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網聯汽車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全方位、多層次、協同開展

智慧網聯汽車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全方位、多層次、協同開展

“共育新人才·聚積新力量”主題分會會議現場

10月22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資料聯盟2021年高峰論壇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蓮花山莊酒店隆重召開。當日下午,在由新能源汽車國家大資料聯盟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共同舉辦的“共育新人才·聚積新力量”主題分會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廣西科技大學、長安大學、吉林大學、柳州職業技術學院、中關村軟體園投資管理公司、北京天拓數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學者專家、業界精英匯聚一堂,探討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快速發展背景下的專業人才培養和輸送。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人才工作部部長薄穎

出席論壇並解讀

《智慧網聯汽車產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內容。

智慧網聯汽車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全方位、多層次、協同開展

中汽學會人才工作部部長薄穎

解讀

《智慧網聯汽車產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內容

在高峰論壇上,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人才工作部部長薄穎表示,汽車資訊化與智慧化技術融合創新成為必然,智慧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將加速發展,技術跨界融合成為創新發展的主基調。在這一背景下,智慧網聯汽車人才成為“剛需”,並導致了企業對智慧網聯汽車人才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據測算,人才專業分佈中,計算機類專業已成為佔比最高的專業,電子資訊類和自動化類畢業生也逐漸成為智慧網聯汽車研發人員中的主力軍。研發人員技術領域主要集中在決策控制、系統設計/整合、網路通訊、雲基礎平臺,均需要IT相關知識。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快速、穩步和緩慢發展情境下,預測ICV產業2025年人才需求量為9。2-11。6萬人。ICV產業三大業務模組的人才需求數量,自動駕駛所需人才數量最多,車聯網次之,智慧座艙最少。有鑑於此,智慧網聯汽車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全方位、多層次、協同開展。

以下內容為演講實錄:

新一輪科技革命催生汽車產業的深刻變革,汽車產品結構向“電力驅動、智慧網聯、低碳出行”轉型,汽車產業價值鏈正在走向“總量上升、重心後移”,汽車產業生態系統正在走向“開源創新、開放融合”。汽車資訊化與智慧化技術融合創新成為必然,智慧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將加速發展,技術跨界融合成為創新發展的主基調。在這一背景下,智慧網聯汽車人才成為“剛需”,並導致了企業對智慧網聯汽車人才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當前,汽車行業中高階人才地區分佈集中度高,近半數人才聚集在華東地區,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上海建立研發中心,重慶、蘇州、寧波、杭州、武漢等新一線城市的產業政策及人才政策也吸納了更多中高階人才。經測算,人才專業分佈中,計算機類專業已成為佔比最高的專業,電子資訊類和自動化類畢業生也逐漸成為智慧網聯汽車研發人員中的主力軍。研發人員技術領域主要集中在決策控制、系統設計/整合、網路通訊、雲基礎平臺,均需要IT相關知識。預測2025年,17個與智慧網聯汽車技術相關的本科專業畢業生總數可達到89。2萬人,年複合增長率約為4。45%。與此同時,智慧網聯汽車相關專業本科畢業生進入智慧網聯汽車就業的比例約為0。82%(1990-2017屆流入比)。據此推算,至2025年高校為智慧網聯汽車專業年供給人才數量約為7300人。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快速、穩步和緩慢發展情境下,預測ICV產業2025年人才需求量為9。2-11。6萬人。ICV產業三大業務模組的人才需求數量,自動駕駛所需人才數量最多,車聯網次之,智慧座艙最少。造成人才短缺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5點:

1、 供給總量不足;

2、 保障能力不足,對IT背景專業人才薪酬缺乏競爭力;

3、 IT背景專業人才總體供給不足;

4、 領軍人才和“卡脖子”關鍵技術領域複合型人才供給不足;

5、 需求匹配存在較大偏離。

有鑑於此,智慧網聯汽車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全方位、多層次、協同開展。

政府層面需要營造有利於人才隊伍建設、激勵人才成長、促進產教融合的良好生態環境,在規範人才流動、加大引智引才和深化企業、高校合作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引,將車輛工程專業設立為交叉型一級學科,清晰車輛工程專業和智慧車輛工程專業的定位,擴大智慧網聯汽車相關專業的布點和招生規模,提升製造業從業榮譽感,增強制造業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

高校層面需要吸納更多企業參與教學活動,與企業共商培養目標,共建與之相應的課題體系和教學支撐條件,深化與企業的科研和教學合作,在合作中提升教師隊伍水平和教學質量。

汽車企業需要不斷探索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創新,深化與高校的科研合作,在合作中獲得技術進步,提升工程師能力。

汽車行業需要提供全系列培訓+緊缺崗位專項培訓,建立行業人才崗位序列和緊缺人才預警機制,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加強人才舉薦,建好產教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