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3歲時說服項羽,救下幾十萬人,但兩千多年來也沒人知其姓名

他13歲時說服項羽,救下幾十萬人,但兩千多年來也沒人知其姓名

力能拔山舉鼎,不喜讀書,心懷大志,出身名門,這些標籤都來自於西楚霸王項羽。也許正是項籍集太多優點於一身,所以他就有點自傲,尤其看不起他人。別的暫且不提,就拿劉邦手下的第1大將韓信來說,這種兵仙級別的大佬不過只配給霸王充當執勤放哨的“安保小隊長”。

換句話說,即使名將貴族,他們在項羽眼裡也不過凡夫俗子一枚,能讓其看得起的人不多。不過據《史記》所載,曾有個13歲的少年不但說服了項羽,還救下來幾十萬人,得到了霸王的器重,但比較可惜的是兩千多年來也沒人知其姓名。

眾所周知,秦以嚴厲的刑法來治國,戰國時因此而無敵於天下,不過到了秦王朝統一以後卻給自個兒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公元前209年,大澤鄉起義爆發,大多數的天下人都去響應陳勝、吳廣。再後來,齊、楚、燕、趙、韓、魏6國的舊貴族也都加入到了反秦的隊伍之中,還有亭長劉邦,不過其中最強最有名的人非項羽莫屬了。鉅鹿大戰,項大猛男領著幾千人只帶數天的乾糧,並以破釜沉舟之決心一口氣擊潰了章邯的數十萬精兵。

他13歲時說服項羽,救下幾十萬人,但兩千多年來也沒人知其姓名

項羽本是楚名門項氏一族後裔,加上鉅鹿一戰成功,所以整個天下都知道了他的勇猛,可謂無人不服。抗秦初期,劉、項一直屬於合作伙伴關係,雙方為了反秦事業而互幫互助。公元前208年,劉、項2人一路前行,結果劉邦在陳留的外黃縣遇到了阻擊,完全不能前進了。隨後項羽趕到,他與劉邦合力很快就拿下了外黃。似乎本事大的人都脾氣不好,而楚霸王就是這樣的人。他一生氣就下令:要把外黃縣裡15歲以上的人全給坑殺了。

隨便殺一城的人,這樣的行為非常不得人心,而且一下子把整個縣城的人給嚇得都快哭了。項羽的部將勸說霸王高抬貴手,不過根本沒有作用。就在全城百姓等待被殺之時,突然有個13歲的少年站了出來,最後挽救了幾十萬人的性命。外黃縣令為了救城裡的百姓而絞盡腦汁,但就是想不出辦法來。

這個縣令為人清廉正直,一心為民,是位好官,但這次他卻根本沒有力量去救大家。不過這人有平原、孟嘗之風,平日養了不少門客,而眾多門客裡有1人的13歲兒子十分聰明,他成了救大家的關鍵。

他13歲時說服項羽,救下幾十萬人,但兩千多年來也沒人知其姓名

這個13歲的少年為人機智,而且口才很好,同時很有文化。他自告奮勇找到了項羽。連那些大將見了項猛男都會嚇得瑟瑟發抖,但這個少年卻一點兒沒有恐懼之色。這個小傢伙馬上陳述了自己的觀點。

他表示:外黃的守軍之前也沒 有辦法才做出了抵抗的行為,但他們其實全都盼望項王的到來;若這次項羽把全城人殺了,那麼陳留周圍還有10幾座城,到時候那些人也不會投降了,而他們的死戰無疑給項羽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相反,若果項羽接受外黃人的投降,那麼以後其他城的人也會自覺歸順,這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傷亡。

假如項羽聽了這些話覺得不順耳,那麼他可能直接就把這少年給砍了。可奇怪的是,很少聽人勸的楚霸王竟真的聽了13歲少年的話,真就沒殺1個人,接受了外黃的投降。再之後,他進攻睢陽,那裡的人聽說項羽不坑殺降卒了,於是其他10多座城的人都主動投降了。假如那會兒項羽把10多座城的人全坑殺了的話,那麼這幾十萬的生命可能就全沒了。但因為外黃少年的成功遊說,項羽還真就聽了他的建議,最後挽救了幾十萬人的性命。

他13歲時說服項羽,救下幾十萬人,但兩千多年來也沒人知其姓名

對於這個才13歲的小孩,項羽也表露出了敬佩之意,不然很少聽人勸的他也不會採納少年的建議了。不過司馬遷雖記下了少年的事蹟,卻沒能交代其結局,尤其沒有留下他的姓名。這個能讓項羽都佩服的少年竟在兩千多年來也無人知其姓名,實在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