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夜間和24小時平均血壓與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最為相關

相較臨床常用的診室血壓,動態監測的夜間和24小時平均血壓的水平與心血管事件更為相關。

8月6日,來自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的楊文藝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美國醫學雜誌(JAMA)》發表了題為《診室和動態血壓監測的血壓指標與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的研究論文。

最新研究:夜間和24小時平均血壓與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最為相關

高血壓,被稱為“慢性病之王”。據統計,我國居民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一的是心血管事件,其中50%可歸咎於高血壓,而我國成年人中高血壓患病比例高達1/3,控制血壓至為重要。

而要控制血壓,第一步就是要對血壓進行準確的測量和診斷。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測量血壓方法是診室血壓,即醫生在診室進行一次性血壓測量。

然而,以這種方法測得的血壓是否與心血管事件聯絡最密切,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2014年,市一心內科楊文藝醫生經由市一醫院“優秀醫學青年人才計劃”,被選派前往比利時魯汶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高血壓領域權威Jan A。 Staessen教授。在攻讀博士期間,他發現歐洲發達國家已透過控制血壓、血脂等危險因素,使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出現下降趨勢“拐點”,而我國尚未達到這一“拐點”。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其中血壓是最具確定性、也是最可控的因素。50%心血管事件與高血壓有直接關係,血壓每下降2毫米汞柱,就能相應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楊文藝的導師Jan A。 Staessen教授在2007年建立了國際大樣本動態血壓人群資料庫。這一資料庫在亞洲、歐洲及南美洲等地共建立有13箇中心,跟蹤隨訪總人數達13000多人其中,瑞金醫院的王繼光教授、李燕教授也參與了這項研究。

研究團隊從這13000多人中篩選出11135人作為隨訪物件,經過中位數為13。8年的隨訪,研究團隊比較了基線時診室血壓、動態血壓監測的日間、夜間和24小時平均血壓以及夜晝血壓比值與預後之間的相關性,並經過矯正其他危險因素後發現:與其他血壓指標相比,夜間和24小時平均血壓與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最為相關。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劉少穩教授告訴記者,目前臨床上普遍以診室血壓作為診斷和療效評估的標準,並以此來調整治療方案,對於夜間血壓的關注相對較少。與白天血壓相比,夜間血壓水平與心血管事件風險的相關性更為緊密。白天血壓會受到活動、情緒、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波動,夜間血壓則不受日常活動的影響,代表了靜息狀態下血壓水平。如果夜間血壓控制不達標,即使診室血壓或者動態監測的日間血壓處於正常水平,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仍會較高。

這就提示臨床工作者應該重視動態血壓監測的應用,並關注24小時血壓尤其是夜間血壓的監測、控制。

8月6日,國際三大頂級醫學期刊之一的《美國醫學雜誌(JAMA)》刊登了題為《診室和動態血壓監測的血壓指標與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的研究論文。“近些年來,學界專家們已經在強調動態血壓的重要性,楊文藝的研究結果讓我們對血壓的認識更進了一步。”劉少穩教授如此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