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聖關羽使用的武器其實不是青龍偃月刀,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斬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會魯肅是關公(羽)一生中三件頗為得意的大事,我們對對關羽的膽識和武藝稱讚備至,這也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故事。的確關公的武藝是十分高強的,但對關羽用什麼兵器有些人有異議,認為他用的不是青龍偃月刀。

武聖關羽使用的武器其實不是青龍偃月刀,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正史上並未記載關羽使用的武器,受《三國演義》等的影響,現代關羽的形象一般使用偃月刀(青龍偃月刀),不過考古學上並無漢晉時期使用此類武器的證據。他們認為長柄的大刀三國時代還沒有,直至宋代以後才出現‘也有人提出,《三國志·蜀志·關羽傳》中寫關公殺顏良,是“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既然用“刺”字,則關公用的是矛而不是刀。這些論點到底能不能站不住腳呢。

首先,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用刀就不能刺麼?“刺”的意思是“殺”,“刺良於萬眾之中,即“殺良於萬眾之中”,“刺”‘殺”兩字是相通的,我們現在看報章,有時亦會見“某某被刺”的字眼,亦即指“某某被殺”也。漢·許滇《說文解字》裡對‘刺””作這樣的解釋:“刺,直傷也,從刀從束。”晉·郭屯璞《爾稚‘釋詁篇》裡講:“刺,殺也。”因此,刀除了可斬殺對手外,亦可象矛一樣刺死對手,單憑一個“刺”字就肯定關羽用的武器是矛而不是刀未免太簡單了,何況,在“刺良於萬眾之中”緊按著的就是‘斬其首還”,用矛又安能斬首呢?

武聖關羽使用的武器其實不是青龍偃月刀,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明·戚繼光《練兵實紀》中有這麼一段:“古者義勇武安王,即今天下廟中關王也,生前曾獨馬單刀,於萬眾中斬顏良。”明·王沂在《三才圖會》(又名《三才圖說》)中也說:“關王偃月刀,刀勢既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不屬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由此看來,關羽所用確為偃月刀,且鋒利無比。現河南省洛陽城南七公里處的關林拜殿裡,仍陳列著關羽所用的青龍偃月刀,但那是後人所造的。當然,對偃月刀是否如此厲害,前人也有不同看法,如明·茅元儀《武備志》裡這樣寫道。“刀見於《武經》者堆八種,今所用唯四種:偃月刀、短刀、長刀、鉤鐮刀也。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但不管怎樣,明代學者亦相信關公所用的武器是偃月刀順帶提及的是,《三國演義》和某些戲劇中,將關公單刀會魯肅的單刀當大刀來理解,那是不恰當的。單刀指的是佩刀,而不是青龍偃月刀。現在,又讓我們來看看長柄大刀又始於何時?三國時代究竟有沒有大刀?

武聖關羽使用的武器其實不是青龍偃月刀,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據宋·曾公亮等《武經總要》曾介紹宋代和宋代以前的刀多種,並配有圖形,其中裝上長杆的刀就有掉刀、屈刀、戟刀、偃月刀、眉尖刀、鳳咀刀、筆刀等。而經史學家們考證為漢人採掇舊說假託為姜太公所著的《六韜》裡,亦介紹過一種名叫大櫓刀的,其。“重八斤,柄長六尺”。由此看來,在漢代以前已有長柄大刀,到關羽所處的三國時代有長柄大刀也就不稀奇了。晉代的陳安“七尺大刀奮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盤,那七尺長的大刀有無長柄我們無從考證,但戈、矛、槍、戟等都安有長柄,古人難道就不會將刀安上長柄這樣愚笨?

曹操的兒子曹植寫過一篇《寶刀賦》,在賦的序裡他這樣寫道:“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以龍虎熊馬雀為識。太子得一,餘及餘弟饒陽侯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王自仗之。”這五枚寶刀,就是曹操在《百辟刀令》中所說的五枚百辟刀,太子曹丕所得的就是以龍為識記的青龍刀。這亦說明關羽所用的青龍刀可有史為其作證。

武聖關羽使用的武器其實不是青龍偃月刀,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不但我國古代有青龍刀,與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古時也有青龍刀。1979年8月11日《人民日報》報道了一則訊息,稱日本近年曾在六世紀前半期(相當於我國南北朝的梁代)的古墳中出土的一把鐵刀上,發現刻有龍、虎的紋樣。可見日本古代亦有青龍刀。據日本《本朝兵器考》一書載,日本古代的大刀名稱很多,計有長刀、頭椎大刀、生大刀、龍雀刀。。。等,不下數十種。日本十三世紀出版的《平家物語》亦有很多地方寫到長柄大刀,並將使用長柄大刀的有關情節著意渲染。

武聖關羽使用的武器其實不是青龍偃月刀,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那麼為什麼後世對於青龍偃月刀如此熱衷,更是將它當成關羽的專屬武器呢?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三國演義》的描寫,將關羽塑造成了一個全能的英雄人物,覺得他不僅忠義,又能耍大刀,後來很多人還將關羽的大刀稱之為關刀,這些都是虛構出來的,不足以為信。並且正史上沒有關於關羽坐騎戰馬的特別記載,不過《三國演義》講述了曹操將原呂布乘騎的赤兔馬轉送於關羽的故事,深入人心。據小說家言,赤兔馬在關羽被殺之後絕食而死,故今日祭祀關羽的廟宇或大堂等,常會有一尊赤兔馬的雕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