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縱觀中國自秦漢以後,兩千年的古代王朝歷史,都城的變遷,可以反映出很多東西。

當然咱們要先說說歷代大一統王朝的都城標準吧。

嚴格說來,只有長安—洛陽,北京能稱得上大一統王朝的都城。如果要放低一點標準,那麼南京、開封勉強也可以算進去。畢竟北宋的汴京也算曆史上正統王朝的都城,而南京在朱元璋時期是正兒八經的都城,問題就在於北宋沒有徹底統一北方,所以成色不足;而南京做大一統王朝都城的時間太短,至於它在南朝時期做都城的歷史,就完全不夠格。

所以,縱觀中國古代歷史,都城的變遷,有一個明顯的軌跡,就是從長安轉洛陽,最後落腳點到北京,中間走開封、南京算是小插曲。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都城的變遷為什麼是這個方向呢?背後有什麼邏輯呢?

搞懂這個問題的話,就可以明白中國古代歷史的很多東西。

簡單談3個方面

第一,都城的選址問題

還是要看這個圖

其實古代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主要的核心區域,就是中間這個大三角地區。以西安、杭州、北京作為頂點的大三角區域。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這個三角地區在漫長的古代農耕時代,地理環境最好的區域。也是糧食產量最大的區域。最關鍵的是,基本連成了一片。

除了這個大三角,也就還有四川盆地,和南陽盆地算是比較富足的平原地區,但四川盆地的問題在於,交通太難了;而南陽盆地的問題在於太小了,古代雲夢澤大片沼澤存在的情況下,這片區域很難有用武之地,這也是武漢作為長江干流最大港口城市,為什麼要到近代才崛起的原因。

總而言之,古代中國的歷史重要事件,基本上都發生在這片大三角區域,而這片區域的中心,就是中間的華北大平原,也就是所謂的中原地區。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都城都選在邊角區域,而沒有選在這片大平原?

其實原因很簡單,作為王朝的都城,一定要易守難攻。所以放在無險可守的大平原地區,就非常危險。

所以,從周以來,到秦漢一統,為什麼一定要選在邊角的長安?就是因為這裡有天險可守。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四周也都環山,進出中原必須要經過潼關和黃河天險。

因此秦能統一天下,而劉邦奪取天下依然定都長安而能長遠,看起來有點偶然,但其中也有必然。

試想下,如果劉邦把都城選在老家徐州那片,那是四戰之地,很容易被攻破。後世的北宋就是慘痛教訓。所以如果趙匡胤生前真的遷都到洛陽,會不會北宋的歷史程序就不一樣了呢?

這也說明了古代王朝都城的重要性。

咱們還可以舉一個正例和反例。

在漢唐之際,除了長安——洛陽兩都,後來奠定統一北方基礎的北魏,長期定都平城(大同),而得已長遠。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而曹魏到五胡十六國定都於許昌、鄴城等地,位於大平原上,就很容易被攻破。

所以定都大平原上的王朝,真的非常危險。

第二,都城的供養問題

好了,既然說到北宋亡國的教訓,那麼為什麼一開始要定都開封呢?

一個重要原因是都城的供養問題。

古代王朝的都城,是全國僅有的消費性城市。

這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古代王朝都城人口規模非常龐大,有整個權力中樞,朝廷的整個核心班子在這裡,等於是大腦在這裡。為了保衛這個權力中樞,又需要大量的常備中央軍。這些人,都是純粹的消費者,完全不事生產。

大家知道,人的大腦只佔體重的2%左右,但是消耗了人體所需氧氣的25%,血液的20%流量要經過大腦。

古代王朝的都城,也消耗了全國大量的物資,尤其是糧食。光靠京師附近農田完全沒法供養,必須要舉全國之力來養活。

這個問題,在秦漢時期還不是那麼明顯。靠著八百里秦川的糧食,還能勉強維持,但也需要外地糧食源源不斷輸送。

到了唐朝以後,都城的供養問題越發嚴重(據研究,隋唐時代長安總人口突破百萬),因此隋煬帝必須要修大運河。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要透過大運河,把江南富庶之地的糧食和絲綢輸送到京城,以供養整個朝廷。

大運河只能修到洛陽,再往西,只能溯流而上,所以從隋煬帝開始,朝廷就經常在洛陽辦公。長安—洛陽是一體的,實際上成了雙首都。或者說洛陽從週期以來,到漢唐一直都是陪都。

本來長安——洛陽一體的都城地位非常牢固,但是在北宋時期出了問題。

根源在黃河。

古代中國大宗運輸,主要就是靠水運。水路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然而華北大平原2000多年來,始終要面對黃河氾濫帶來的問題。

隋唐時期的運河,江南糧食還可以順利運到洛陽,但是到了200年後的北宋時期,由於黃河帶來的泥沙越來越嚴重,導致汴京往洛陽這段運河一直淤積,運力下降。

另一方面,北宋的禁軍規模比唐朝擴大了數倍,因為趙匡胤要解決藩鎮割據的問題,因此收天下精兵聚於京師,北宋都城要供養的人口規模比唐朝要更加龐大。

因此北宋只好退而求其次,定都汴京。就是為了更加便捷快速從江南地區輸送給養。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其實北宋朝廷一直想還都洛陽,開封實在是個無奈之舉,但是這個遷都的準備一直在做。為啥開封稱東京?就是相對西京洛陽來說。

但總歸是回不去了。

這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為整個古代中國經濟史,經濟中心一直在從北向南,從西往東變遷,這就導致了長安的必然沒落,這是時代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挽回。

第三,禁軍問題

在第二點,我們談到了禁軍問題。

這也是決定古代都城變遷的一個重要因素。

前面咱們說了,北宋在中國歷史上最大功績就是解決了藩鎮造反的問題。北宋以後的中國古代歷史,越發走向中央集權。地方造反幾乎再無可能,唯一例外就是朱棣。

而朱棣的造反成功,也決定了古代都城最終一定要落在北京。

讓我們把目光還是回到漢朝時期。

當時西漢朝廷對外用兵的重點是哪裡呢?是匈奴。主要出兵方向在哪裡呢?看這個圖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匈奴王庭在趙信城一帶,在長安的西北方向,另外當時西漢為了打擊匈奴,還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奪取河套地區,另外是打通西域,因為匈奴的當時控制了西域各國,能從西域獲得源源不斷的給養。

所以,西漢對外用兵的主要方向是西北,霍去病封狼居胥,從大同方向出兵,只是支線,至於右北平郡,更是支線的支線。

而西漢對外用兵的集結地,就是長安一帶。全國大軍都要先在都城集結,然後再外出作戰。

這樣,朝廷也就掌握了全國兵力。

自從西漢,到唐朝初期,中原王朝的最大外來威脅,始終是漠北的遊牧勢力。

但是在唐朝中期以後,情況開始慢慢發生了改變。來自東北的遊牧兼漁獵勢力,開始壓倒漠北勢力,成為後面1000年中原農耕文明最大威脅。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打垮突厥以後,一定要對高句麗用兵。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接下來安史之亂,五代割據,北宋和契丹、金的對峙,縱觀此後一千多年的歷史,西北基本上沒有再發生影響中國歷史走向的重大戰事,能夠影響中原王朝命運的戰爭,大多集中在華北平原和燕雲一帶。

這個核心點,最終指向了北京。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所以,朱棣造反成功以後為啥一定要定都北京?

也或者說,為啥是從北京起兵的朱棣能夠造反成功?

因為明朝建立以後,最大的外敵就是東北方向的蒙古人。明朝一定要徹底打垮蒙古,才能安心。

而用兵的重點方向,一定是北京。包括藍玉徹底滅亡北元的關鍵一戰,就是從北京集結出兵。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王朝遷都的內在邏輯?皇帝必須和最強軍力在一起

此後,朱棣作為藩王鎮守邊疆,也多次北伐蒙古部落。

而在多次打擊蒙古的戰爭中,朱棣的燕軍成為明朝最為強大的野戰軍。這是後來靖難之役會爆發的關鍵。就和當年會爆發安史之亂一樣。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明朝沒有定都北京,所以一定會發生這場戰爭。

因為皇帝必須要和帝國最強軍力在一起,他才安全。

無論是西漢時期,還是唐朝,還是北宋,再到明朝,只要皇帝沒有和帝國最強大的野戰軍在一起,一定會出問題。

西漢最強大野戰軍一定要在長安集結,後勤掌握在朝廷手上,所以沒有出問題;

唐朝最強大野戰軍在北京,沒有在長安,所以會發生安史之亂;

北宋最強大野戰軍始終在都城,所以沒有地方造反;

明朝在靖難之役以後,皇帝始終和最強大野戰軍在一起,所以也沒有內亂問題。

因此所謂的天子守國門,不是從明朝開始,而是從西漢就開始了。西漢的長安,唐朝初期的長安,都是面對北方外敵的第一線。

這是中國古代王朝,最終都城一定要落腳在北京的必然邏輯。

小結:

以上三點,就是中國古代王朝定都和都城變遷的內在邏輯。

因為首都要易守難攻,所以必須選址在中原大三角的邊角;因為要解決首都給養問題,所以首都又不能離中原太遠,歷史決定了都城一定是在這個大三角區域的邊線上。

長安、北京於是成為天選之城。這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

最終因為中原王朝對外用兵的方向變遷,都城從偏西北的長安,轉移到了直面東北方向的北京,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