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誰將成為下一個"微信"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技術的演進給各行各業都將帶來顛覆性的改變,一切商業邏輯都要發生改寫。曾經我們以為大而不倒的神話,紛紛走向了沒落與衰亡,如曾經對芬蘭GDP產生主要貢獻的諾基亞,世界相機大王柯達,稱霸世界門戶的雅虎亦是如此。那麼,下一個會是誰呢?

顛覆——誰將成為下一個"微信"

現是對使用者的一次“解放”與“賦權”,人們不必再依賴於傳統媒體這樣的“中心化模式”,可以自由地選擇我們想知道的資訊、可以自由地發表我們想發出的聲音。

馬克·波斯特甚至說過,“在這個勇敢的新世界裡,草根階層將開墾權力,啟動'民主復興’的時代。”

然而,隨著微信等社交媒體的發展,當它們霸佔了我們生活的每一處角落時,我們發現了,曾經我們所幻想的“網路烏托邦”式的理想境界,終究只能存在於理想而已。

首先是個人隱私問題。

顛覆——誰將成為下一個"微信"

網際網路技術的確為我們帶來了便捷,但同時也帶來了資訊保安的隱患。前有斯諾登對美國聯調局調取公民資訊的指控,後有各種記錄網民資訊的網站洩露使用者資料導致的種種不法行為。

當我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社交媒體,一言一行都會在上面留下痕跡,那麼我們能否保證,我們的個人隱私資訊能夠完全“隱私”呢?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且不說某些社交媒體惡意出售使用者個人資料,單單就一般媒體而言,各種各樣的商業行為的確是層出不窮,精準推送的商業廣告、隨處可見的產品宣傳……我們的生活已經喪失了自己的主導權。

而且還有一點,我們免費貢獻了自己的資料,而這些媒體平臺用我們的資料盈利,我們沒有拿到一分錢的回報。

第二是媒體內容問題。

顛覆——誰將成為下一個"微信"

社交媒體標榜的是“自由”,我們不必像過去的傳統媒體時代一樣,飽受閱讀範圍的約束,可以自由選擇我們想知道的資訊,然而不知何時起,我們所閱讀的內容,不再受我們的掌控。

除了前文提及的廣告問題,就連我們閱讀的一般內容,也往往受制於各種搜尋排名的掣肘,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都是平臺想讓你看到的,以及大多數人可能感興趣的。

還有虛假資訊與網路霸凌的問題,社交媒體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人人皆可發聲,但是這種不受限制的機制卻助長了非理性行為。為了博得關注量、為了吸引眼球,一些媒體平臺拋卻了媒體應有的專業主義,炒作那些未必真實的熱點,甚至成為謠言的生成器……這些年來,我們所看到的“新聞反轉劇”難道還少嗎?報道總是被事實打臉。

從內容創作者的角度來看,社交媒體也是不公平的。

顛覆——誰將成為下一個"微信"

原創作者所產出的高質量內容,在媒體平臺上頗受好評,擁有極高的點贊量和閱讀量,但是所獲取的相關收益,卻往往要經過平臺的“盤剝”,大多數收益並不歸自己所有。

封建制度下,地主擁有大量的土地資產。農奴在這些土地上工作,創造了價值,但大部分的價值被地主剝削。

放到今天,資料就是新的資產,我們創造這些資產,但是我們的數字化“地主”(社交媒體等等),卻剝奪了這些極有價值的寶貴資產。

那麼,誰能來解放我們?誰能打敗這些“寡頭”地主們呢?

答案或許是區塊鏈。

顛覆——誰將成為下一個"微信"

當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大行其道之時,人們發現,作為其底層技術的“區塊鏈”,更具有發展前景和無限可能。

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資料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 種鏈式資料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散式賬本,其最大特點在於“去中心化”。

將社交網路與區塊鏈協議相結合,不僅能更好地服務於客戶所在的傳統媒體,保障使用者資訊保安,還可以用加密貨幣進行使用者獎勵,更好地支援區塊鏈社群建設和互動。

首先,我們個人資料的安全能夠得以保證。

區塊鏈分散式資料庫可以幫助社交媒體的使用者更好地控制資訊的隱私,而發行的代幣成為浙種社交平臺上的貨幣,使用者用代幣購買商品或服務,交易記錄也受到保護。退一步來講,即便我們的資料被賣給第三方,我們仍可以自動從加密貨幣中獲得支付。

其次,我們對於自己的內容有了高度的“主導權”。

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內容一旦被髮布,就不會再屬於我們自己,而是歸屬於該平臺的中心伺服器。而去中心化的分賬技術則將保證你的資訊和內容不被用在其他方面。

“假新聞”問題也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網路訊息的編輯,以實現一種去偽存真的機制。

顛覆——誰將成為下一個"微信"

最重要的是,區塊鏈能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從自己創造的數字資產中獲益。

正如蔡文勝所言,

一個大的變革到來,都是一小部分人先知先覺幹起來,大部分人都沒有感覺。然後慢慢更多人都知道了,卻看不清楚而不敢參與。最後大家都明白了,形成共識也就是全民運動了。

既然潘多拉的魔盒已經被開啟,與其因為其風險裹足不前,不如好好面對、積極尋找其機遇所在。

當然,任何新技術的勃發都勢必伴隨著泡沫的膨脹,僅僅靠“概念”的公司,都會被無情地淘汰。在監管的高壓與風險的相隨下,或許能存活的只有99%,但能夠活下來的那1%,或許就是下一個微信。

或許,在技術變革一日千里、市場邏輯唯快不破的當下,不參與才是最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