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天子”的尊稱,不僅“皇帝”,還有“官家”

秦王嬴政兼併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有史以來諸侯分治的局面,天下有分至合,需要有一個統一的稱謂以表達其功績。秦王嬴政自認為兼備了三皇的德行,超過了五帝的功業,於是便改稱號為“皇帝”,且自稱“朕”。

《資治通鑑卷第七·秦紀二》王初並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更號曰“皇帝”,命為“制”,令為“詔”,自稱曰“朕”。

對“天子”的尊稱,不僅“皇帝”,還有“官家”

秦始皇

“歷史倪說”認為,對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完全是為了滿足其私慾,更為了標榜其將國家由分治至一統的功績。

縱觀歷史,對最高統治者的稱呼並非僅有“皇帝”,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臣下對“皇帝”尊稱為“官家”。到了宋朝,臣下稱呼皇帝位官家尤其盛行。

比如:

前蜀花蕊夫人《宮詞》: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

《水滸傳》第三五回:你這鳥男女,好不識人,欺負老爺獨自一個,要換座頭。便是趙官家,老爺也別鳥不換。

宋元之際史學家胡三省認為,稱“天子”為“官家”始於西晉,在有關晉成帝鹹康三年的記載中均有表述。

《晉書卷一百六·載記第六·石季龍上》:邃甚恨,私謂常從無窮、長生、中庶子李顏等曰:“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

《資治通鑑卷第九十五·晉紀十七》:邃私謂中庶子李顏等曰:“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

在古漢語中“官家”的意思如下:

首先,從《水滸傳》中的“趙官家”稱謂來看,確定無疑指趙宋王朝的皇帝。

其次,以字面意思而論,“官家”有各級官吏,以及各級官吏機構的意思。

另外,各級官吏身居官方,以“官家”自居,也未嘗不可。

“歷史倪說”認為,“官家”這個稱呼始於晉代,有其時代性。晉朝承東漢末年三國之亂,於公元280年滅東吳,一統天下,但是司馬家族建立起來的和平穩定局面只維持了短短的十一年,到公元291年西晉“八王之亂”爆發,中華大地又開始了長達二百九十八年的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紛爭、分治。

對“天子”的尊稱,不僅“皇帝”,還有“官家”

五胡亂華百姓流離失所

在此期間,各類統治者漸次登場,國家零亂,百姓無主,無法再以秦漢以來的“皇帝”之稱稱呼當時的最高統治者,代之以“官家”,表達了他們急需要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呼喚官方一統的願望。

唐末、五代十國時期,中華大地的亂象,比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毫不遜色,“官家”稱謂再次流行於民間,到北宋建國之時,直接演變成對皇帝的尊稱。《水滸傳》中提到的趙官家,即是當時的北宋皇帝。

“歷史倪說”認為,有宋一代,之所以盛行稱呼皇帝為“官家”,原因皆在宋朝的開創者宋太祖趙匡胤身上。

對“天子”的尊稱,不僅“皇帝”,還有“官家”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雖為帝,開創三百年大宋江山,但無法與秦始皇“並六國而有天下”相提並論,加之其起於五代紛爭、諸姓割據且自立為帝的亂世,他了解民意,對百姓期盼為民做主之官的迫切體會頗深,在趙匡胤心目中“官家”具有積極的含義,他也有為民做主強烈意願。

有觀點認為,宋朝之所以盛行尊稱皇帝位“官家”,與宋太祖趙匡胤帝位來路不正、竊取帝位有關係。宋太祖趙匡胤是後周的大將,深得周世宗柴榮賞識,但周世宗柴榮駕崩之後,其見幼主孤弱,便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而稱帝。

對“天子”的尊稱,不僅“皇帝”,還有“官家”

趙匡胤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的所作所為招來許多人的反對,為了更好的管理朝政。令天下信服,即棄秦始皇以來皇帝自稱“朕”,借用五代以來對皇帝的稱謂,令群臣稱其為“官家”。

明朝張岱的《夜航船》收錄了北宋第三朝皇帝宋真宗趙恆在位期間與當時侍讀李仲容豪飲時的一段對話,言語之間透露出宋真宗趙恆對“官家”的稱謂比較陌生。李仲容學識淵博當即以“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稱官家”,令宋真宗趙恆龍顏大悅。

《夜航船·人物部·帝王》:李侍讀仲容侍真宗飲,命飲巨觥。仲容曰:“告官家免巨觥。”上問:“卿之稱朕何謂官家?”對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稱官家。”

由此可知,宋朝建立近四十年,傳至宋真宗趙恆時,“官家”的稱謂已不盛行。若當初宋太祖趙匡胤令群臣稱其為“官家”是為了淡化竊取帝位,即使臣子百般美化,趙宋王朝的後世之君也難以龍顏大悅。

對“天子”的尊稱,不僅“皇帝”,還有“官家”

宋真宗趙恆

“歷史倪說”認為,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有“官家”的稱謂有以下原因:

首先,宋太祖趙匡胤被群臣稱呼為“官家”有強烈的自豪感,其一朝為帝,而官天下,正符合其為民做主,建官與天下的意願。

其次,宋太祖趙匡胤建立趙宋王朝之時,宋朝僅有一隅之地,與北漢、後蜀、南唐、吳越、南漢、契丹等政權並存,與其說君臨天下而稱帝,莫不如說為官於宋地。

對“天子”的尊稱,不僅“皇帝”,還有“官家”

宋太祖趙匡胤願為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