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孫權劇照

人們對三國的認知,大多來自《三國演義》。在小說裡,作者給孫權集團的評語是佔了“地利”的便宜。

這句評語的確不假,但東吳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也得益於一種不健康的“人和”,這種病態式的“人和”,之後也成為西晉的噩夢,最終還是被逼出了歷史舞臺。

先說“地利”,

在《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中有載,孫策在臨終前的遺言是:

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

孫策的一句遺言看穿了三國走勢,也成為東吳的生存法寶。在遺言中最為關鍵的資訊,只有四個字,就是“三江之固”

。那麼孫策所說的“三江之固”,到底佔據著怎樣的“地利”之勢呢?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我們先來看孫策死時,東吳的地盤到底有多大?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記載,此時的江東主要是指:“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還要算上廬江。

說白了,東吳佔據的江東,實際僅有東漢揚州刺史部的一大半。在《三國演義》中,作者說江東有“六郡八十一州”,“六郡”沒錯,不過八十一州在州與縣的概念上存有爭議。

三國時代,地理位置劃分一般以中原為中心,長江以內為裡,長江以外稱表,因此,長江下游從柴桑到建業這一段,呈東北走勢的地區,被稱為江東,也叫江表。

具體來看,江東位於揚州,包括今天的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長江以南一帶。孫策死時,在東吳所控制的地域裡,北臨長江的是丹陽郡和吳郡,對應的江段是“揚子江”部分。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揚子江的“地利”在於軍事之利,北方的軍事力量要想攻擊東吳,只能從揚子江渡江,而這一段並不適宜渡江作戰,江面寬達80公里,被發現的機率幾乎是百分百。

除了北部的揚子江,西部則是大別山、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東南則是一道天然屏障——大海。

因此,孫權的部將董襲說:“江東地勢,有山川之固”,這是東吳在軍事上佔據地理優勢的自信之處。

但是,當時北部的吳郡等地,還是蠻荒之地,農業經濟並不發達。不過西部的鄱陽湖平原到東部的太湖平原這一帶,河湖密佈,灌溉便利,盛產水稻,面積達到了五萬平方公里,有著“魚米之鄉”的美稱,形成了相對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經濟。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這是東吳在經濟上的“地利”,周瑜曾形容江東為:“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就連諸葛亮也認為江東“國險而民附”。

所以,孫策的遺言明確揭示了東吳集團之後的發展戰略,即守地利以待變,不直接加入天下爭霸賽,依靠“地利”取守勢,靜觀中原逐鹿的博弈之勢,不斷轉變自己的地緣政策,從而取得利益最大化。

孫權根據孫策的戰略原則,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確實是不斷地轉變對外政策,一會兒與劉備聯盟,一會兒又倒向曹操集團。而且當曹丕和劉備相繼稱帝后,他也不著急追求“皇帝”的虛名,甚至還向曹魏稱臣,但在原則上,東吳則一直維持著一個獨立的王國。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直到東吳實力遠超蜀漢,在建安228年擊敗曹休後,229年孫權才稱帝建國。孫權之所以如此隱忍,就是為了忠實地執行孫策的戰略方針。

但是話又說回來,單靠地理優勢,也不足以抵禦強敵。

於是,孫策還給孫權留有另一段遺言,

並非是《三國演義》中“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這句話沒有史料記載。

在《三國志·吳書》中的記載是這樣的: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這段遺言,我們只看後半段話,意思就是讓孫權大量啟用棟樑之才,以保江東,這是孫策認為弟弟孫權的優勢之處。那麼,孫權在統治東吳方面具體有哪些政治優勢呢?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東吳的政治統治是建立在兩大集團的相互博弈和平衡基礎之上的,這兩大集團就是“三吳豪門”和“北來集團”。

“三吳豪門”指的是

吳郡的四大姓,即顧、陸、朱、張;和會稽的四大姓,即虞、魏、孔、謝;以及後起的吳興郡,周、沈兩大姓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陸遜、虞翻、顧雍、朱桓、張溫、周魴等。

孫權初掌政權時,《三國志·吳書》中記載:“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這段話中的“天下英豪布在州郡”,指的就是

原吳郡和會稽郡的地方豪族。

有趣的是,東吳政權的建立者孫氏家族並不是豪門出身,他們怎麼將三吳豪門收歸門下呢?答案也不復雜,東漢末世大亂,靠的是拳頭,出拳的人就是孫策。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孫策劇照

孫氏真正起家,靠的是孫策領著一群來自北方的“狼”殺回自己的祖籍地吳郡,用武力征服了“三吳豪門”,從他們手中搶到了江東的統治權。

那麼這群從北方來的“不速之客”就是“北來集團”,主要代表人物有大名鼎鼎的周瑜、魯肅、諸葛瑾、呂蒙、程普、張昭、張紘等。

孫策統治了江東,也因此而被暗殺身亡,刺殺他的就是吳郡太守許貢的三個門客,可見,當時的矛盾相當尖銳。

有了孫策之死的教訓,孫權執政後,為了緩和與江東舊有豪門的矛盾,故而採取了合作共贏的基本政策。所謂的“合作共贏”,其實就是讓這些本地豪門處於半自治的狀態,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有足夠獨立的權力和利益,簡言之,就是形成高度自給的經濟形態,

也就是東吳所採取的奉邑制度。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這樣一來,“三吳豪門”與“北來集團”在政治上也實現了平衡,這種平衡一直伴隨東吳政權的全過程,也就是開篇所說的病態的“人和”。

為什麼說是病態的“人和”呢

?在三國時代,曹魏、蜀漢與東吳所採取的政策是不一樣的。東漢選拔人才的標準,主要看道德品行,這是很主觀的標準,卻成為漢代蔡舉制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因此而培育出了豪門世家。

到東漢晚期,這些豪門世家實現了在政治、文化和經濟上三重資源的壟斷。這也就意味著東漢的統治體系即將崩盤,在“黨錮”和“黃巾”這一內一外的兩個打擊之下,東漢進入了分裂割據的末世。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鑑於東漢分裂的教訓,所以曹操和諸葛亮走的都是法家的治國之路,目的就是為了矯正東漢的弊病,其政治取向都是“抑豪強,重實才”。

而東吳的政策,從上述的描述中可見,則是延續了東漢的政治形態,沒有打破舊有的政治秩序和勢力格局,而是繼續豪門著姓、世家政治的形態,也因此,有學者說江東才是“最後”的東漢。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東吳所採用的政策並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曹魏建立之後,曹丕重走“經學”之路,曹魏的世家政治再次迴流。儘管曹丕在用人方面開創了“九品中正制”,但依舊沒有擺脫以門第出身、家庭財產及地位等進行審定人才的標準。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這種“高門”政治一直影響了之後的兩晉南北朝四百年的歷史,直到隋唐出現了科舉制之後,才逐漸改變了人才選拔制度。因此說,東吳的“人和”充斥著一種病態。

從孫氏政權與“三吳集團”的關係來看,他們談不上什麼唇齒相依,因此,孫氏政權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北來集團”,這也正是“北來集團”成員在三國曆史上大放異彩的原因所在。

既然談不上唇齒相依,也就意味著,孫權在經濟上基本得不到“三吳集團”的支援,那以孫權為首的“北來集團”如何解決經濟上的困境呢?有兩個辦法,其一,就是屯田,其二就是盜墓。

孫權固守江東52年,獨霸一方卻最晚稱帝,都是為了完成孫策的遺言

因此,孫策在臨終時,說孫權有能力保住江東,但與此同時,孫策前半段遺言也指出了孫權的弊端,就是“與天下爭衡”,孫權遠比不上自己的哥哥和父親。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孫權在接管東吳後,雖嚴格執行了孫策的遺言,不僅保住了江東,還擴大了地盤,但說到以圖天下,他最終還是死在了哥哥的遺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