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小編是80後玉林人,記憶中舊時的陰雨寒冷的天氣裡,最讓人有安全感的就是回到家裡,看到父母正在忙乎著飯菜,大灶裡塞一把幹禾杆,灶臺邊拿起一盒火柴,掏出一根,劃一下“嗞啦”的一聲,火苗躥起,點燃薪柴,炊煙升騰,大鑊頭與鑊鏟聲音交錯,慢慢的屋子已被柴火燃燒的味道及飯菜的香味籠罩,一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而那盒火柴儼然已成為我們兒時最初的記憶。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刺啦”一聲,劃過磷片,一枚火柴瞬間被點燃,有了一簇溫暖的小火苗。點燃溫飽,點燃光明,點燃生活。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大多數玉林人在想起火柴時,腦海裡還是會浮現出那個紅底黃邊、寫著“玉林”二字火柴盒的模樣。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玉林火柴

兄弟全是瘦長個,長著一色小腦殼,

平時擠著不出聲,出門辦事就發火

四方一張床,住著白木郎,

頭戴烏紗帽,碰牆就發光

抽香菸,隨身帶,

小方匣上撞一下,立刻吐出一股煙

小抽屜裡裝滿棍兒,

烏黑腦袋,碰壁就火

上面這幾個謎語估計現在的小朋友們再也猜不出是什麼來了,玉林火柴,當年玉林家喻戶曉的取火用品,曾經有過輝煌,如今卻與我們漸行漸遠……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火柴棍

沒錯了,今天要和大家講的就是

玉林火柴

。玉林”牌日用安全火柴,曾先後兩次獲全國火柴質量評比第一名,並連續13年名列全國同行業前茅,玉林火柴廠,成為在那個年代能夠領跑全國同行的唯一一個玉林企業。但遺憾的是,這根曾經“照亮”玉林傳統工業半邊天的“洋火棒”,如今已燃燒殆盡。但不可否認,玉林火柴在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中曾經散發的光和熱,仍將長久留存在玉林人的心中。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玉林火柴點的煙最有味道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火柴廠正門

玉林舊火柴廠坐落於名山鎮綠楊村綠楊小學附近,雖然早已關閉停產,但透過氣派的大門仍能依稀窺見當年的輝煌。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火柴廠一角

玉林火柴廠內部安靜的道路,遍佈落葉,旁邊種植的木麻黃樹是舊時玉林典型的行道樹,舊時的教育路兩旁種植的全部是這種樹,高大遮陰。鬚毛掉落後又成為道路兩旁村民的柴火燃料。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火柴廠廠區標語

極富年代感的火柴廠廠區標語:繼續深入開展節約一寸木,一支火柴,一個火柴盒,一度電,一斤煤,一滴油,一兩氯酸鉀,一斤蠟,一張紙,一個包裝箱為內容的十個一節約活動。節約內容詳細,換做現在很多工廠也是應該學習的。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火柴廠區生產車間一角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火柴廠生產車間大門,當年繁華的背後,如今已經一片荒蕪。

提起火柴,舊時做飯使用的是柴火灶,得把草稈等塞進灶底,再用火柴點燃。到了晚上,還經常要用火柴點煤油燈。可以說,火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火柴盒上貼的畫片,即火花,也是人們喜愛的一種收藏品。它不僅是對歷史社會的寫真紀錄,也承載了那個年代人們的審美觀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當時,玉林火柴廠的“星球”、“星航”等火花深受大眾歡迎,至今仍為不少火花收藏者津津樂道。

據相關史料記載,早在1946年,時任鬰林縣政府建設科科長的黃世仁就發起集資籌建鬰林火柴廠,並於1948年冬試產。1949年春,首批“白馬牌”火柴順利上市,開啟了玉林造火柴的歷史。但好景不長,在鬰林縣解放前期,鬰林火柴廠就因材料短缺而倒閉。

1951年,公私合營的鬰林縣紅光火柴廠成立,當時廠址位於東郊牛圩,即今玉州區東井巷13-19號。由於當時廣西區內火柴廠並不多,紅光火柴廠憑著優良的質量得以迅速崛起。1956年,轉國營後改名為玉林火柴廠,“玉林”火柴開始燃燒。期間為擴大廠房建設,廠址被遷至今玉州區東井巷25號對面。

隨著生產的不斷髮展,搬遷後的廠房仍是未能滿足需求,並且由於浸泡木材的汙水影響了周邊環境,1969年,廠房被搬遷至今玉州區名山鎮高嶺,廠區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極大地適應了生產發展的需求。

1970年,玉林火柴廠投資7萬多元,擴大生產規模,職工由原來的82人增至263人,年工業總產值由原來的23。9萬元增至73。84萬元,實現利潤17。84萬元,成倍增長的數字體現了當時玉林火柴廠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改革開放後,玉林火柴廠在大好形勢下,先後投資360多萬元增添和更新機器裝置,並進行技術改造,擁有各種專用裝置93套。用機械化取代手工生產後,大大縮短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玉林火柴廠老職工們介紹,廠區內原來一共有三個生產車間,一車間主要生產柴枝、盒片,二車間主要生產火柴藥頭,包括炒枝、調藥、上蠟、烘乾等工序,三車間是成品車間,主要負責包裝成品,包括裝盒、掃磷等工序。其中,二車間是最重要的生產車間,因為火柴藥頭是由獨特配方調製加工而成,每種成分的含量都有所講究,含量不同,藥頭的質量就不同,所以,凝聚了專業技術於其中的二車間,自然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車間。除了生產車間外,廠區內還有一個糊盒車間和一個機修車間。

據老職工介紹,在手工生產時代,生產一盒火柴需要經過排版、浸蠟、加藥頭、烘乾、裝盒等一系列工序。而自動連續機能把排版、浸蠟、加藥頭、烘乾等工序自動連續完成,裝盒這道工序後來也交由裝盒機來完成。機械化工作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人力,使火柴廠的生產不僅有了量的變化,也有了質的飛躍,在產量和質量上都實現了重大突破。

當時玉林火柴廠的主要產品有“玉林”牌日用安全火柴、高檔旅遊火柴、中檔彩色火柴和蠟梗火柴等。其中,“玉林”牌日用安全火柴以耐潮度高、引梗率高、有效率高、著火力強、拉力強、硫磷汙染少等優點,從1978年起連續13年名列全國同行業前茅。1978年和1982年,先後兩次獲全國火柴質量評比第一名,1985年和1988年,兩次獲輕工部優質產品獎,1981年至1990年,先後三次獲自治區優質產品獎。

1985年,玉林火柴廠開始自負盈虧,由國家包銷轉為自產自銷。此前,產品都由百貨站統一銷售,自產自銷後,不愁銷路的玉林火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為順應市場需求,玉林火柴廠逐年增加產量,銷量也隨之逐年上升。到了1990年,玉林火柴廠擁有職工26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6人、管理人員38人,工業總產值232萬元,其中名優產品產值近220萬元,約佔工業總產值的95%,銷售收入715萬元,實現利稅總額274萬元。

“1991年至1995年,是我們火柴廠最輝煌的年代。”幾位老職工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記憶猶新。“當時市場需求太多,玉林火柴供不應求,賣給誰,賣到哪裡,都要經過廠長選擇決定。”當時,玉林火柴廠每年生產火柴12-15萬件,每件1000盒,不僅在玉林周邊市場銷售,還銷往全國各地,特別是貴州省,銷量最高時一個月就能往貴州省售出約1萬件火柴。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玉林火柴盒部分火花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玉林火柴盒部分火花

懷舊玉林-記憶中的那盒玉林火柴

記得後來還有玉林牌火柴,你用帶磷的火柴擦著火柴盒側面的小黑皮,聞聞瞬間的煙火味是什麼味道……不妨試試,我幹過。

他站在昏暗的角落,手裡劃燃一根火柴,四周黢黑,只有火柴和臉是亮的——瞬間鼻子一酸彷彿看見了一張熟悉的臉

小時候家裡糊過玉林火柴盒,一分錢一個,放假在家的時候就糊,滿滿的回憶

火柴槍誰玩過,超級好玩!

火柴用完之後火柴盒可以裝一些好玩小玩意,玩的時候抽開來看看,神神秘秘的

停電時候點火水燈的時候,用火柴,都要摸半天,最後咔嚓一下,整個屋子就亮堂堂的了

儘管更多的人不會再用火柴,可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關於它的故事,也許是那奇異的味道,也許是劃火柴的觸感,也許是看著從火到煙的過程,也許是生怕燒到手的感覺,也許是每次停電時蠟燭與它的陪伴……

你想對“玉林火柴”說些什麼?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