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京”釋“都”:古代中國是如何確定國都的?

全文共

6799

字 | 閱讀需

8

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絡小編微訊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都城是國家政權的統治中心,是重中之重,歷代王朝都非常重視,對都城的選址、營建和遷都都異常慎重。

說“京”釋“都”:古代中國是如何確定國都的?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首都北京將舉行一系列隆重、熱烈的慶祝活動。不知道您留意了沒有,“首都”“北京”兩詞是同義反復,在中國,首都即北京,北京即首都。不過,這兩個詞語的年齡並不一樣。

“北京”一詞首見於《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公元413年,十六國時期大夏國主赫連勃勃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築了統萬城,即今天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公元418年,大夏攻佔長安後,群臣勸赫連勃勃在此定都,他說:“東魏與我同壤境,去北京裁數百餘里,若都長安,北京恐有不守之憂。朕在統萬,彼終不敢濟河,諸卿適未見此耳!”赫連勃勃沒有采納群臣意見定都長安,仍舊定都統萬城,建號北京。

說“京”釋“都”:古代中國是如何確定國都的?

位於陝西、內蒙交界處的統萬城遺址

“首都”一詞出現得很晚。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稱南京為首都,即首要都城之意。兩相比較,“首都”一詞比“北京”整整晚了1500年。“首都”一詞涵義較窄,在中國,只有民國時期南京為首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為首都。但是歷史上稱為“北京”的都城就多了,除了今天的北京外,先後有大大小小7個都城均稱北京。今天的北京,在歷史上有燕京、大都、中都、北平等稱呼,甚至在金朝,還被稱作“南京”。

“京”和“都”

在古代,“京”和“都”涵義基本相同,但多少也有點區別。

圖源:象形字典

《説文解字》解釋說:“京,人所為絕高丘也。從高省, 象高形。凡京之屬皆從京”。京字的本義是築在城關的瞭望、預警高臺,後來引申為京城、都邑之意。如《詩經· 曹風· 下泉》中“念彼京師”的詩句。古代常用“京師”表達現代“首都”的涵義,“京師”出自《公羊傳·桓公九年》:“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

圖源:象形字典

《説文解字》解釋“都”說:“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從邑,者聲”。意思是說,存有已故君王的舊宗廟的城邑才能叫作“都”。東漢劉熙《釋名》解釋“都”說:“國都曰都,都者,國君所居,人所都會也。”

從“京”與“都”的含義來看,“京”側重於城防建築,“都”側重於宗廟社稷。另外,“都”除作名詞都城外,還作動詞“定都、建都”使用。現在把歷史悠久,曾經有王朝定都的城市稱為“古都”,學術界有“六大古都”“七大古都”等稱謂。2016年10月25日,中國古都學高峰論壇正式公佈《中國古都學會成都共識》,正式將成都列入中國“大古都”之列,加上之前認定的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大同等九個,現在有了“十大古都”。

古代都城的特點

都城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與世界上其他幾大文明古國相比,我國的都城文明發育得較晚,但是具有自身鮮明的特色:一是數量很多。據統計,從二里頭夏代遺址至今,歷史上先後有300多座都城。二是自周朝開始,在建置正式都城的同時,設定數量不一的“副都(留都、陪都)”,用來加強和鞏固王朝對廣大區域的統治。三是古代都城具有長穩固、大遷移的特點,即都城確定之後在很長時期內是固定不動的,但是受經濟、社會、戰爭等多種因素影響,又不得不遷都,遷都完成後,又在很長時間內穩定下來。

古代京城

中國古代,曾經被冠以“某京”的都城主要有東京、西京、南京、北京、中京、上京、盛京、燕京等,在不同歷史時期指代不同的城市。此外還有指代都城的“神京”等概括性稱呼。

東京

歷史上被稱為東京的都城主要有5處。一是洛陽。因為東漢定都洛陽,在西漢舊都長安之東,故稱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京。東漢張衡《二京賦》就是描繪二京繁盛的漢賦代表作品。東漢之後,北周、隋、唐,均以洛陽為東京。二在今天昆明。南詔王尋閣勸時期(808年-809年),以善閘(今天雲南昆明南)為東京。三是唐代渤海國時期,渤海將位於今天吉林琿春的龍原府更名為東京。四在今天遼陽。遼國會同元年(938年),遼從石敬瑭手中得到燕雲十六州之後,國土向西、向南大幅度擴張,於是將原來的南京(今遼寧省遼陽市)更名為東京。

說“京”釋“都”:古代中國是如何確定國都的?

遼、金均實行“多京制”,多個都城並存。圖源:悟空問答

五是河南開封。後晉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自洛陽遷都汴州,改為開封府,建號東京,歷經後漢、後周至北宋未改。北宋定都開封,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即描繪了東京汴梁的繁華盛世。

西京

歷史上稱為西京的都城主要有5處。一是長安(西安)。東漢建都洛陽稱東京後,追述西漢都城長安為西京。隋煬帝遷都洛陽後,亦稱長安為西京。唐代顯慶二年(657年),因為改洛陽為東都,相應地將長安改為西都,亦稱西京。長安的西京名號一直沿用到後晉天福三年(938年)。二是陝西鳳翔。唐至德二載(757年),唐朝平定安史之亂、收復兩京後,唐肅宗還都長安,因為鳳翔曾經為肅宗駐蹕之地,於是改鳳翔縣為鳳翔府,建號西京,相應地,改西京長安為中京。三年後,鳳翔的西京名號遭到廢止。三是渤海國時期,將鴨淥府定為西京,故址在今吉林省臨江市境內。四在今雲南大理。南詔國王尋閣勸時期,以太和(今雲南大理)為西京。五是今天洛陽。後晉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遷都汴州(今河南開封),改為東京開封府,相應地改東都河南府(今洛陽)為西京,歷後漢、後周、北宋不改。

南京

歷史上曾被稱為南京的都城主要有8處。一是今四川成都。唐至德二載(757年),唐朝平定安史之亂、收復兩京之後,因為唐玄宗曾經駐蹕蜀郡(今成都),於是改蜀郡為成都府,建號南京。二是今湖北江陵,同樣是在唐至德二載,江陵代替成都接過南京的稱號。上元元年(760年),除了長安之外,東京(洛陽)、西京(鳳翔)、南京(江陵)、北京(太原)的京號撤銷,獨以長安為都。三是今河南商丘。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因為宋太祖曾經在後週期間擔任過宋州節度使,升宋州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號南京。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就是在南京即帝位。四在今天遼寧。契丹天顯三年(928年),契丹將附屬國東丹國的國都遷至東平郡(今遼寧遼陽)升為南京,這是歷史上位置最靠北的南京。會同元年(938年),復改為東京。五是今天北京。遼國會同元年(938年),遼國自後晉石敬瑭手中得到幽燕十六州,升幽州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六是河南開封。金國貞元元年(1153年),將北宋故都開封改為南京,貞祐二年(1214年),金國遷都至此。

七是今河北盧龍。金國天輔七年(1123年),宋金兩國結“海上之盟”,南北夾擊聯合攻打遼國。戰爭結束後,金國將奪得的遼國南京(燕京,今北京)劃歸北宋後,改平州(今河北盧龍)為南京。八是今天的南京。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建都應天府(今南京)。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意欲遷都開封,升開封府為北京,相應地稱應天府為南京。後來遷都開封的事情作罷,開封不再稱北京,相應地,應天府也不再稱南京,改稱“京師”。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順天府(今北京)後,稱原來的“京師”應天府為南京。清代建立後,廢除了南京的應天府稱號,改稱江寧府,也不再使用南京稱號,但民間還是習慣稱南京。中華民國建立後,又重新確定了南京的稱謂。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稱為“首都”。南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享有“首都”稱謂的城市。

北京

歷史上以“北京”命名的都城先後有8個。一是十六國時期赫連勃勃所建的統萬城。二是北魏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將舊都平城稱為北京。三是今天的太原。在唐代及以後的後唐、後晉、後漢,都將王朝的發祥地山西太原府作為北京。四是河北大名。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宋仁宋為對抗遼國入侵,準備親征,將其父宋真宗親征時駐蹕過的河北大名府更名為北京,即今天的河北大名縣。五是金國天眷元年(1138年),金國將上京林潢府更名為北京,位置在今天內蒙古巴林左旗境內波羅城。天德二年(1150年),北京名號被撤銷。六是金國貞元元年(1153年),金國滅遼後,將遼國原來的都城中京大定府(今天內蒙古寧城縣西北大明城)改名為北京,因此地位於金國都城中都(今北京)之北的緣故。七是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設想定都北宋故都開封,因為此地“中原土壤四方朝貢,道里均適”,便於洪武元年(1368年),將開封府定為北京。洪武十一年(1379年),因為漕運難以恢復,撤銷了開封的北京名號。八是今天的北京。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勝利後,將自己作燕王時期的王都北平府更名為順天府,府治在北京。永樂十九年(1422年),朱棣自應天府(今南京)遷都順天府,改北京為行在,明英宗正統六年(1411年),罷行在名號,正式改北京為京師。此後,京師之名稱一直沿用至清末,但習慣上稱永樂遷都後的京師為北京。

上京

上京稱謂主要見於遼金時期,歷史上稱為上京的都城主要有3個。最早的上京出現在唐代渤海國時期(698年-926年),公元755年,渤海國將都城從中京顯德府(今吉林和龍)遷徙至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

說“京”釋“都”:古代中國是如何確定國都的?

二是契丹(遼)王朝建立後,於會同元年(938年)將都城皇都(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改為上京臨潢府。三是金國建立後,於天眷元年(1138年)將京師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改為上京。歷史上的三個上京位置均偏北,故以“上”命名。

中京

歷史上,以中京命名的都城主要有4個。一是洛陽。東晉南遷後,稱原來的西晉故都洛陽為中京,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此後洛陽稱東京。武則天建周代唐後遷都洛陽,稱為神都。金國興定元年(1217年),金國改河南府為金昌府,治洛陽,建號中京,這是歷史上洛陽第二次重獲中京名號。二是長安。唐代顯慶二年(657年),因洛陽更名為東京,於是改長安為西京。到了至德二載(757年),陝西鳳翔改名為西京,因長安位於東京洛陽和西京鳳翔之間,京城長安隨之改稱中京,4年後,長安重新改回西京的名號。三是渤海國時期的顯德府為中京,今址有兩說,一說在今吉林敦化,一說在今吉林和龍。四是遼代時期,遼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大定府於原來的遼國奚王牙帳地,即今天內蒙古寧城縣西大明城,遼國中央機構遷移至此,是遼國後期一百一十多年間事實上的首都。

燕京

燕京是現在北京的別稱。公元938年,遼國將幽州定為“南京幽都府”,1012年改號“析津府”,作為遼國陪都,人稱燕京。金國貞元元年(1153年),金國遷都燕京,改稱中都,為北京作為正式都城之始。

盛京

盛京是清朝(後金)在1625至1644年的都城,即今遼寧省瀋陽市。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努爾哈赤佔瀋陽,四月由興京(遼寧新賓)遷都東京(遼寧遼陽),天命十年(1625年)又遷都至瀋陽,在此修建皇宮。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瀋陽為“盛京”。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瀋陽為留都。順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設奉天府,故瀋陽又名“奉天”。

說“京”釋“都”:古代中國是如何確定國都的?

古代都城

古代,曾被冠以“某都”稱謂的都城類似於“某京”,有東都、西都、南都、北都、神都、上都、大都等,此外還有留都、陪都等概括性稱謂。

東都

歷史稱曾被稱為“東都”的城市主要有5個,一是基本與“東京”涵義相同的都城,如洛陽、開封,二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稱江都(今蘇州)為東都。三是南宋建炎三年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今南京市)作為行都,稱“東都”。四是今臺南。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後,繼續奉明朝正朔,將今臺灣台南稱為東都。

說“京”釋“都”:古代中國是如何確定國都的?

今天台南赤崁樓即鄭成功所建“東都明京承天府”所在

西都

歷史上西都的涵義基本上與西京重合,包括歷代被稱作西京的長安、鳳翔、洛陽等,唯一例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稱江寧(今南京)為西都。

南都

歷史上被稱為南都的都城主要有4個。一是東漢時期,稱光武帝劉秀的故鄉南陽(今河南南陽)為南都。二是五代南唐時期,南唐中主李璟升洪州(今江西南昌)為南昌府,建號南都。三是唐代上元元年(760年)升湖北荊州為江陵府,建號南都。四是明代永樂年間遷都北平後,習慣稱南京為南都。

北都

歷史上有北都稱謂的都城主要有2個。一是唐代山西太原,二是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升鎮州為真定府,建號北都,即今河北正定。

中都

歷史上有中都稱謂的都城主要有4個,一是唐代蒲州,即今山西永濟市蒲州鎮,開元九年(721年),因蒲州位於西都長安與東都洛陽之間的交通樞紐,改蒲州為河中府,號中都。二是南詔國時期,公元859年,南詔王世隆稱帝后,將國都(今雲南大理)名稱從西京改為中都。三是今天的北京。金國貞元元年(1153年),金國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大興府。四是明洪武二年(1369年),將明太祖出生地臨濠府改為中都,即今安徽鳳陽縣。

說“京”釋“都”:古代中國是如何確定國都的?

大都

即今天的北京。蒙古滅金後,在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國中都城東北另外築新城,仍稱中都。至元九年改稱大都,蒙古語為“汗八里”。元代來華的馬可波羅在其所著《馬可波羅遊記》中稱汗八里為世界上最繁榮的城市。

說“京”釋“都”:古代中國是如何確定國都的?

元代大都位置在明清北京城以北

上都

古代上都有二。一是唐代廣德年間尊稱長安為上都。二位於今天內蒙古。蒙古憲宗六年(1256年),忽必烈在今天內蒙古正藍旗東北、閃電河北岸興建都城。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此繼位,稱開平府,中統四年建號上都。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大都後,元朝帝王每年都在上都避暑、處理政務,是大都之外的另一政治中心。元代,上都與大都並稱兩都。

說“京”釋“都”:古代中國是如何確定國都的?

留都

古代王朝遷都以後,舊都仍置官留守,故稱留都。如明成祖遷都北京後,以南京為“留都”。

陪都

首都以外另設的副都,也稱為輔都,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創舉。設定陪都能夠有效補充首都在地緣政治上的缺失,與首都形成互相協調,各有側重的格局,發揮著呼應、補充、配合等輔助性作用。最有名的陪都是抗戰時期的重慶。

從上述有關“京”“都”的考察可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同地異名現象,也有同名異地,以“京”為例子,同地異名主要有:

在十大古都中,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大同、成都等七大古都,在不同時期都先後有“某京”“某都”的稱號,杭州、安陽、鄭州歷史悠久,古代遺蹟、歷史文物眾多,但在封建王朝始終沒有獲得京、都稱號。安陽、鄭州是夏商都城,當時是奴隸社會,沒有後代健全完善的都城制度。杭州是南宋事實上的都城,但終南宋一朝,杭州的地位始終是“行在”,即帝王臨時駐蹕之地,沒有正式升為京、都。

古代都城變遷的規律

都城是國家政權的統治中心,是重中之重,歷代王朝都非常重視,對都城的選址、營建和遷都都異常慎重。古代都城變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這裡簡略摘述譚其驤先生在《中國七大古都》一書中的主要觀點。譚先生認為,古代選擇都城主要根據經濟、軍事、地理三方面的因素確定,三者往往不能兼顧,有時候只能以一方面為主,根據當時主要矛盾,選擇相對有利的地點。殷商以來至今三千餘年,被選中的都城可以分為前後兩期,北宋以前2500年是前期,全國性的都城都建在中原一帶,主要有安陽(殷都)、西安(西漢、唐)、洛陽(東漢)、開封(北宋),南京只做過半個中國(南朝)的都城。北宋、金對峙之後至今天的800多年是後期,一統政權和半個中國(南宋)的都城挪到了距海不遠的北京、杭州、南京。

三千年來,都城變遷的大趨勢是先自西向東,再由北向南。自西向東移動的主要原因是,自商周至隋唐,黃河中下游兩岸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控制了關中、中原腹地就能控御天下。由於都城在中原,運河也指向中原。五代至北宋,雖然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了江南,但中原還能透過水運收納四方物資,所以都城還能建置在大運河的樞紐——開封,從西安到洛陽再到開封,這是由西向東的遷移過程。

北宋滅亡之後,南北對峙,中原水運因為停滯而逐漸淤廢。此後,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運輸等哪個方面來說,黃河流域都處於劣勢,中原地區不再具有建都的優勢,首都向南移到杭州(南宋)、南京(明初),這是整體上由北向南遷移的趨勢。元朝定都北京,從蒙古帝國的視角來看還是由北向南,從蒙古草原的上都到平原地區的大都。

明代永樂年間遷都北京至今是從南向北,這是因為明代早期對帝國威脅最大的蒙古殘餘勢力在北邊的緣故,明成祖遷都北京是天子守國門,加之北方燕地是其“潛邸舊居”,在此定都,更有利於朱棣的統治。

滿清起源於東北,初都盛京瀋陽,順治入關後定都北京也是自北向南。清代乾隆皇帝在其御製《帝都篇》中就清代定都北京闡述說:“王畿乃四方之本,居重馭輕,當以形勢為要。則伊古以來建都之地,無如今之燕京矣。然在德不在險,則又鞏金甌之要道也。”縱覽歷代都城變遷的歷史,這一觀點是非常深刻、發人深省的。

參考文獻

楊寬著,《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版

郭引強主編,《華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陳橋驛主編,《中國七大古都》,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1月版

徐光奎、韓兆輝著,《中國地名史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6年4月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中國國家歷史》新書上市,長按下方海報二維碼識別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