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如何才能獲得內心的寧靜?

叔本華:如何才能獲得內心的寧靜?

叔本華(1788年-1860年),德國著名哲學家。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

叔本華影響了尼采、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叔本華是人類發展中閃耀的恆星,他的思想不應該被玷汙和抹黑,他的理念永遠值得人們去深深思索。

有許多人——我指的是那些無足輕重的人——僅僅生活於過去;而另一些人則又沉湎於未來,總是憂心忡忡,愁思滿腹。很少有人能夠在兩個極端之間保持平衡。

那些寄希望於未來,為之奮鬥並僅僅生活於未來的人,對那種即將來臨的事物總是翹首以待、急不可耐,彷彿這是某種一經到手便可獲得幸福的東西,儘管那些人聰明絕頂、氣度非凡,嚴格地說,不過像人們在義大利看見的短尾猿,一種希望最終得到它的衝力支撐著他們,使他們始終急急忙忙,緊追不捨。那事物總是恰好在他們的前面,而他們則一直試圖得到它。

本文由微信公號“哲學之路”編輯釋出

這種人就其整體存在而言,他們置身於一種恆久虛幻的情境之中;繼續不斷地生活於一種短暫的臨時狀態,直到最終走完其人生的旅途。

因此,我們既不應該讓未來牽掛而思緒不寧、焦慮企盼,也不應該沉流於對往事的追悔惋惜,而應該牢牢記住:唯有現在才是實在的、確定的;未來總是無一例外地使我們的希望落空;過去也常與我們曾經預料的相去甚遠。

總之,無論是未來還是過去都不及我們所想像的。同樣的物體,由於間距,在肉眼看來要小一些,但思想則可以把它想像得很大。只有現在是真實可行的;它是唯一富有現實性的時刻,正是在這絕無僅有的時刻,我們的生存才是真實的。

因此,我們應當永遠為此而充滿歡樂,給它以應有的歡迎,並盡情享受這每一時刻——由於充分意識到它的價值而擺脫了痛苦和煩惱——之快樂。倘若我們對過去希望的落空愁眉不展,而對未來的前景焦躁不安,我們將無法做到這一點。

本文由微信公號“哲學之路”編輯釋出

拒斥當下的幸福時刻,或由於為陳年往事懊惱及對未來憂心忡忡,而妨礙了眼前的幸福,均屬愚蠢之至。當然,人一生中總有深謀遠慮和抱憾終身的時候。但是,往事一旦成為歷史,為緩和我們的情緒,我們就應該想想,逝者如斯,而向它道聲再見——必須克服心靈對過去發生之事的悲傷,而保持心情愉快。

至於未來,我們只能認為它超乎人力,唯有神知之——實際上此種事在神的掌握之中。至於現在,則讓我們記住塞涅卡的忠告,愉快地度過每一天,我們的全部生命彷彿就在這每一天中:讓我們儘可能愉快地迎接它,這是我們唯一真實的時刻。

本文由微信公號“哲學之路”編輯釋出

只有那些必然在某個不確定的時刻降臨於我們的不幸才會侵擾我們,然而,能夠對此作出完滿說明的又寥若晨星。因為不幸或災難有兩種型別:或者僅僅是一種可能,哪怕是極大的可能;或者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那些必不可免的災難,其發生的具體時間也是不確定的。

所以,如果我們並不因為對災難——其中,有的本身就是不確定的,有的將在某個時刻發生——的恐懼而放棄生活中的全部樂趣,我們就應該或者把它們看作絕無可能發生的災難,或者把它們看作不會很快發生的災難。

於是,一個人心靈的寧靜越是不為恐懼所侵擾,就越是可能為慾望和期待所騷動。這便是歌德那首詩——它適合於一切人——的真實含義:我已拋卻一切。

本文由微信公號“哲學之路”編輯釋出

一個人唯有當他拋棄一切虛偽自負並且求之於非文飾的、赤裸裸的存在時,方可達到心靈的寧靜,而這種心靈的寧靜正是人類幸福的根基。心靈的寧靜!那是任何片刻享樂的本質;並且,人生之樂稍縱即逝,須抓緊當下的分秒片刻。

我們應當不斷地記起:今日僅有一次且一去不返。我們總以為明日會再來;但是,接踵而至的明日已是新的一日,並且,它也是一去不復返的。我們常常忘記每一天都是一個整體,因此也是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一個部分,而是習慣於將生命看作恰似一束觀念或名稱——這些觀念或名稱是無法體驗的——倘若如此,包容個體於自身之中的生命便遭到了破壞。

在那些幸福而充滿生氣的美好日子裡,我們應當盡情地欣賞和享受;即使在悲苦憂愁的時候,我們也應當回想那過去的寸寸光陰——在我們的記憶中,它們似乎遠離痛苦與哀傷——是那樣地令人妒羨。往昔猶如失卻的伊甸園,只有在此時,我們才能真切地體會到它們是我們的朋友。

本文由微信公號“哲學之路”編輯釋出

然而,我們歡度幸福時刻卻不珍惜它,只是當災難逼近我們時才希望它們歸來。無數歡快和愉悅的時光都消磨在無聊的事務之中;我們常常因種種不愉快的瑣事而錯過這些愉快的時刻,一旦不幸降臨,卻又為之徒然空嘆。

那些當下時刻——即使它們決非平凡普通——往往被漫不經心地打發過去,甚至急不可耐地置於一旁,而它們正是我們應當引以為自豪的時刻;人們從未想到流逝的時光正不斷地使當下變為過去——在那裡,記憶使之理想化並閃爍著永恆的光芒。後來,尤其是當我們處於窘境之時,面紗才被揭去,而我們則為之抱憾終身。

叔本華:如何才能獲得內心的寧靜?

其實,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學習哲學,也並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也就是想知道我們這一生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要活一個清楚明白,其它都是次要的。而這件事情,似乎也只有哲學才能真正讓你辦到。

本文由微信公號“哲學之路”編輯釋出

哲學的智慧河流,發源於往哲先賢們的辯論與洞見,影響了科學、宗教、藝術等人類文明成果至今。

叔本華:如何才能獲得內心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