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繇:三國時的一位大牛,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

啥叫“能耐”?這兩個字大概只有中國人能說明白。有能耐的人為人處世都有他的“道”,也就是現在人常說的高情商、高智商。鍾繇這個人一生順風順水,在那亂世中混得風生水起,這豈能是一般人?

鍾繇出身一般般,並沒有強有力的家族為他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他全靠自己的那一股子傻勁,幹什麼都挺拼的。這也正應了那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鍾繇有個叔叔對他挺好,他的早期教育都是得益於這個叔叔。據說鍾繇是個帥哥,又“貴氣天成”,因此特別得到他叔叔的偏愛。

他叔叔也是個文化人,帶著鍾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教會了他許多真本事。

鍾繇年紀輕輕就在朝廷裡當官。雖然當時還看不出有什麼前途,畢竟身逢亂世,朝廷也搖搖欲墜,但總算能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了,得過且過倒是可以的。

直到鍾繇四十五歲那年,他才遇到人生當中第一次重大抉擇。當時董卓橫行天下,把漢獻帝劫持到了長安。雖然董卓作死得罪了呂布,被呂布等人設計殺死,但他的手下李傕和郭汜等人依然專制擅權,不肯放回漢獻帝。

鍾繇:三國時的一位大牛,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

武漢龜山三國城《鍾繇》雕像

這時曹操榮耀登場了,他說服鍾繇去救漢獻帝。鍾繇沒有推脫,畢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身懷大義、挺身而出,一出手就不凡,成功地救出了漢獻帝。

這讓曹操對他刮目相看。尤其是官渡之戰中,鍾繇又雪中送炭,給曹操送去了戰場上急需的兩千匹戰馬。這讓曹操對鍾繇更加另眼相待。曹操是個惜才的人,認為鍾繇的才能可以和漢代的蕭何比肩,並拜他為“前軍師”。

鍾繇也沒有讓曹操失望,他功勳卓著,為漢魏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鍾繇:三國時的一位大牛,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

河南許昌 鍾繇文化園

曹操之後,曹丕也對鍾繇推崇備至,對他委以重任,不肯放他回家養老,遇到難題總要去請教老先生。

《宣示表》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催生出來的。曹丕是提問方,《宣示表》則是鍾繇寫給曹丕的一篇表文形式的答卷。雖然這篇表文並沒有什麼精彩的觀點,但它的書法卻一鳴驚人,冠絕天下!

在當時,隸書當道,就連曹操都不欣賞鍾繇的楷書,但這並沒有影響鐘繇的攻堅克難的決心,他繼往開來,集前人之大成,在楷書的發展和推廣的過程中,他功不可沒,被後人公認為“楷書鼻祖”。

鍾繇:三國時的一位大牛,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

鍾繇書法

鍾繇很幸運,一生官運亨通、無往不利,雖然各方勢力天天上演三國爭霸賽,拼個你死我活的。可鍾繇遊刃有餘,既搞官鬥,也搞文藝。官鬥很燒腦時刻都得握緊拳頭,但業餘時間更是他的春天,他比誰都歡快,一邊教弟子門生,一邊搞創作。他的兒子鍾會就是他親手培養出來的。二人在書法史上並稱為“大小鐘”。

鍾繇把書法看得比命都重要。有一次他的好友韋誕戲弄他,說自己有一本蔡邕的《筆論》,鍾繇頓時垂涎三尺,急切地想立馬就看到,韋誕故意不給,氣得鍾繇捶胸頓足、口吐鮮血,嚇得曹操趕緊拿出“五靈丹”才救了他。

透過這一段,我們不難看出,鍾繇的學習態度那可是真較真啊!沒點這精神頭,怎麼會獲得被後世緬懷和公認鼻祖的資格。

鍾繇擅長楷書、隸書和行書,他的真跡不少,但在東晉時就都遺失了,至今存世的都是臨摹本。後世之人也只能靠著這些山寨版本飽飽眼福。

鍾繇八十歲時壽終正寢,死後得以配享曹操太廟,皇帝親自素服弔唁。這是多麼高的榮譽啊!這位骨灰級的大人物,在官場上叱吒風雲盡展男人的威風,在書法成就上名留千古盡顯文化人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