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梁爽)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2013年12月,第68屆聯合國大會透過決議,決定自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31日設為“世界城市日”。這是中國在聯合國推動設立的首個國際日。今年的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暨首屆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10月30日至11月1日將在上海舉辦,主題為“應對氣候變化,建設韌性城市”。

交通是一個城市的血脈,綠色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是建設韌性城市的應有之義。今天,我們就帶大家看看中國的大都市是如何打造“綠色血脈”的。

北京:“零碳”出行成時尚

在擁有兩千多萬人口的中國首都北京,近幾年來,市民們驚奇地發現,藍天白雲的日子越來越多,空氣更加清新,城市也更加宜居。在這背後,北京市大力推廣的“綠色交通”功不可沒。2020年北京中心城區工作日出行總量3619萬人次,綠色出行比例達73。1%。其中,腳踏車出行佔比15。5%,步行出行佔比31。2%。2020年北京市綠色出行滿意度超過85%。

北京實現綠色出行,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是推行慢行交通。過去5年多時間裡,北京累計完成3218公里腳踏車道整治,在北京,騎車、步行變得更加舒適,汽車為腳踏車讓路、尊重慢行日益成為社會共識。根據第三方調研資料,在人口規模相當的國際城市中,北京的慢行交通設施里程排名前列,腳踏車道里程更是總規模第一。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北京市石景山區玉泉路口西公交站,腳踏車道後繞公交站,提升了人們的騎行體驗。

在所有交通方式中,騎腳踏車可以算是一種“零碳”的出行選擇。資料顯示,採用腳踏車出行,相比小汽車出行每人每公里可減少0。17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出行結構的轉變對於“碳中和”十分重要,若一名小汽車使用者轉移採用腳踏車出行,一年能夠減少一噸碳排量,從個體角度就基本實現了“碳中和”的目標。

共享單車已成為北京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2019年,北京建成了首條全長6。5公里的腳踏車專用路,連接回龍觀和上地軟體園,相比私家車和公交車,分別節省通行時間32%和50%,解決了一大批通勤市民的出行難題。根據測算,腳踏車專用路已累計貢獻超過1000噸的減排量。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北京市的腳踏車專用道

為了鼓勵人們低碳出行,北京還將“碳交易”推廣到了普通市民中。今年9月,中國數字地圖導航提供商高德地圖與北京市政路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簽約,全球首次透過市場化交易,將個人綠色出行方式轉化為物質和精神激勵。北京市交通委與高德地圖合作建設的北京MaaS平臺是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該平臺可以計算並彙集市民採用綠色出行方式出行產生的碳減排量,並透過碳交易將所得以多種形式返還至踐行綠色出行的個人。例如,市民張先生每天上班,出發時開啟高德地圖導航,透過北京MaaS平臺綠色出行打卡,每日乘坐地鐵往返可獲得10千克左右碳能量,堅持100天即可積累到1000千克碳能量,可用於高德地圖兌換100元北京交通一卡通充值碼。“在限時半價活動期間更是隻需兩個月即可搶兌到100元現金充值碼。既鍛鍊了身體,又獲得了實惠。”

根據北京市的規劃,2025年城市交通力爭實現碳達峰,2050年城市交通力爭實現近零排放。一些更加直觀的目標是,4年後,北京新能源車保有量力爭達200萬輛,而到2035年,中心城區80%的出行者將選擇“綠色出行”。

上海:數字交通讓城市血脈更智慧

上海作為中國現代化的城市之一,積極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加快城市新基建建設及數字化轉型,積極推進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和智慧交通體系建設。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上海市長江路隧道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中運量公交車停在上海市外灘路站(注:中運量公交車是一種介於巴士和地鐵之間的公共交通,載客量比巴士大,但是沒有地鐵多,有專用車道。)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上海市新能源公交車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上海市中運量公交車無障礙設施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上海市公交車配備的機器人服務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上海市合肥路立交橋下的空間利用

重慶:山城裡的貼心電動公交車

中國西南部的重慶市是一座山城,山高路不平,除了隨處可見的梯坎路之外,車輛的道路也是彎彎曲曲,或在半山上行,或在橋柱之間穿越,或直接穿摟而過,行走的那份艱難,你不親見,還真體會不到。

山城重慶

重慶市渝中區肖家灣,一小區在懸崖絕壁上修建一米寬的“懸空棧道”,方便小區市民出行,棧道離地40餘米,走在上面令人膽戰心驚。

近些年來,重慶市結合山地城市複雜地形環境,在常規公交車型無法通行的次支道路上,探索投入小型純電動公交車,彌補了常規公交車型無法通達狹窄、陡坡、急彎道路的短板,有效縮短了城市次支道路居民聚集區與周邊學校、醫院、農貿市場等生活配套設施的時空距離,讓市民出行更便捷、更舒適。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重慶市小型純電動公交車充電樁

綠色水道和智慧港口讓水運更低碳、更智慧

中國南方的珠江是中國第二大通航河流,流經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江西、湖南六省(自治區)及越南北部,通達香港、澳門,航道總里程1。58萬公里,不僅是西南內陸地區與粵港澳地區經濟互補、協調發展的交通紐帶,更是沿江億萬民眾的母親河。珠江現在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加強船舶汙染防治,推進綠色航道和綠色港口建設,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加快建設生態示範、節能環保、汙染管控的珠江綠色航運體系,充分發揮水運低碳環保比較優勢,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珠江水運貢獻。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珠江生態航道。

中國東部山東省的港口城市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高度融合了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5G、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實現了集裝箱作業的智慧決策和系統管理,是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也是世界首個“氫+5G”智慧綠色碼頭。為全球提供了低成本、短週期、全智慧、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全自動化碼頭建設“中國方案”,為全球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全貌

美麗公路帶您騎行領略大江之美

中國西南山區的怒江美麗公路2019年12月30日通車,全長288。3公里。綠道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條按照“交通+旅遊+產業”綜合交通發展理念建設的旅遊健身路,沿線已經種植了上萬棵喬木、灌木、多種花卉,讓遊客在騎行怒江的同時,充分感受怒江大峽谷的風光美、環境美、村寨美和生活美。

(世界城市日)綠色出行 打造韌性城市的健康血脈

雲南怒江美麗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