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康熙的九個兒子都要爭皇位,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更好嗎?

九子奪嫡”,這已經是康熙為數不多的兒子在搶皇位了,也就是因為康熙一些別的兒子沒有野心,不然的話可不僅僅是九子奪嫡這麼簡單了。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幾個“皇子”勾心鬥角搶皇位,造成兄弟反目的事情,其實並不多,就連唐玄宗時期,他的兒子們都沒有這麼“瘋狂”。

為什麼康熙的九個兒子都要爭皇位,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更好嗎?

康熙九子要奪嫡,九個兒子沒有一個是“飯囊酒袋”,個個能力超群,即便比不上真正的皇帝,但起碼遠超王爺的標準。

而“九子奪嫡”,它的發生,是有事件的動機和時代根源的。

要知道,九子奪嫡發生在康熙的中晚年。

康熙四十七年,已經算是“老人”的康熙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忽然決定廢除太子胤礽的位置,這個胤礽,乃是康熙當時真正意義上的嫡長子,一生都受他鐘愛,而且胤礽當了三十三年的太子了,康熙為何忽然廢了他?

說的理由是因為胤礽“精神失常”、“不懂禮數”但根本的原因就是,當了幾十年的太子,而且胤礽自幼被康熙大力培養,乃是人中龍鳳。

本來是一個“父慈子孝”的局面,可隨著時間推進,太子的能力和野心一同增長了,他本來就應該當皇帝了,卻還是一個“太子”,如此一來,他和康熙的矛盾越來越多,所以康熙要考慮的是,如何解決這種繼承權的矛盾。

這個“九子奪嫡”,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康熙“太長壽”,就和當年唐玄宗一樣,活生生把自己的太子“李瑛”給熬到“造反”,就連後來的安史之亂,若不是李亨主動“篡位”,那麼唐玄宗說不定還會對李亨下手,這背後,凸顯的是在皇權下,人權和人性的扭曲。

為什麼康熙的九個兒子都要爭皇位,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更好嗎?

康熙一生有35個兒子,雖然其中還有一部分“早夭”了,但是康熙的子嗣並不少,在歷代帝王的生育能力中名列前茅,比唐高祖李淵還要枝繁葉茂。

因為康熙早年和父親順治分離生活,而後又得過天花,康熙皇帝這個人有一種在“感性”和“理性”之間獨到的平衡。

他很愛他的髮妻赫舍里氏,因此將大部分的愛給了存活了下來的嫡子愛新覺羅·胤礽,在對孩子的愛中,胤礽乃是獨一檔的,其次才輪到他的庶子們。

不過嫡子也好,庶子也好,康熙的培養方式都是一樣的,皇子六歲開始要學習文武,康熙的“家教”十分嚴格。

而康熙的培養方式,乃是自古以來最為全面的,用通俗的話來說,那就是在“造龍”,這些兒子們,幾乎人人如龍。

因為吸取了順治二十多歲駕崩的教訓,康熙對自己的兒子那是直接往“皇帝速成”的方向去走,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康熙的“長壽”成為了一種原罪。

例如太子胤礽,三十多年的太子生涯,他監過國,祭過天,做了很多事情,都算是一個完整的皇帝了,而太子也有了“太子黨”,按道理來說,三十多年的太子,幾乎就沒有還不能當皇帝的。

可胤礽比較倒黴,他就是這個當不了皇帝的“老太子”。

為什麼康熙的九個兒子都要爭皇位,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更好嗎?

在康熙心中,皇權和江山是第一的,這是一個明君必須具備的理性,否則就會被感情牽著走,宛如趙武靈王一般,因為感情用事禪讓王位給小兒子,最終釀成趙國的悲劇。

那麼站在理性的角度來說,康熙要做的,就是要消滅對“皇權”有威脅的太子黨,除此之外,要治本的話,那就是要將自己太長壽造成的“繼承權”矛盾給轉移。

這個轉移,就是讓它成為“奪嫡”矛盾,康熙不讓這幾個優秀的兒子鬥自己,而是他們自己內鬥,九龍奪嫡,九龍互噬,說養蠱有些偏頗,但本質是一樣的。

於是康熙四十七年,才有了康熙長子胤禔謀廢太子胤礽一事。

胤禔做的,就是順著康熙的心思去做了該做的事,而康熙也順勢開啟了“奪嫡”爭端,他的意思很簡單,太子胤礽被廢了,其他的兒子們都是有機會的,皇位是能者居之,前提是要“脫穎而出”。

九子奪嫡中,這九個人,他們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都已經成年了,這其實就代表著,康熙所有能夠競爭的兒子,幾乎都上場了。

放在這幾個“皇子”身上,他們有的選嗎?

當清朝的王爺是幸福的,可是當皇子是痛苦的。

為什麼康熙的九個兒子都要爭皇位,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更好嗎?

他們自幼所學習漢滿結合的文化告訴他們,“競爭”,是他們的人生理想,也是他們的人生最高目標,他們從六歲開始不分晝夜地想要父親看到自己的才能,這注定他們不可能對皇位無動於衷。

再加上,這其中就有康熙的“推動”。

廢掉了胤礽後,康熙多次表示各位皇子的“奪儲”的機會,對一些兒子,還進行了爵位封賞,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他們的地位,再說白點,康熙就是為了把各個兒子推到了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下,讓他們互相鬥爭。

如此一來,康熙的目的達到了,因為他不用擔心皇權被覬覦的問題了,最起碼他的這些兒子們,都還要為了皇權鬥上很久。

實際上,在康熙所有兒子裡面,奪嫡的比例並不大,那一些皇子,也同樣要接受嚴格的“學習”生活。

所以成為“勤奮”皇子的命運是無法擺脫的,只是最終有無資格奪嫡罷了,但不得不說的是,沒有參與奪嫡的皇子們,不論最後誰勝出,他們以後都能當一個安度晚年的王爺。

九龍奪嫡中,最有實力的大皇子胤禔和八阿哥胤禩率先被淘汰,大皇子胤禔因為“詛咒”胤礽,險些被康熙憤怒處死,手足相殘,這是康熙最為厭惡的事情。

而八阿哥則是組成了“八爺黨”,本質上類似於太子黨,又再次觸碰了康熙的逆鱗,自信滿滿的八阿哥,以自己的“優勢”把自己送上了奪嫡的絕路。

為什麼康熙的九個兒子都要爭皇位,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更好嗎?

隨著康熙逐漸衰老,奪嫡的人物宛如大浪淘沙,可剩下的卻不是最好的,反而是“冷門”人物,例如後來的雍正皇帝,當時的四阿哥胤禛。

當奪嫡進入到最後一個階段,恰好是康熙五十七年,西北因為噶爾丹的策劃而動亂,康熙派出鍾愛的皇十四子,胤禛的親生弟弟胤禵出征西北。

在這一次的送行禮中,康熙給予了胤禵“正黃”旗纛的規格,堪比天子,而八爺黨也因為奪嫡無望,再次成為了“十四爺黨”,在世人看來,十四阿哥就是下一任皇帝,是儲君。

可這就是康熙最後的“帝王心術”,在他眼中看來,四子胤禛,才是那個最適合大清的皇帝。

因為胤禛懂得隱忍,處事不急不躁,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駕崩後,胤禛順應康熙的遺詔即位,當時九子奪嫡中的人物頓時亂作一團,例如八阿哥、十四阿哥,他們都反對胤禛登基。

只是這種反對已經無效,他們也知道,“奪嫡”失敗,就意味著他們未來人生的“末路”。走上奪嫡這條路,就註定了有這樣的下場,奪嫡的幾個兄弟裡,唯有胤祥被雍正善待,其他無一被各種方法處理了。

當他們成為皇子的那一刻起,“瀟灑”,那便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為什麼康熙的九個兒子都要爭皇位,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更好嗎?

因為明朝的王爺們太過瀟灑,大明亡得非常冤枉,其實即便他們不奪嫡,康熙最後也未必會給他們“爵位”,在大清,不是皇帝的兒子就會被封王爺的,有許多皇子,一生都沒混到過“貝子”的名頭。

結合種種因素,就說明了“九子奪嫡”的背後,不是這些皇子們爭強好勝,而是一種環境的推動,是康熙有意設計的“計劃”,最終保衛的,正是康熙那如奇蹟般的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