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菜場,後來者能居上嗎?

蘇寧菜場,後來者能居上嗎?

2019年的網際網路菜場之爭,來得浩浩蕩蕩。

先是美團上線“美團買菜”業務,佈局四大城市,接著“盒馬菜市”迎來開業,餓了麼宣佈牽手叮咚買菜。與此同時,騰訊投資誼品生鮮,加入生鮮市場之奪,京東也開始不斷加碼生鮮領域的投資。

一時之間,菜場成了網際網路巨頭和資本關注的焦點。根據艾瑞諮詢資料來看,

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突破2000億,預計未來三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將會保持年均35%的增長率。

蘇寧菜場,後來者能居上嗎?

但看似繁榮的生鮮賽道,實則也難掩虧損陰霾。美團佈局的小象生鮮門店基本關店,僅剩北京兩家門店繼續營業;目標三五年內開設上千家店的7FRESH,如今只開了十幾家;而永輝旗下超級物種因業績虧損被剝離上市公司。

在機遇與危機並存的時刻,蘇寧小店仍選擇“殺入”菜市戰場。“蘇寧菜場”上線半年,先後佈局南京、北京、上海三大城市,憑藉小店的擴張速度和點位優勢,截止12月初,已累計拓展門店已經達到了350家。

儘管門店優勢盡顯,但作為後來入局者,蘇寧菜場想基於自己的平臺佔領生鮮電商高地,似乎並不容易。

模式相似,蘇寧菜場難尋亮點

看似擁擠的生鮮賽道,目前也只有兩種模式:“到家”模式和“到家+到店”模式。

以美團買菜、京東到家、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到家”模式,消費者在APP下單後,電商透過物流配送,一個小時內即可將生鮮產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以7FRESH、蘇寧菜場、盒馬菜場為代表的“到家+到店”模式,生鮮電商在開設門店的同時,也承擔著消費者在APP下單後的配送功能,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滿足了消費者不同的買菜需求。

以蘇寧菜場為例,消費者透過蘇寧小店APP的“蘇寧菜場”入口下單,次日早上7點開始即可在就近的蘇寧小店提取新鮮的菜品。目前,蘇寧菜場擁有蔬菜、新鮮水果、海鮮水產、肉禽蛋品四大品類,這些產品為蘇寧菜場帶來優勢了嗎?

對比來看,美團買菜主營蔬果、海鮮、肉禽蛋、酒水飲料等10大品類,擁有商品SKU數量達1500個;盒馬菜場門店不僅蔬果產品豐富,且都以散裝形式出售,給了消費者更多自主挑選的空間;京東到家更是覆蓋生活中所有高頻消費場景,從生鮮果蔬、社群菜場、鮮花蛋糕、到商超家居、醫藥個護樣樣俱全。

模式的相似,品類的重合,並沒有讓蘇寧菜場在這個賽道中顯示出特殊優勢。

燒錢補貼,價格之戰難以長久

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培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各電商平臺不得不透過採取優惠券滿減、0元購、0元配送的方式吸引使用者。

但生鮮本身的利潤空間本就不高,加之燒錢換來的使用者無忠誠度可言,很多生鮮平臺,諸如菜管家、後廚網、許鮮網,已經因為燒錢補貼和供應鏈的原因面臨倒閉或被併購。

根據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2018年)釋出的資料來看,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虧損率高達88%,鉅額虧損率為7%,持平率為4%,實現盈利的只有1%,而在這1%的盈利者裡面,也沒有哪個可以堪稱領先眾人的。

一路瘋狂擴張、走優惠路線的蘇寧小店,也沒有顯示出多麼亮眼的成績。截至去年7月底,蘇寧小店全國878家門店實現營收1。4億,淨虧損2。96億,債務高達6。53億,算下來平均每家店每月就近乎要虧掉5萬。

蘇寧菜場,後來者能居上嗎?

加入菜場戰爭,不知道又會為它帶來怎樣的戰績。

消費習慣未完全形成,傳統市場仍有較大空間

儘管生鮮市場規模愈來愈大,消費者網購生鮮的習慣逐漸形成,但總體來看,仍難與線下市場相媲美。

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

2018年我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4萬億元,2018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103.2億元,較2017年增長49.93%,但滲透率僅5%。

一是由於生鮮電商使用者的高頻購買習慣未完全形成。儘管超六成使用者每週會在生鮮平臺消費,但購買頻次多為一至兩次,且購買金額相對較低。與之相對應的線下市場,即使有時間、距離等客觀因素的存在,但多數人仍願意選擇具有“煙火氣”的菜市場,且消費群體更為廣泛。因此,線下消費習慣在短時間內仍不可替代。

二是由於全國消費能力的不均衡。盒馬菜場、7FRESH絕大部分門店只開在一二線城市,蘇寧菜場雖然仍在走拓張道路,但出於地理位置、經營成本、冷鏈物流技術等多重考慮的考慮,仍有許多限制。

早在今年1月,張近東就已經聲稱要將蘇寧小店的開店數量加碼至15000家,屆時,依託於蘇寧小店的菜場也必將隨之改變。接下來兩年,生鮮行業的競爭將持續升級,勢必推動原有的行業格局加速洗牌,頂著開店成本攀升、新店盈利能力不足壓力的蘇寧小店,不知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