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古代統治者為何十分忌憚民間私藏弩和甲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這句話生動描寫了古代統治者對於弩和甲的重視,在未得官方允許的情況下,誰要是敢私藏這兩樣東西,一旦被官府發現,那必然免不了落個人頭落地的下場。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古代統治者為何十分忌憚民間私藏弩和甲

歷代統治者之所以對弩和甲實行如此嚴格的管控措施,說穿了還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王權地位。

下面就來具體聊聊弩和甲有何特殊之處。

先來說弩。

人們在習慣上,經常把弓弩聯絡在一起。當然,弓和弩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發射箭支的遠端冷兵器。但如果從對使用者的要求來看,二者之間又存在著天壤之別。

弓箭射擊的射程和精度很大程度上由使用者的素質決定:臂力小的人拉不開弓,能開弓的人未必能射得準……

一個人要想達到養由基、呂布那樣的射術,不下個幾年乃至十幾年的苦功基本不可能做到。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古代統治者為何十分忌憚民間私藏弩和甲

但是弩這種武器就完全不一樣了,它的裝填速度雖然比不上弓,但勝在對使用者的要求很低,在古代一個普通的農民,稍微訓練上幾天就能用弩打出不錯的命中率了。

從統治者的角度來看,如果放任民間可以私自持有弩這種武器,平日裡老實巴交的農民放下鋤頭,拿起弩就能變成組成一支有戰鬥力的起義軍,這對統治者來說是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另外,弩和弓比起來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結構更加複雜,製作起來難度更大。要想製作一張簡單的弓,只要一根木頭和繩子就能完成,而弩的製作就要精細複雜得多,它基本上作為一種專門的戰爭武器存在,普通老百姓基本不會掌握它的製造技術。

對統治者來說,他可以容忍百姓使用弓箭,畢竟這東西製造起來太過容易,而且也是百姓打獵謀生的工具,要想完全禁絕根本做不到。但弩就不一樣了,它的製作難度更大,對統治者的潛在威脅也更大,如果你沒有謀反的意思,那費勁巴拉造把弩出來做什麼?

事實上,別說是古代了,就是在21世紀的現代社會,我們不依然禁弩不禁弓,把弩列在了管制器具裡,還不是因為它的危險性太大嗎?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古代統治者為何十分忌憚民間私藏弩和甲

說完弩,再來說說甲。

對古代統治者來說,甲顯然是比弩更加忌憚的物品,原因還是在於甲是比弩更加純粹的戰爭裝備,甲的存在只能用於戰鬥,再加上士兵著甲之後的戰鬥力會得到飛躍式的提升,統治者就更加不能允許民間私藏甲冑了。

在北宋兵書《武經總要》中記載著一種重步兵鎧甲,叫步人甲。這種步人甲由1825張甲葉連綴而成,重量可達29公斤。士兵穿上這種鎧甲之後,尋常刀劍弓矢將很難擊破它的防禦。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古代統治者為何十分忌憚民間私藏弩和甲

在古代文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猛將可以做到以一當十、以一當百,除了他們自身勇武過人外,還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身披重甲,可以無視敵人的攻擊,這才能讓他們殺入敵陣之後能如入無人之境。

當然,和弩類似,製作鎧甲同樣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還以前面提到過的步人甲為例,它需要將1825張鐵質甲片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起來,不管是打製如此多的鐵甲片,還是將它們穿製成甲,都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花大價錢根本搞不定的。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一個普通百姓,如果不是想要謀反,有什麼理由私藏鎧甲呢?難不成是搞收藏嗎?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古代統治者為何十分忌憚民間私藏弩和甲

結語

說到這裡,古代統治者對於民間私藏弩和甲冑這件事十分忌憚就不難理解了,因為這兩樣東西都是戰爭利器,一旦放任他們流落民間,將會對統治者的統治產生極大的威脅。

當然,之所以只禁甲和弩,不禁刀和弓,這裡面也是統治者對現實妥協的結果。畢竟如果可以的話,他們大概是連一根針都不願意讓老百姓拿在手裡的。

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不就“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嗎?

但刀和弓這些東西不僅可以用於戰爭,也是老百姓重要的生產工具,再加上它們的製作十分簡單,統治者也就不好苛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