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灰未冷山東亂,秦國滅亡,是因為劉項不讀書嗎?

昨天回答了一個問題:“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諷刺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這兩句詩流傳甚廣,出自唐人章碣的七絕《焚書坑》: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章碣生活於836年—905年,是乾符三年(876)的進士。他中第兩年後,發生了黃巢起義,動搖了唐朝的根基。

這首詩表示,雖然統治者想方設法控制了文化輿論、建立了制度,但是德不配位,終究還是要被趕下臺的。

坑灰未冷山東亂,秦國滅亡,是因為劉項不讀書嗎?

一、竹帛煙銷帝業虛

第一句說的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故事。

老街記得前幾年看百家講壇,某一位文學教授好像說過,其實秦始皇坑的不是儒,而是方士。因為時間有點久,老街記不太清了。

無論是否如此,歷史學家的考據與詩人的文學創作還是不同的。

無論秦始皇到底坑得是儒士還是方士,詩人把焚書坑儒的典故用在這裡,是指秦始皇代表的統治階級,想透過控制文化和輿論來加強其權力的穩固。

“帝業虛”三個字與其是一種現象,不如說表達了作者的觀點。 焚書坑中,煙氣還沒有消散呢,你的大業就已經不穩定了。

章碣寫這首詩的目的是單純詠史,還是有諷今的意思呢?這要看其作詩和生活的年代了。

坑灰未冷山東亂,秦國滅亡,是因為劉項不讀書嗎?

二、關河空鎖祖龍居

第一句竹帛煙銷帝業虛,用了一個“虛”字;第二句關河空鎖祖龍居,用了一個“空”字。

都有諷刺和否定的意思。

關河指函谷關、黃河,泛指堅固的守備力量,也可以引申為各種嚴苛的統治制度。

祖龍居:指咸陽,秦始皇的故居 。祖龍:出自司馬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

後人就用祖龍來代指秦始皇。

這句詩表示,雖然秦始皇在軍備上、制度上、關隘建設等各方面有所加強,但是仍然沒有辦法保衛秦朝的帝國基業。

空、虛的結果呢?

坑灰未冷山東亂,秦國滅亡,是因為劉項不讀書嗎?

三、坑灰未冷山東亂

橫徵暴斂、連年戰爭、大興土木的秦始皇,其報應來得很快。陳勝吳廣揭竿起義,敲響了秦帝國的喪鐘。

這首詩挺有意思,坑灰未冷山東亂,竹帛煙銷帝業虛,是挺不錯的對聯。但是分別放在了第三句和第一句。

這兩句其實意思也差不多,焚書之煙還沒有滅,秦帝國的基業就搖搖欲墜了。坑裡的殘灰還沒有冷,山東(崤函之東,一說指太行山之東,原先的六國之地)就亂了。

原因是什麼呢?

作者給的答案很有意思。

坑灰未冷山東亂,秦國滅亡,是因為劉項不讀書嗎?

四、劉項元來不讀書

詩人戲謔的給了一個答案:劉項元來不讀書。

大家都知道,這是詩人開的一個玩笑。你燒不燒書,跟他倆沒啥關係嗎?原因真的是劉邦項羽從來都不讀書嗎?

當然不是。

坑灰未冷山東亂,秦國滅亡,是因為劉項不讀書嗎?

在章碣生活的唐朝,讀過書的黃巢不是也起義了嗎?揭竿起義者讀書不讀書,都不是帝國滅亡的原因。

從深層來理解,詩人婉轉地表示,秦國的統治方法出了問題。秦始皇一味採取焚書坑儒這樣的強壓政策,不太適合已經平定了天下的大一統王朝。

這首詩第一句從竹帛煙銷寫起,到劉項不讀書結束,首尾呼應。

坑灰未冷山東亂,秦國滅亡,是因為劉項不讀書嗎?

結束語

至於秦國最終滅亡的具體原因我們不去探討,這首詩也不是完全為了諷刺秦國而寫。詩人借古諷今,用秦國的結局來警示後人。

詩人認為,和治水一樣,發現問題用堵的方式消滅民意和文化思想不會有太好的結果,至於怎樣才是最好的方法,詩人並沒有說,而是留給讀者去思考。

章碣去世時70歲,兩年後,朱溫篡唐。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