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一家不知一家事,家家有本難唸經,所謂家事之繁冗可見一斑。

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而身為帝王之家更是如此,偌大的後宮,雖有掌事之人,可人際、身份、關係又格外複雜、混淆,局外人還真不容易區分。

就比如說大清王朝後宮妃嬪們的身份吧,她們除了是皇上的妃子,有不同的品階之外,還是

皇子、公主們的直接關係人:嫡母、生母、庶母、養母,甚至是乳母。

你看看,就這些身份,估計也夠皇子、公主們認一陣子的。從小就要根據自己的身份辨識與妃嬪的關係,太難了。

但沒辦法,這是王室生存法則之一:禮制出錯絕對夠你吃不了兜著走的。

那問題就來了,不就是個母親嗎?除了親生了,一律按繼母來看就完了,怎麼搞這麼複雜?那是因為不同身份有不同稱謂,這就是大清王朝的禮制。

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那何為嫡母?

當然是皇后!全宮上下,所有皇上的孩子必須稱皇后為嫡母。

也就是說,哪怕皇子的親生母親也越不過這個品階去,皇子日後繼位,那嫡母就是母后皇太后。

想想看,《甄嬛傳》裡皇后被囚禁,可她還在用頭銜來壓制熹貴妃:

四阿哥做皇帝又如何?我還是母后皇太后!

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看吧,這就是身份。皇宮之中,生下兒子不一定能繼承皇位,但生母若不是皇后,那一定要自己的孩子先尊別人為母,後面才是自己的位子。

當然,生母就不用說了,那肯定是生下皇子的妃嬪的稱謂。假如她的孩子日後成為皇帝,那生母便會成為聖母皇太后,就類似於熹貴妃與四阿哥的關係。

那什麼是庶母呢?

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這就好理解了,皇上後宮三千,皇子們的繼母自然也同樣。

除了嫡母、生母,那剩下的就都叫庶母。

一個“庶”字,將多少女子框定於配角地位!她們一輩子都是皇上的“庶妃”,唯有皇后才是明媒正娶的國母。自然,她們也一輩子都是後媽,情願不情願都必須如此。

而且,庶母雖然是母親的身份,卻沒辦法比肩皇后嫡子。這是因為皇后嫡子多為太子人設,也就是日後的皇帝,庶母見到太子,便需要屈膝向其行禮。

民間那些不能看年齡,必須要輩份的說法,在皇宮就不靈了。庶母雖然比太子高一輩,但卻因身份而不得不自動遮蔽。

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而在皇宮後院,除了庶母之外,還有一種稱謂,那就是養母!

養母也容易理解,清宮有祖制,皇子出生之後,滿月便要抱離生母身邊,或交由乳母撫養,或者交於受寵的嬪位以上妃子撫養。

想一想《步步驚心》中的十三阿哥,那就是生母身份卑微,才抱去四阿哥生母身邊撫養的。

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這就有了養母的說法:

自己未生,但卻撫養了皇子長大的妃嬪,便被皇子稱為養母。

而且,清宮內有說法:養恩大於生恩。所以,在皇子心目當中,養母往往比生母還要重要。

不過,不管是哪個母親,其實都不及乳母。這又是清王室家事當中最複雜的地方:

無論嫡庶,孩子出生通常都要交由乳母撫養。

也就是說,皇子與公主們既沒有選擇生母的機會,也沒選擇養母的機會,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在乳母身邊長大的。

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作為母親,不論是生母還是養母,她們只能在不定時的時間裡與孩子見上一面。特別是公主們,有的從出生到長大嫁人,可能也就與生母見幾次面。

正因為如此,乳母在清宮地位特別,而且相當重要。而在為皇子們挑選乳母的時候,自然就要格外謹慎。

為此,大清有專門的“奶子府”:

一年四個季節,每季選40位奶母(當時被稱為奶口),將她們專門養在內廷,由朝廷統一供應飲食、物資,從而專門為皇子公主們服務。

當然,挑選乳母的條件是非常嚴格的:

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出身:大清有明文規定,皇子乳母必須出身包衣,會滿語,家內沒有出現過犯罪者。

顏值:必須端莊、漂亮。當然,那個時候的漂亮可能與今天的審美不太一樣,但可以從這裡看到大清朝對於皇子們的重視程度。

身體:高大、豐滿。過胖與過瘦,那都是不合格的,在當時人的眼中,只有身材良好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

經驗:不要生過多胎的乳母,通常生過3胎的就沒機會了,這是為了確保皇子們吃到的奶汁更有營養價值。

年齡:這個要求也挺高,15-20歲。按那個時期,這個年齡的女性多為一胎或者是兩胎了,論經驗她們有,而體質、奶量都是最好的時候。

不過,回顧各朝舊制,其實乳母都是很多見的存在。比如《明宮史》就說過:

“每年四仲月選乳母,生男十口,生女十口,月給食料,在奶子府居住。及報生皇子,則用生女奶口,生皇女,則用生男奶口。”

這個條件也很苛刻,生男孩子的乳母只能給公主做乳母,生女孩的乳母則為皇子做乳母。到底是什麼依據,我們還真不好說。

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溥儀的乳母

做乳母不容易,薄儀後來在《我的前半生》中說過:

乳母不能吃鹽和醬油,“每個月二兩銀子,把自己變成了一頭奶牛。”

但是,因為養育之恩,哺乳之情,通常皇子們與乳母又很親,甚至超過了生母、養母這些直接監護人。

從這裡來看,皇子、公主真心不幸福,出生便沒有呆在母親身邊的溫暖,像今天所講的“安全感”、“親子情”,那都是不存在的東西。

清宮皇子生存法則:嫡母、生母、庶母、養母大不同,乳母最例外

相反,

因為吃了乳母的乳汁,時常依偎於乳母的懷抱,皇子們才能擁有一刻的溫情與安定。

這樣的人生,可謂生存不易。

至於有人不解,為什麼不將皇子們留在生母身邊呢?這其中又有太多“生於帝王家”的無奈。比如溺愛難成器,比如外戚專權等,都是影響清規禮制實行的條件。

這大概也是沒辦法的選擇吧,人家家裡有皇位要孩子繼承,想要保持江山永固,就必須得為著下一代的成長用足功夫。

只是可憐了這些後宮出生的孩子們,何為母子溫情,何為繞於膝下,都不過是別人的人生。他們所經歷的,除了從小便有的嚴苛制度,再就是努力長大成人的辛酸,可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