父親介紹給華陽夫人當兒子,於是秦異人(秦莊襄王)才能繼位。由於秦國王后很多來自楚國,而華陽夫人始於公元前230年,因此華陽夫人可能給秦始皇挑了一個楚人媳婦,扶蘇極有可能是其兒子。但在秦始皇攻略楚國時,丞相昌平君羋啟(楚人)謀反,後來還逃到楚地被項燕立為楚王,秦始皇可能由此厭惡扶蘇。

公子扶蘇因為反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一事,而觸怒秦始皇,隨後被貶到上郡,成為蒙恬的監軍,這說明扶蘇與秦始皇存在路線之爭。如果秦始皇選擇扶蘇繼位,那麼他不擔心扶蘇會推翻他制定的路線嗎?

可見,秦始皇傳位扶蘇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司馬遷說秦始皇傳位扶蘇,其實不符合當時的情況。

沙丘之變中,存在三個邏輯錯誤!司馬遷又虛構了一段歷史?

因此,所謂趙高矯詔、李斯聽從趙高擺佈、秦始皇傳位扶蘇等,當是秦漢時期的民間傳言,司馬遷信以為真,進而描繪出了一個千古罕見的沙丘之變,但傳言畢竟是傳言,所以其中存在邏輯錯誤就在所難免了。但由於沙丘之變符合人們對趙高、胡亥、李斯的印象,符合人們對秦始皇、扶蘇的期待,於是沙丘之變深得人心。

2009年,北京大學收到一批海外歸來的西漢竹簡,其中一份叫《趙正(嬴政)書》,講述秦始皇病危時向群臣詢問傳位的問題,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建議:“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意思是,現在距離咸陽太遠,如果詔書發給群臣,(皇帝你再去世的話)可能會引起大臣不軌之心,因此建議選擇胡亥。

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時,“少子胡亥愛,請從,上許之。餘子莫從”,唯獨胡亥跟隨秦始皇巡遊,顯示出秦始皇對胡亥的喜愛。最終,因為秦始皇途中病危,距離咸陽太遠,於是李斯等人建議傳位胡亥,整個過程合情合理。或許,秦始皇傳位胡亥就是真實的歷史。

參考資料:《史記》、《趙正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