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序言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大明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朱由檢在煤山(今北京景山)的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崇禎皇帝,死前他在自己的袍服上面寫下了這些大字。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

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崇禎皇帝還是心存百姓的,不管是不是沽名釣譽之言,但能夠反躬自省也是難能可貴的。說實話,崇禎皇帝並不像是一個“亡國之君”,比之於他,清朝末年的咸豐皇帝更像是一個“亡國之君”,但是當時同樣是內憂外患的清朝的國祚卻能夠得到暫時的延續,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對比一下當時的情況,看看崇禎皇帝是否有逆風翻盤的機會。

明朝末年的內憂:農民起義

​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北方接連遭遇大旱,旱災又引發蝗災,導致了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的現象。而陝西尤為嚴重,據《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十四年旱”。河南等地也不容樂觀。

崇禎七年兵部尚書呂維祺上書朝廷:“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無日不苦挽輸。庚午(崇禎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尚敲催徵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似聞鬼哭。欲使窮民之不化為盜,不可得也”。

天下大旱,民不聊生,朝廷不想著賑濟災民,恢復生產,卻忙於徵收苛捐雜稅,這無異於逼人於絕路。我們都知道,老百姓是很能忍的,但凡是有一點活路,他都不會鋌而走險。但是如果連一點點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那只有去造反了。

你不給我活路,那我也不讓你好過。

這恐怕是大多數人的想法。畢竟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

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赤地千里

在這種情況下,以李自成、張獻忠為代表的農民起義應運而生。李自成在謀士李巖的建議下打出了“均田免糧”,“平買平賣”,“割富濟貧”的口號。不僅如此,還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

·打擊土豪劣紳,把他們兼併的土地分給農民,恢復生產;

·給農民分配耕牛等生產工具,提高耕作水平;

·採取“輸銀助響”的方法來劫富濟貧;

·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這一系列措施使得李自成深入人心,一時之間人們到處在唱“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這樣的舉措使得李自成的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呼百應,應者雲集。李自成從陝西的一個驛站小吏到率領大順軍南征北戰,攻陷北京城,才不過短短的十五年。對於明朝來說,真的是“

不是敵人太強大,是我方太無能

”。

明朝末年的外患:後金的崛起

1586年(明萬曆十四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被明政府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為根基起家,相繼兼併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分散在滿洲各地的女真各部。勢力空前強大,成為東北地區的心腹大患。

後金在奪取明朝的遼東地區後,本想憑著戰勝之威一鼓作氣,從遼西走廊直入山海關。卻因為在寧遠城吃了癟,努爾哈赤還因此喪命。此後,明軍在寧遠、錦州兩城設防,互為犄角之勢,還在中間設定了紅衣大炮,成了後金難以逾越的寧錦防線。

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後金疆域

皇太極繼位後,就想到了繞道蒙古,從山海關西面的長城進入明朝北部地區的戰略。為了解決後顧之憂,後金相繼統一了漠南蒙古部,征服了朝鮮。從此以後,滿清多次入侵擄掠,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從1629年(明崇禎二年),清兵第一次入塞,到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清兵第六次入塞。給明朝以沉重的打擊。不同於之前在遼東地區的叛亂,這多次的入侵行為,不僅打擊了明朝的軍事力量,還拖垮了明朝的經濟。特別是1638年(明崇禎十一年)清兵第三次入塞,一路上所向披靡,攻陷了濟南府,使得明廷不能兩頭兼顧,給了此時正困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一個喘息之機。

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

比之於崇禎皇帝,清朝的咸豐皇帝所處的時代也是內憂外患,危機四伏。而咸豐的所作所為,真的很像是一位亡國之君。敵軍入侵,他不想著怎麼應對,首先想到的是逃跑。逃跑也就算了,還要先把老婆孩子送走,連那些戲班子也沒忘,都要帶到承德去,還美其名曰“巡狩”。咸豐為人酗酒好色,荒淫無度,關鍵是還抽大煙,跟自己的祖宗比起來可真是差遠了。那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當時的內憂外患。

一、清朝末年的內憂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為了支付高昂的戰爭賠款和贖城費,彌補財政虧空,加緊橫徵暴斂。再加上國外廉價工業品大量傾銷,使中國城鄉手工業受到摧殘,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地主階級乘機兼併土地,加重了對農戶的剝削。這些都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飢寒交迫的民眾不得已拿起了手中的武器。

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洪秀全雕像

咸豐皇帝繼位的當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以太平教為契機,迅速發展壯大。在攻陷武昌後,順流而下,連克九江、安慶、蕪湖,勢如破竹。並於1853年3月19日佔領江南重鎮江寧(南京),定為都城,改稱天京。

太平天國這次戰爭,對清朝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其地域之廣,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在清朝歷史上都是數一數二的,不亞於康熙平定三藩的戰爭。

二、清朝末年的外患

為了扭轉對清政府的貿易逆差,英國選擇了向清朝走私鴉片的方式來獲取利潤。鑑於鴉片的危害,這明顯損害了清政府的利益。1838年,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禁菸大臣,在虎門銷燬了大量的煙土。這些行為激怒了英國人。於1840年到1842年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以清朝的失敗而告終。

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虎門銷煙

這還是咸豐皇帝繼位之前的事情,咸豐皇帝繼位後,又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直接攻陷了北京城,而咸豐早就落荒而逃。比之於崇禎皇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咸豐皇帝實在是太令人不齒了。

清朝的應對手段

和明朝末年一樣,咸豐皇帝在位時也是內憂外患,一片狼藉。內有天平天國等農民起義,外有列強虎視眈眈。這樣一副危若累卵的局面,在正常人看來,都是必死的局勢,但是清政府卻並沒有向我們想的那樣,一敗塗地。反而各個出擊,打開了新局面,使得清政府的國祚得以延續了數十年之久,這其中有什麼耐人尋味的地方嗎?

一、對內放權

清政府尋求力量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使得以曾國藩為首的強人有機會脫穎而出。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曾國藩在湖南家鄉,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勇。而此時的清政府的八旗軍隊和綠營早已不堪一擊,湘軍的崛起,取代了清政府的正規軍,在後續與太平軍的戰鬥中,湘軍日益強大。後來又發展出了以李鴻章為首的淮軍。在他們的努力下,先後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

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曾國藩故居

二、對外割地賠款

外國列強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為了開啟清朝的大門,對於清朝來說,暫時並沒有亡國的危險,所以只是癬疥之疾而不是心腹之患。戰敗了只能割地賠款,以平息此事。雖然很為人不齒,但這是它的最優選擇。至於戰爭帶來的危害就不在這裡討論了。

對比之下的反思

關於崇禎帝的為人,他的仇敵闖王李自成是這樣評價的:“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意思就是說他並不是一個昏君,雖然被孤立卻做了很多好事,而手下的大臣則是結黨營私,很少有忠心的人。

而張廷玉在《明史·流賊傳》中有這樣的評價。

嗚呼!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

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袁崇煥雕像

不過這個評價有失偏駁,崇禎帝的所作所為不能稱得上是一位昏君,但把他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朝野沒有良臣名將,就有點說笑了。崇禎在位十七年,更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14個兵部尚書,誅殺總督7人、巡撫11人,還冤殺了袁崇煥。這個資料看上去真的是駭人聽聞。

《孫子兵法》有云:“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意思就是說,取勝之道在於上下同心,這樣才可以同生共死,而不害怕危險。很顯然,崇禎皇帝並沒有做到。

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可謂是宵衣籲食,夕惕朝乾,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在即位之初,就設計除掉了大宦官魏忠賢,可謂是有勇有謀。

在位十七年,事必躬親,孜孜求治,但是他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加上他嚴苛、猜忌、多疑,使得君臣異心

。明朝並不缺能臣良將,如孫承宗、楊嗣昌、孫傳庭、袁崇煥、盧象升、吳三桂、洪承疇、左良玉等人都是一時英傑,卻因各種原因或死或降,不能人盡其才,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對崇禎皇帝逆風翻盤的一種假設

那崇禎皇帝是不是就絕對沒有機會逆風翻盤,反敗為勝了呢?我並不這樣想,雖然當時的局勢很糜爛,但並不代表就沒有機會了。

要知道事在人為,雖然不能開創新局面,但是把當時的危機給暫時化解掉,再延續個幾十年國祚還是有機會的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簡單的談一談。

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古代宦官形象

一、對內要學會放權

俗話說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再說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個要好好落實下去。崇禎皇帝太愛猜忌別人,扳倒了一個魏忠賢,是天大的好事,本來應該一鼓作氣打倒閹黨勢力。卻為了制衡文官勢力,又扶持了曹化淳、王承恩等人,豈不是重蹈覆轍。

再說了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就是因為農民活不下去了,所以對待農民起義既要鎮壓威懾,又要安撫。與其拿大把的銀子去打仗,不如直接發給老百姓。各地糧倉不拿來賑濟災民,非要等到李自成來做,豈不是自尋煩惱。反觀李自成所作所為,並沒有什麼高深的行為。單單是一個“均田免賦”的口號就吸引了無數百姓,這個明朝難道做不到嗎?

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蝗蟲災害

就好比福王朱常洵封地在洛陽,河南遭受大旱,百姓都要餓死了,福王卻視而不見,一味的尋歡作樂。李自成都要打過來了,也不捨得把銀子拿出來犒賞激勵將士。結果死後被做了“福祿宴”。崇禎皇帝也是如此,一有事就喜歡下什麼“罪己詔”,你說有什麼用嗎?純粹是沽名釣譽。

二、對外要合縱連橫,分而擊之

清兵入塞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因素。但是崇禎年間,後金只是控制了建州、海西女真等部落,放在今天也只是控制了遼寧遼河以西和吉林中西部地區,黑龍江的野人女真要到皇太極後期才會臣服。

而當時的後金西面是明朝的寧錦防線,南面是明朝的屬國朝鮮,西北是與後金不對付的蒙古林丹汗。所以當時的處境明顯對後金更加的不利。那崇禎皇帝該如何做才能贏得先機呢?

對比清朝末年的內憂外患,淺談大明朝崇禎皇帝能否逆風翻盤

寧錦防線

·如果崇禎皇帝繼位後能夠持續扶持袁崇煥,那寧錦防線可保萬無一失。

·對於朝鮮也要保持聯保,如果後金攻打朝鮮的時候,明朝不是袖手旁觀。朝鮮的存在,等於在後金的後方安插了一把尖刀,既能起到威懾作用,又加強了明軍的實力,也給明朝的水師提供了一個據點。

·對蒙古的林丹汗也要加以籠絡,分化蒙古部落與後金的聯絡。這樣可以保證長城以外防線的安定,使得後金不能借道蒙古入侵關內。

·先把防禦做好了,接下來就該反攻了。後金的地方本來就小,又是遊牧民族,經濟本來就不發達。所需要的衣食住行方面,都要依靠明朝。這也是後金多次入侵的目的。而明朝所要做的就是圍而不打,持續向內壓縮,透過切斷經濟、貿易方面的聯絡來打擊敵人,還可以藉由水路出擊,不斷襲擾後金,使得後金不戰而潰。

消滅敵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扼殺於萌芽之時。不知道如果上天再給崇禎皇帝一個重來的機會,他會不會還失之交臂。如果是你,你又作何選擇?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漢南續郡志》《孫子兵法》

文/溫古知新,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選關注,歡迎在下方討論。

部分圖片選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