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個人筆記總結)第六節-資訊化和資訊系統

一、資訊系統與資訊化

(一)資訊的質量屬性:(掌握、選擇題)要會區分

(1)

精確

性,對事務狀態描述的

精準

程度。

(2)

完整

性:對事務狀態描述 的

全面

程度,完整資訊應包含所有重要事實。

(3)

可靠

性,指資訊的來源、採集方法、傳輸過程是可以

信任

的,符合預期。

(4)

及時

性,指獲得資訊的時刻與事件發生

時刻

的間隔長短。

(5)

經濟

性,指資訊獲取、傳輸帶來的

成本

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6)

可驗證

性,指資訊的主要質量屬性可以

被證實

或者證偽的程度。

(7)

安全

性,指在資訊的生命週期中,資訊可以被非授權訪問的可能性,

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二)資訊的傳輸模型(分別是什麼意思要掌握)

資訊是有價值的一種客觀存在。資訊科技主要為解決資訊的採集、加工、儲存、傳輸、處理、計算、轉換、表現等問題而不斷繁榮發展。資訊只有流動起來,才能體現其價值,因此資訊的

傳輸技術

(通常指通訊、網路等)是

資訊科技的核心

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個人筆記總結)第六節-資訊化和資訊系統

(三)資訊化從“小”到“大”分為以下五個層次: (考選擇題,順序要掌握)

1。

產品

資訊化。產品是資訊化的基礎。

2。

企業

資訊化。

3。

產業

資訊化。

4。

國民經濟

資訊化。

5。

社會生活

資訊化。

(四)資訊化的內涵啟示(考點、可能考到、選擇題)

資訊化的主體是全體社會成員,包括政府、企業、事業、團體和個人;

它的

時域

是一個

長期的過程

;它的

空域

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社會的一切領域

;它的

手段

是基於現代資訊科技的先進社會生產工具

;它的

途徑

是建立資訊時代的社會生產力,推動社會生產關係及社會上層建築的改革

;它的

目標

是使國家的綜合實力、社會的文明素質和人民的生活質量全面提升

(五)兩網、一站、四庫、十二金(瞭解)

兩網: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

一站:政府入口網站

四庫:建立人口、法人單位、空間地理和自然資源、宏觀經濟等四個基礎資料庫

十二金:12個業務系統

(六)國家資訊化體系6要素(掌握)要會區分(上鷹下雞,左人右龜)

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個人筆記總結)第六節-資訊化和資訊系統

(七)資訊系統生命週期(必須掌握,必考)

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個人筆記總結)第六節-資訊化和資訊系統

二、資訊系統開發方法(必須掌握,必考)

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個人筆記總結)第六節-資訊化和資訊系統

結構化方法(與使用者十指相扣、每個工作階段一步一個腳印)

主要特點

(1)

開發目標清晰化

:使用者第一、多溝通取得共識、充分理解使用者需求、不斷讓使用者瞭解工作進展

(2)

開發工作階段化:

每個階段內容明確,都要審查,便於管理和控制

(3)

開發文件規範化:

每個階段工作完成後,都有相應的文件,保證各個階段的銜接與維護的便利

(4)

設計方法結構化:

從整理全域性考慮,自頂向下分解;線編寫具體的功能模組,然後自底向上逐步實現整個系統

結構化方法

特別適合於資料處理領域的問題,但不適應於規模較大、比較複雜的系統開發,這是因為結構化方法具有以下不足和侷限性。

(在專案的前期就清楚的知道使用者的需求)

(1)開發週期長:

按順序經歷各個階段、使用者在較長的時間不能得到一個可實際執行的物理系統、開發週期長,系統的環境必定會有變化,會面臨淘汰。

(2)難以適應需求變化:

要求分析師充分掌握和理解使用者需求,否則經常變更會導致返工或停工

(3)很少考慮資料結構:

注重於分解和抽象,兼顧資料結構方面不多

原型化方法

(在專案的前期只要知道使用者的初步的需求就可以了)

原型化方法也稱為快速原型法,或者簡稱為原型法。它是一種根據使用者初步需求利用系統開發工具,快速地建立一個系統模型展示給使用者,在此基礎上與使用者交流,最終實現使用者需求的資訊系統快速開發的辦法。

主要特點

原型法可以使系統開發的週期縮短、成本和風險降低、速度加快,獲得較高的綜合開發效益。

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個人筆記總結)第六節-資訊化和資訊系統

原型法的不足之處:

1。開發的環境要求高 2。管理水平要求高

總結: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原型法的優點

主要在於能更有效地確認使用者需求。從直觀上來看,原型法適用於那些

需求不明確

的系統開發。事實上,對於分析層面難度大、技術層面難度不大的系統,適合於原型法開發;而對於技術層面的困難遠大於其分析層面的系統,則不宜用原型法。

面向服務的方法:

如何使資訊系統快速響應需求與環境變化,提高系統可複用性、資訊資源共享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成為影響資訊化建設效率的關鍵問題。

三、網路標準與網路協議(必須掌握,必考、重中之重)

1.OSI七層協議(背吧)

物理層

鏈路層:必須知道常見的協議——

IEEE802.3

網路層:具體的協議有IP、ICMP(ping的過程就是ICMP)、IGMP(是TCP/IP中重要標準之一)、IPX(網際網路資料包交換協議)、ARP(地址解析)、RARP(MAC地址轉成IP地址)

傳輸層

:TCP、UDP、SPX

會話層:協議有RPC、SQL

表示層

:是一種格式,JPEG、ASCII、GIF、DES、MPEG

應用層

:協議有HTTP、telnet、FTP、SMTP、DHCP、DNS

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個人筆記總結)第六節-資訊化和資訊系統

2.網路協議和標準

經常考

IEEE802。11(無線區域網協議)

3.TCP\IP

(1)應用層的協議

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個人筆記總結)第六節-資訊化和資訊系統

(2)傳輸層的協議

TCP/UDP

(3)網路層的協議

IP(網際控制保衛協議)

:網路層的功能主要由IP來提供。

ARP(地址解析協議)

:IP轉MAC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協議)

:MAC轉IP

TCP\IP是internet的核心

4、網路儲存技術

(目前主流的網路儲存技術主要有三種)

DAS:直接附加儲存(隨身碟、行動硬碟)

NAS:網路附加儲存,(磁碟陣列)支援即插即用

SAN:儲存區域網路,可擴充套件

5、網路規劃與設計

(考點)

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個人筆記總結)第六節-資訊化和資訊系統

6、資訊保安的基本要素如下:(2017年11月考過)(詞掌握,分別是什麼意思)

(1)機密性:確保資訊

不暴露給未授權

的實體或程序。

(2)完整性:只有得到允許的人才能修改資料,並且能夠判別出資料是否己被

篡改

(3)可用性:得到授權的實體在需要時可訪問資料,即攻擊者不能佔用所有的資源而

阻礙

授權者的工作。

(4)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權範圍內的資訊流向及

行為

方式。

(5)可審查性:對出現的網路安全問題提供調查的依據和

手段

7、資料倉庫技術(重要)

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個人筆記總結)第六節-資訊化和資訊系統

8、中介軟體技術(應用之下↓ 系統之上↑)

(1)在一個分散式系統環境中處於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之間的軟體。

(2)中介軟體位於客戶機伺服器的作業系統

之上

為了完成不同層次的整合,可以採用不同的技術、產品:

(1)為了完成系統底層傳輸層的整合,可以釆用CORBA技術。

(2)為了完成不同系統的資訊傳遞,可以採用訊息中介軟體產品。

(3)為了完成不同硬體和作業系統的整合;可以採用J2EE中介軟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