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不與弱者爭對錯,不與強者論是非

許多人喜歡在生活中與人爭論是非對錯,有時候爭得面紅耳赤,有時候甚至大打出手,因為爭論導致不可控的局面時常出現,以至於最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真是不應該。

因此永遠不要與底層社會里的飯桶去糾結對與錯,也不要與強者爭論是與非。有時候你與強者去爭論是與非,即使你爭贏了,你也輸了。

強者都非常注重自己的面子,他可能當面在眾人面前讚美你幾句,維護他做強者的尊嚴,可是暗地裡他卻不停地給你使絆子,讓你知道與強者爭論是與非的代價。

社會底層裡的飯桶更在乎面子,因為除了面子之外一無所有,所以他們把面子看的無比重要。他們情緒化,非常的好勇鬥狠,所以他們一直社會底層的爛泥裡掙扎。

《戰國策》:不與弱者爭對錯,不與強者論是非

戰國時期趙國趙孝成王時期有個寵臣建信君權利可以之手遮天,趙孝成王對他信賴有加。建信君的生卒和姓名都沒有詳細記載,《戰國策》對這個人物有些許記載。

建信君當政時期,秦國丞相呂不韋派人到趙國去請求做官,建信君讓來人做丞相,官爵給了五大夫的爵位。

即使如此,呂不韋依舊有些看不起建信君,可能呂不韋覺得建信君沒有一點真本事。這讓建信君頗對呂不韋頗有怨言,認為呂不韋太無禮了。

這時候有人就對建信君說:“我看現在掌權者都不如一個商人。”建信君就火冒三丈說:“您這是故意貶低掌權者,去抬高商人麼?”

這人就說:“不是這個意思,您聽我說。高明的商人從不與人去爭論價格,而是仔細觀察等待物價上漲的時機。當物價便宜的時候就買進,在這個時候,即使貴的東西也是便宜的。當物價貴的就賣出去,這時候便宜的東西也是貴的。從前周文王和周武王都被商紂王給囚禁過,最後周武王弄死商紂王。現在你無力與呂不韋對抗,卻又責備呂不韋做事失禮,我認為您這樣是有些欠妥當的。”

這個說話是非常有道理,建信君根本沒有能力與呂不韋對抗,你責備人家失不失禮,人家根本不放在眼裡。你責備人家做事不對,人家都不在乎你的想法,所以既然你無法與別人對抗,那麼別人無論對與錯你都閉嘴吧!這是最正確的選擇。

《戰國策》:不與弱者爭對錯,不與強者論是非

2015年發生在河北一件事情,一男子因為在群裡搶了三分錢紅包,沒有按規定發紅包,因此引發群友劉某的不滿,最後兩人見面爭論,該男子被劉某捅傷身亡。

死者三十多歲,上有老下有小,家裡頂樑柱,可想而知因為這件小事情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所以說不要與底層社會里的飯桶去糾結對與錯,對與錯的成本太高。要努力向上去奮鬥,遠離社會底層的那些飯桶。

學著去做一個聰明人,不要與社會底層裡那些飯桶糾結對與錯,也不要與強者爭論是與非。當然文章純屬個人之言,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