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伍德曼大獎賽,可能就是“國寶幫”導演的鬧劇

國際伍德曼大獎賽,可能就是“國寶幫”導演的鬧劇

文/老白

這兩天,一篇公眾號的文章火了,很多朋友轉給我,想問個究竟。

這篇《國際伍德曼大獎賽,我鑑寶專家全部被淘汰》的文章,標題非常吸引人,鑑寶欄目搞了這麼多年,的確已經把鑑寶專家的名聲給搞臭了,借“國際伍德曼大獎賽”,正好可以好好奚落一下鑑寶專家。果然,圈裡圈外就強烈共鳴了。

其實,文章的作者應該也不懂所謂的“國際伍德曼大獎賽”是怎麼一回事,所以,連這個賽事的名稱都弄得含糊不清,一會而叫“國際伍德曼大獎賽”,一會兒又叫“伍德曼全球藝術品鑑定評估師金獎”。

當然,我更不懂這個賽事。我問了旅居澳洲的朋友,他也一頭霧水。

既然是“古玩鑑定界的諾貝爾”,不應該如此默默無聞。

先撇開“伍德曼大獎賽”是否權威不說。就古玩鑑定評估這種腦力勞動能不能評出所謂的“金獎”,提一點質疑。

這種賽事既然冠以“全球”的字眼,應該是全世界的古玩從業者都可以參與。那麼問題來了,每一個國家的古玩都不同,鑑定瓷器的專家怎麼跟鑑定鋼琴的專家比眼力?鑑定水墨畫的專家怎麼跟鑑定油畫的專家比眼力?

奧運賽場上,100米與1000米兩種專案如果只設一個金獎,那金獎有意義嗎?

既說“伍德曼大獎賽”是全球的權威賽事,又沒提到其中的分門別類,這樣的金獎,就等同兒戲!

我想,“伍德曼大獎賽”真是嚴肅認真的話,金獎的數量,應該要有幾百上千個——跟奧運會一樣,一項一項比。

同類相比才有意義。

同類裡頭,又和而不同,也得細分。比如中國書畫,有人專注宋元書畫,有人專注明清書畫,有人專注民國書畫,有人專注現、當代書畫,還有人專注印章,有人專注碑帖……

光這分類就讓人不知所措。

退一步說,就算分類清楚了,那誰來當評委?誰有通吃古今中外的本事?

這種本事,也就“國寶幫”具備。

一個賽事,不是放在國外,它就權威了,就成了“古玩鑑定界的諾貝爾”。北美、歐洲、澳洲等地,商店裡的商品,的確假貨很少,但攤子上的古玩,一樣假貨橫行。“國寶幫”也不是中國的特產。

借“伍德曼大獎賽”來抨擊鑑寶專家,缺乏說服力;借抨擊鑑寶專家來抬升古玩從業者的水平,更是莫名其妙。真正有眼力的專家,行事低調,誰又會去參加什麼“伍德曼大獎賽”呢?

怎麼看都像一出鬧劇。

“伍德曼大獎賽”,還是遠離中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