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江蘇省省會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之一,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六合、高淳等地開始修建城池;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國後次年,在秦淮河口修築城池,這是南京主城區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國佔領此地後,在石頭山即今清涼山修築城池並設定金陵邑,南京主城區內開始有了獨立行政建制,在中國版圖上有了屬於自己的標記。

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秦朝建立後,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升金陵邑為秣陵縣,秣陵縣治所位於今江寧區秣陵街道,秦漢四百多年間,秣陵縣城一直是今南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東漢末年,秣陵縣屬江東的孫吳政權統治區域,公元212年孫權在楚國的金陵邑故址修建石頭城,將秣陵縣改為建業縣,寓意“建立(帝王)大業”,建業縣治所移至石頭城,故而南京民間有“先有秣陵,後有建業”的說法。

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同年10月遷都建業,南京首次成為一國之都,以首都的身份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了此後中國歷史上屢次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古都。

從孫權建都至今,南京在近1800年的歷史中,歷經風雨,飽受滄桑,既有輝煌,也有落寞。總體來看,南京有過三次輝煌期:

第一次輝煌時期

公元229年,孫權遷都建業,至公元280年吳國滅亡,建業為都城52年;

西晉滅吳後,於公元282年改建業為建鄴,公元313年為避晉愍帝司馬鄴諱,又改建鄴為建康。

公元317年,西晉皇族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建國,史稱東晉,定都建康;

公元420年,劉裕代晉建宋,史稱劉宋,定都建康;

公元479年,蕭道成代宋建齊,史稱南齊,定都建康;

公元502年,蕭衍代齊建梁,史稱梁朝或南梁,定都建康;

公元557年,陳霸先代梁建陳,史稱陳朝或南陳,定都建康。

公元589年,陳朝被隋朝所滅,隋文帝楊堅下令將建康城夷為平地,摧毀城內所有皇宮建築。

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吳、晉、宋、齊、梁、陳,統稱六朝,均以今南京為都城,南京是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最大商業城市。南梁前期鼎盛時期的建康城,戶數高達二十八萬,人口以百萬計,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

第二次輝煌時期

元末農民起義期間,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破集慶,改集慶路為應天府。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式稱帝建國,國號大明,以應天府為南京(北京開封府)。公元1378年南京改稱京師,公元1402年又改稱南京。到了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南京應天府成為留都。應天府,即今南京,今南京之名也源於明朝的南京應天府。

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從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都應天府,至公元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這五十四年是南京首次成為大一統王朝的首都。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應天府成為留都,此後二百多年間,南京應天府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與京師北京一樣設定六部、都察院、翰林院、通政司等官署機構,管理廣大的南方地區,負責收取賦稅並轉運至京師,直至公元1645年應天府改為江寧府。

明朝三百年間,南京先為首都,後為留都,與北京同為明朝時全國最重要的兩座城市,政治地位達到頂峰。明朝中期,應天城是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最多時達到120萬人。

第三次輝煌時期

公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各省紛紛響應宣佈起義,但隨後在清軍的反攻下局勢艱難;11月中旬,江浙聯軍一萬五千多人進攻江寧城,經過近20天的艱苦作戰後佔領江寧城,至此革命中心由武昌轉至江寧;12月29日,宣佈獨立的十七省代表齊聚江寧,共同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江寧府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改江寧府為南京府,定南京為中華民國首都。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後,仍定南京為首都,以江寧縣主城設南京市,直至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定都北京。

民國時期雖然時間較短,且政局紛亂,但在中國歷史發展中卻舉足輕重。南京在這艱難的40年中,作為名義上的中國首都,政治意義巨大,許多影響中國命運及歷史程序的事件都發生在南京。1927年至1937年被稱為民國時期中國的黃金十年,也正是在這十年中,南京城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今南京城的基本雛形,1936年時南京城人口規模超過100萬人,是中國六大城市之一。

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六朝、明朝、民國,這三個歷史時期,是南京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三個時期,南京都是以都城身份出現在歷史舞臺上,政治地位處於頂端。而政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的經濟地位,事實上作為政權的首都,南京在這三個歷史時期,也的確是同時期全國發展最好的幾個城市之一。

現狀:低谷

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不再是首都,曾短暫為直轄市,1952年江蘇省成立後成為江蘇省省會。時至今日,南京除了江蘇省省會之外,比較有分量的行政頭銜還有副省級市,雖然說也很不錯了,但是南京在全國的地位和重要性,卻陷入了自明朝以來的低谷。

明朝和民國,南京均為首都(留都),地位和重要性無需贅述。

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清朝時南京稱為江寧府,不僅是江南的政治中心、軍事重鎮,還是江南地區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兩江總督官署即設在江寧城內,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1809年時江寧人口就超過200萬人。清朝後期太平天國即定都於江寧並改名天京。清朝最後幾十年的時間裡,江寧府的得失,直接關係到清朝的存亡。辛亥革命時,江浙聯軍攻克江寧城,扭轉了整個革命的形勢,即是江寧地位的明證。

對比明、清時期南京在全國的地位和重要性,現在的南京的確是差之遠矣,政治上地位不再,經濟上又長期被壓制,導致南京的地位越來越尷尬。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這兩個政治層面分量最高、行政級別最高的頭銜,南京一個也沒有得到,政治層面上已經退出了一線城市的行列,經濟上在全國城市中也排名十位開外。

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總的來看,如今的南京,的確是陷入了近六百多年以來的低谷。從在全國的政治地位和重要性來說,最少低於北京、上海、廣州、重慶、西安這幾個城市。而在經濟方面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目前正努力躋身全國前十,直轄或許會成為南京的發展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