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本文為玉喜媽媽原創,已籤維權,謝絕抄襲,歡迎個人評論轉發!

最近熬夜看了電影《小丑》,主角以無法抑制的狂笑來表達痛苦,竟然笑到讓人難過。

你可以說他在壓抑自己的痛苦,也可以說是在宣洩痛苦,因為病態,他瘦骨嶙峋,一旦觸碰了小丑的“機關“,他就大笑不止。

生活的不堪和小丑的狂笑形成鮮明對比,而笑的只有小丑的表面,恐懼的卻是大眾,這是一種嘲諷嗎?

為什麼感到恐懼?不是影片最後充滿戾氣的騷亂,而是小丑掀開自己真實身世的那一瞬間,我對於片中父母不恰當的養育方式而感到毛骨悚然。

是的,成年人的悲劇,大多從童年就埋下了註腳,小丑,不過是極端化了的表現形式而已……

《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小丑從小被教育要帶來歡樂

母親希望他能帶來歡笑,背後卻是虐待和欺騙

影片的開端,亞瑟的媽媽坐在床上看電視,並和亞瑟討論著細節。我以為這是一位癱瘓的母親,一副中年男子盡心侍奉癱瘓老母的畫面映入眼簾,很感動。

可是後來我發現,這位母親並未癱瘓,能看得出來她很享受兒子照顧他的時刻,

包括讓成年的兒子給自己洗澡,她稱呼兒子亞瑟為HAPPY,從小就賦予了他神聖的使命——給世界帶來歡笑。

亞瑟在生活中處處碰壁,他扮演小丑被幾個熊孩子搶走了廣告牌,自己被打還被老闆罵了一頓;朋友藍道給他一把槍用來防身,最後卻變成了亞瑟主動向其索要槍支,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患有狂笑不止的病症,在他人眼中成為怪物,被嚴禁靠近。

《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亞瑟陪同母親看電視

而我覺得亞瑟最大的悲劇在於,他努力地想要成為一個喜劇演員,卻不得不靠扮演小丑來勉強達成這一目標,他不斷地記筆記去揣摩人物特徵,可是最愛的母親卻和他說“你不適合做滑稽演員”。

當母親在信中口口聲聲稱呼的孩子父親韋恩被證明為臆想後,亞瑟的世界開始崩塌。他最終了解到,

自己是母親收養的孩子,母親年輕的時候親眼目睹男友虐待亞瑟卻沒有出手制止,

是亞瑟忘記了嗎?他只是將痛苦的記憶和體驗塵封了。

“假裝快樂”是孩子痛苦的根源

我們都想孩子快樂成長,可是事實上孩子的成長都需要經歷挫折。挫折是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的,從他學走路,學吃飯就如影隨形了。

孩子有了不良的情緒,需要表達和釋放。就像最近《奇葩說》裡詹青雲說的那樣,“沒有哪種情緒是不對的”。

很多時候,假裝快樂是孩子痛苦的根源。因為悲傷也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喜劇的核心其實是場悲劇。

當亞瑟在努力地去追尋喜劇,努力讓自己嘴角上揚的時候,背後卻是最不堪的身世和逃避。你得知了他的過去,瞬間就理解了他的行為。

如此壓抑和分裂,一邊努力維持著和母親的共生關係,獲得在這個世界上唯一“有愛”的連結,一邊從內心裡孵化出小丑的角色,對自己感到不爽和不公的事情實行“私刑”。

《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亞瑟在公交車上狂笑不止被視為異類

實驗:1歲內的小寶寶能識別好壞嗎?

我們想知道的是,對於幼年的亞瑟來說,他是否能感知到養母和繼父的虐待?答案是肯定的!

兒科專家格迪·辛格博士,聯合世界各大名校的心理學家和200多位嬰幼兒,透過一系列精彩的實驗,揭開了寶寶生命的前兩年那些不可思議的變化。

小寶寶能識別好壞嗎?是非善惡,真的是大人“教”給他們的嗎?

研究人員邀請來不滿1歲的寶寶們,準備給他們上演一出特別的、無聲的“木偶劇”。而這個年齡,在我們過去的觀念裡並不具備“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

《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紅色圓形木偶想爬上山,但“討人厭”的藍色方塊木偶總是會把它推下去。而“樂於助人”的黃色三角木偶則幫助紅色圓形木偶爬了上去。

《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木偶劇結束後,研究人員把“好人”黃三角木偶和“壞人”藍方塊木偶拿到寶寶面前,他們會選擇“好”木偶還是“壞”木偶呢?

《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結果是,所有寶寶都似乎經過了一番“思考”,然後選擇了“好”的黃色三角木偶!

沒有聲音,沒有劇情,一個短短的木偶劇,所有不到1歲的寶寶們已經能夠對“好”行為和“壞”行為做出自己的判斷。

強迫孩子快樂易造成“認知失調”

對於從小歷經磨難的亞瑟來說,他的內心肯定是不快樂的,但是母親總是讓他“看上去很開心”,甚至沒有見過小亞瑟哭泣,母親認為孩子不哭就是快樂的,這顯然是種自欺欺人的表現。

小亞瑟開始進入了“認知失調”狀態,為了迎合母親的需求,他被家庭環境和養母“教唆著”強顏歡笑,以此來調整自己的緊張感和不安感。

認知失調又名認知不和諧,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通常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

成年後,亞瑟的認知失調又進入了另一個階段。表面上看他毫髮無損,完全抹殺了童年的不幸,可是痛苦的種子也就此深埋。

一旦暴露於世,瞬間產生了核裂變般的吞噬一切的黑暗能量。因為他要消除恐懼和不適,只能化身小丑來讓自己不再失調。

很多時候,痛苦是具有保護功能的。

你知道嗎?有一類孩子是先天性痛覺缺失,在肉體上他們感受不到疼痛,但這不是什麼超能力,相反,因為缺少對痛、悲傷的感應,他們很難對風險進行評估,非常脆弱。

而在精神上,如果一味規避痛苦,忘記痛苦,我們又會同時失去什麼呢?痛苦和快樂其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沒有痛苦的對比,何來快樂?

而痛苦本身是一種劇烈的不良的情緒反應,他至少證明我們有血有肉地活過。

亞瑟靠小丑為生時,遭盡了白眼,等他內心真正的小丑開始浮現時,人們為他的舉動而歡呼雀躍,那一刻他才覺得自己被重視了。扭曲嗎?這就是一個孩子童年被欺騙至極的反彈。

《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亞瑟與母親跳舞

如何拯救生活中的“小丑寶寶”?

《小丑》之所以被稱為暗黑系列,是因為它披著恐怖驚悚的外衣,而剝開那層外衣,內裡卻是一部育兒經。

2019版的《小丑》,從全新的角度來闡釋小丑信徒的起源,其核心是讓人驚歎的。

現實中像這種“小丑寶寶”有很多,孩子不喜歡去學書法,而是對街舞情有獨鍾,可是迫於父母的壓力要每天去上書法課,即便不開心也要強扯出一個笑容來。

老人年紀大了,只能照顧孩子基本的生活起居,卻無法陪其玩耍和更好地溝通,但是孩子不敢和父母提,因為媽媽說過,大人要外出打工,如果你不聽話就沒人能要你了……

很多家長選擇性地忽略掉孩子的內心感受,而是按照自己的主張去安排孩子做這做那,即便察覺出孩子不開心也假裝看不見,時間長了,

傷害的不僅是孩子,也會對親子關係造成反噬。

如何能解開這個閉環呢?

1、打破母嬰“病態共生”關係

在嬰兒0到6個月之間,他和母親是一體的,從意識上根本無法區分自我和外界的關係,缺乏行動能力,一切需求都要靠母親來完成。母親的喜怒哀樂,嬰兒會把它當成自己的內心感受,難分彼此,這就是母嬰共生期。

等到孩子3歲的時候需要經歷分離期,即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要處理各種各樣的關係,人格開始形成。

不幸的是,一些巨嬰仍然停留在半歲前的母嬰共生狀態,這就是“病態共生”。

片中的亞瑟在電梯偶遇一位女鄰居,是位單親媽媽,他開始幻想自己與她談戀愛,回到家還拉著母親跳了一支舞。

在亞瑟的心中,母親是高大的存在,他仰慕她,需要她,即便業已成年也無法擺脫她,也因此會對同為母親角色的女鄰居產生好感。

《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亞瑟幻想自己戀愛了

而對於母親而言呢?她有個糟糕的男友,或許是為了營造一個假想中的幸福家庭,她毫無責任感地收養了亞瑟,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角色扮演。

在她心中,只有孩子能對她不離不棄,所以她即使有行動能力,也依然享受著兒子的全心付出。

打破病態共生關係,對家長的要求是該放手時就放手,不做包辦型的家長,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同時,不要模糊掉彼此的邊界感。

你生他養他,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但請不要將彼此不分年齡場合地捆綁在一起,媽寶男並不是一個褒義詞啊。

2、拒絕功利化育兒

功利化育兒,就是將孩子當成了實現自己願望的工具,讓孩子去做每一件事都要求“結果”。

今年的早些時候,3歲的童模妞妞因為在拍攝廣告時沒配合好而被親媽推搡踢踹,“啃小族”日漸興起,父母還大言不慚地說為了鍛鍊孩子。

小丑亞瑟很不幸,他從小被母親教導要給別人帶來歡笑,而對自己的痛苦完全可以視而不見。喜劇的核心往往是悲劇的。

孩子,我愛你,只因為你是我的孩子,而不是能成為什麼科學家,或者喜劇天王。

《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小丑努力讓自己嘴角上揚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嫌棄他、拋棄他,而是站在孩子的身後,告訴他無論怎樣父母都是你堅強的後盾,不會因為你不優秀就不愛你了。

拒絕功利化育兒,是不要急功近利,養育孩子是一場靜待花開的過程,絕不能追求一時的光鮮和靚麗。

擺正父母的心態,適當放緩腳步,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和孩子步調一致,這才能陪伴娃快樂成長。

3、強調父親的角色參與

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其矛頭都指向父親在育兒角色中的缺少,如果說孩子3歲前還是對母親保持有絕對的依賴性,那麼隨著孩子日益成長,對權威的追逐會讓父親的角色更加重要。

父親參與帶大的孩子,人會更加聰明,抗挫折能力強,而且思維活躍度和動手能力都不錯。而缺失父愛,則會讓孩子失去很多。

《小丑》:1歲內的孩子能識別好壞嗎?壓抑痛苦是娃悲劇的開始

在影片中亞瑟無意中看到母親的信,稱其生父是韋恩,對生活燃起一絲希望的亞瑟最終被告知這只是母親的一廂情願,是一個神經病患者的臆想。

莫瑞是他的偶像,是其精神指引,無形中扮演了其“父親”的角色,可是這個父親最後狠狠地羞辱和嘲笑了他。

遇到單親媽媽的女鄰居後,他主動“充當”起了孩子們父親的角色,可惜,終究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對父愛的渴求貫穿影片始終,在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最後,玉喜媽媽想說,《小丑》並不醜,當你要求孩子快樂的時候,記得不要強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