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特的帽子文化(上)

相信很多人對於英國紳士的印象一定是穿著筆挺的西裝,戴著禮帽,拄著一把文明棍,表情嚴肅的形象。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英國人特有的帽子文化。

其實帽子在英國流行有很多原因。下面就是我總結出的部分原因。

1。 英國特殊的氣候。

英國是島國,空氣中水汽充沛,雨說下就下,但往往是細雨霏霏,而且一轉眼就雲開雨散。像英國紳士那樣手中老是持一把長柄黑傘,當然可以“防雨於未然”,然而長柄黑傘畢竟是個累贅。最便當的辦法,當然是戴帽子。再說,英國一旦陽光璀璨,那紫外線相當強,戴頂寬簷帽子可以遮日光。還有,英國冬日陰冷,戴帽子是保暖的措施之一。

2。 帽子可以顯示紳士風度

英國男子是以“ 紳士風度”而著稱於世的, 標準的英國紳士的樣子應該是“西裝革履, 頭戴禮帽, 手握文明棍, 外表體面, 談吐不凡, 彬彬有禮”。(張文)。英國的帽子正是可以顯示紳士風度的載體和工具之一,說到底就是耍帥。

3。 帽子代表著一種權力

在伊利莎白二世登基以來的50年裡,她已經帶過大約5000頂帽子。據英國王室的傳記作家羅伯特。蘭斯稱,女王的帽子不僅是時裝配飾, 他說:“對一名君主來說,帽子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這樣說,當她(女王)戴著帽子的時候,她戴的是某種王冠的替代品,帽子在這時已不僅僅是個裝飾,二世代表一種威嚴。”

4。 謹慎嚴謹的民族特性

英國人對於不同場合帽子的佩戴有諸多講究。在一般社交場合,應選擇材質高檔、做工考究、裝飾性強的帽子。在室內可以戴無簷帽,出席戶外宴會時可以選擇有帽簷的帽子,出席隆重的場合,如婚禮,就要戴裝飾點綴較多以及材質上乘的帽子;外出旅遊時可以戴休閒隨意的,顏色鮮豔的太陽帽、草帽、運動帽。工作場合可戴與服裝顏色協調,造型簡潔的貝雷帽或小簷禮帽(胡蕙寧)。這反映他們對傳統的認真,重視,對禮節的嚴謹和尊重。什麼樣的場合該戴什麼樣的帽子,絲毫不馬虎,這充分體現了英國人的嚴謹和謹慎的特性。

下面給大家講一些裝紳士必須懂得的禮帽知識

19世紀 Top hat高頂絲質高帽

英國獨特的帽子文化(上)

1935年的一部同名影片《Top Hat》,片中男主角Fred Astaire戴高帽的形象與優雅舞步影響了一代代歌舞片的拍攝,而將高帽融入款款電影海報的設計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高帽的全稱應是高頂絲質禮帽,圓筒狀的外形由絲質材料包裹構成。18世紀末一位叫做Hetherington的男士戴著它走過倫敦的大街小巷,所有人都被它吸引了。當年泰晤士報對此評論道:“它改變了男裝的面貌,遲早,所有人都接受這個頭頂上的配飾。”它流行了一個世紀在於其深諳裝飾性與功能性兼備這條男裝設計永恆的公式,整個帽冠大約是14至19釐米,可想而知,一戴上變有強大的氣場,同時其帽身深度可以避免騎馬時不被風吹走的尷尬之景,便深受維多利亞時期王公貴族的寵愛,代表了上流社會。

20世紀30年代Homburg霍姆堡氈帽

英國獨特的帽子文化(上)

在眾多場合你都可以看到Anthony Eden頭戴氈帽的瀟灑形象甚至這款帽子有了暱稱“Anthony Eden帽”,但與大部分禮帽來自英國不同的是,Honburg來自德國的傳統服飾,它的標誌在於帽簷部分全部上揚,帽頂有一個凹槽使得整體廓型更加流暢。這個帶點異域色彩的單品因老科波拉導演的電影《教父》系列的上映而走紅,其中Marlon Brando帶的氈帽形象成為了黑幫形象的點睛之筆。

20世紀40年代 Straw Hat平簷草帽

英國獨特的帽子文化(上)

這款草帽來自亞平寧半島上的義大利,早年間由移民者帶入美國,翻看老照片你可以看到那個時期大部分中產階級分子都帶著這頂帽子,度假感十足的草帽不僅適合外出野餐度假,你甚至可以在很多正式場合看到它。

要說真正推動這股全民戴草帽風潮必須歸功於自導自演了《Sing in the Rain(雨中曲)》的Gene Kelly,他才華橫溢,是演員、導演、編劇,也是歌手、舞蹈演員。帽子這一配飾已經變成了他身體的一部分,在《Inherit the Wind(風的傳人)》等影片中的草帽男形象深入人心,它不僅是平民之帽,甚至成為了FBI等政府官員們寵愛的配飾,其普及程度是其它帽款無法企及的,就此便成了“Hat of

20世紀50年代 Bowler Hat圓頂氈帽

英國獨特的帽子文化(上)

還記得在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書中,圓頂氈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意象,用來比喻一個女子的惶恐與掙扎。

而在現實生活中,設計這頂帽子的Thomas and William Bowler最初受Lock & Co。公司委派來解決高帽在騎馬時經常被打落的問題,它與Top hat所代表的上流階層不同,較之更矮的Bowler是工薪階層徹頭徹尾的產物。談到這頂帽子,最先浮出腦海的還是人民藝術家Charlie Chaplin(卓別林),在電影工業的默片年代,以圓頂氈帽與柺杖的小丑滑稽形象這種時代最生動最形象的高音來演繹對權勢的斥責。

除了卓別林,摩登時代還有Laurel and Hardy這一胖一瘦的組合,用誇張的表演形式遊離於傳統紳士與直白幽默間。

這一時期諸如此類的作品不斷湧現,美國影史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之一《Clockwork Orange(發條橙)》以及藝術家Rene magritte經典畫作中的戴圓帽男子都是這個時期從社會最底層發出對階級概念、財富特權的強烈控訴與諷刺。在這樣強大的文化攻勢下,Bowler變成了所有人共享的單品,無論地位,不分性別。

20世紀60年代 Trilby爵士帽

英國獨特的帽子文化(上)

Trilby被親切地喚作爵士帽是因為後期有很多布魯斯爵士以及靈哥歌手佩戴,它的帽簷比較窄,在“Swinging London”的60年代順勢成為了頭號單品。當時的倫敦Mod青年戴Trilby,著M52復古軍衣,騎著Vespa機車盡情享受青春的經典英倫風造型成為了一代代年輕人的時裝新偶像。

如果你說Trilby風格太過侷限,那就大錯特錯了,60年代的型男無不戴爵士帽,其中以男裝史上無可爭議的時裝偶像英國的虛擬英雄James Bond邦德為代表,前期扮演者SeanConnery在007系列電影《Russia from Love》中的深棕爵士帽迷倒眾生,到了《Thunderball》則換成了灰色的爵士帽,多變的形象成為眾男士效仿的偶像。

20世紀80年代 Fedora淺頂軟呢帽

英國獨特的帽子文化(上)

從外形上看,Fedora與前文提到的Humberg、Trilby似乎沒有太大區別,而玄機就在帽簷上,Fedora與Humberg帽簷上揚不同,它的帽簷下翻,這點與Trilby相似,但較之帽簷更長。螢幕上的硬漢Indiana Jones就是Fedora的擁躉,因80年代《Raiders of the Lost Ark》系列電影的熱播而掀起一陣Fedora旋風,隨意的帽簷更顯英氣。而且帽簷設計更加貼合日常生活。已故流行天王Michael Jackson在80年代呼風喚雨,自然也推波助瀾,讓Fedora成為了眾人皆愛的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