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看過船伕節目的人一定知道,船伕已經不止一次講到過項羽了。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在很多人心中都對這位歷史的失敗者有一種懷念的感情,能做到這一點,船伕不得不承認西楚霸王項羽可以算得上是歷史中“最成功”的失敗者了。正是因為西楚霸王的失敗,歷朝歷代都會有很多人指出項羽所犯的錯誤,比如:

有說項羽應該在關中稱王的,

有說項羽應該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的,

還有的說項羽不應該趕走對他有很大幫助的范增……

諸如此類的故事相信很多,甚至還有很多人是想著如果自己穿越到項羽那個年代,會如何避免他所犯的錯誤,然後大有一番作為。在船伕看來,這些後人的指指點點未免有一些太想當然了,因為當我們試著身臨其境般回到那段歷史時便會發現,項羽的每個選擇幾乎都是當時的最優解,下面船伕便和大家分析一下。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在分析問題前,我們先要對項羽的年齡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項羽出生於公元前232年,

公元前207年陳勝吳廣起義,項羽23歲,

公元前208年項梁被殺,項羽24歲,

公元前202年烏江自刎,項羽才30歲而已。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個段介紹有什麼想法?船伕的感慨就是歷史對於是項羽來說真的是太快了,或者是歷史給予項羽的發揮空間真的是太小了,簡單來說就是時間緊任務重,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來看陳勝吳廣起義到項梁死亡只有一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的前半部分,項羽叔侄幾乎是在打醬油,等到項梁開始憑藉項氏一族的威望聚攏人心,拉攏隊伍的時候,沒多久他就被章邯殺掉了。而這個時候楚國義軍的情況可是十分複雜的。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這其中不僅有英勇善戰的英布,還有剛剛為陳勝報了仇的呂臣,以及像劉邦一樣殺死縣令糾結當地百姓來投奔項梁的雜牌軍,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擁有自己的隊伍,而且這些隊伍的總體實力是要遠超項羽叔侄的嫡系部隊。

除此之外,這些人都要比項羽有資歷,他們要麼是最先舉起一起響應陳勝起義的,要麼是在與秦軍的戰鬥中取得過一定戰功的,如果項梁之前沒有迎楚懷王熊心當傀儡!那麼項羽還有是有很大機會繼承這支部隊的,但楚懷王雄心的存在,讓事情出現的變數,也就是後面我們所瞭解的楚懷王熊心透過分化拉攏逐漸架空項羽,並從名義上掌控了這支軍隊。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下面是一群資歷比你老的將軍,上面呢又是架空你,時時想要除掉你的楚懷王和上將軍宋義,這就是當時24歲的項羽所面臨的困境。

不知道大家換到項羽的位置會想怎麼做呢,是逃避嗎?還是奮力一擊魚死網破,雖然看似簡單,但想要真的拼命,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這個勇氣,而項羽無疑是擁有勇氣的少部分人。

於是接下來項羽便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他先是殺掉了宋義,矯詔控制的楚國義軍,孤注一擲的與秦軍主力展開了決戰,並最終贏得了鉅鹿之戰。不是項羽不明白坐山觀虎鬥的好處,也不是不知道如果過早的消滅掉秦軍主力,會讓其他幾路沒有消耗的義軍做大,進而為別人做嫁衣裳。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這些項羽都想到了,但擺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孤注一擲和秦軍決戰,因為只有將原本鬆散的楚國義軍逼到生死的邊緣,背水一戰,這支部隊才能團結在以項羽為核心的領導下。好在這時候幸運女神青睞了項羽,秦朝內部發生了動亂,導致章邯所率領的秦軍主力與關中之地失去了聯絡,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後勤補給跟不上了。

要知道項羽雖然贏得了鉅鹿之戰,但章邯幾十萬的秦軍主力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後勤補給的中斷才是讓章邯投降項羽的直接原因。勝利一下子來的太突然了,包括項羽在內的楚國將領,在面對幾十萬的秦軍俘虜時內心是惶恐的,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有了坑殺秦軍的事情。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這幾十萬的秦軍能不殺嗎?很多人或許會說,如果將這支部隊招降納叛,會成為自己很大的助力,後來的劉邦不正是在老秦人的支援下才戰勝了項羽麼,由此可知秦人戰鬥力是多麼的強悍。

但我們不要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在章邯投降項羽不久,秦王子嬰便殺掉趙高重新掌控了關中之地,這個時候如果幾十萬秦軍主力還存在,那麼只需要只應派出一支部隊接應那麼幾十萬秦軍主力,那麼原本乖順的降卒轉身便是兇猛的豺狼。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之所以船伕可以這麼肯定,是因為這幾十萬情人的家眷家屬全都在關中之地,就算他們不想為秦王子嬰賣命,也不得不去賣命,而且他們也是絕對不想讓各路義軍進入關中,荼毒自己的家鄉。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便會發現擺在項羽的面前又是一個單選題,這幾十萬情人不得不殺。

但這也同時為項羽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一旦殺死了這幾十萬秦軍,那麼就意味著項羽關中數百萬的老秦人結了死仇。所以後世有儒生寫史書笑話項羽不在關中稱王是沐猴而冠,就有些想當然了,試想一下項羽如果真的留在關中,那幾百萬關中老秦人不把項羽坑死才怪。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坑殺幾十萬秦軍的第二個惡果便是其他幾路義軍實力儲存的十分完整,雖然項羽的部隊英勇善戰,但架不住其他幾路義軍聯合在一起,其實力要遠遠高於項羽的主力部隊,這個時候項羽就不得不用緩兵之計安撫住各路義軍,所以才有了鴻門宴前一晚項伯去為劉邦報信這一橋段,這實際上就是項羽的安排。

項羽的本意就是想在鴻門宴上嚇一嚇劉邦,好讓他主動退出關中之地,這樣既可以將野心不小的劉邦關在川蜀之地,又可以在關中安插項羽的親信,同時又杜絕各路義軍聯合起來打壓自己的藉口。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客觀來講,當時的劉邦也的確不是項羽的最大威脅,項羽的最大威脅是齊國這路義軍,船伕之所以說的這麼肯定的是因為《史記·田儋dān列傳》中的一個故事——田橫500士。

故事大意是在楚漢爭霸之後,劉邦想召見田橫,平衡走到半路,因為自知自己殺過劉邦的人所以便自殺了,這個訊息吵到田衡居住的地方,他麾下的500門客便都自殺了。

這是什麼樣的主僕之情啊?

如果放到戰場上這就是500個可以為田橫拼死而戰的死士,其戰鬥力可想而知,而這還是在齊國田氏一族與項羽的主力部隊死磕了好長時間,又被韓信偷襲大敗之後的殘餘勢力。由此我們就可以猜想當時的齊國義軍是多麼的強大。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所以並不是項羽不懂得要先消滅劉邦,而是擺在項羽的面前又是一個單選題,如果先去消滅劉邦,放任齊國義軍不管,那麼他就註定會失敗,如果先去滅掉齊國一軍,再去管劉邦,或許還有贏得勝利的希望。

作為後來人的我們,自然知道項羽已經做得十分到位了,他不僅消滅掉了齊國義軍的大部分勢力,還一度打敗了劉邦,假如楚河漢界之約能夠完成,只要給項羽一年半載的喘息之機,那麼很可能會是項羽笑到最後,但這次幸運女神並沒有青睞他,狡猾奸詐的劉邦透過背信棄義贏得了最後的勝利笑到了最後。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

分析完項羽的故事,我們會發現項羽每一次選擇幾乎都是當時的最優解了,即使我們穿越回去也很難做的更好,所以項羽是當之無愧的人中龍鳳,時代豪傑,但在歷史大勢的面前,項羽又是多麼的無奈,他沒有犯過什麼大錯,並且已經試圖做的最好了,卻依然註定會失敗。

所謂命運大致就是如此了,如果你接受了這份命運的安排,便可以在史書上留下名字,卻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不論你付出怎樣的努力,最終都會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你會怎樣選擇?

或許只有真正讀懂了項羽,我們才能真正的理解那句話:時勢造英雄。

2020。10。13(凌晨)

項羽為何失敗了?因為他的每個選擇都對了,這就是大勢面前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