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今天一大早,朋友小凱就打來電話,不斷的向我訴苦

“昨夜凌晨,老闆突然打來電話,對著我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怎麼會這樣,你之前不是說老闆脾氣挺好的嗎?”

“因為老闆上個星期安排我去廣州做市場調研,可是我沒做過市場調研啊,怎麼可能會做,自己瞎琢磨的話肯定做不好,然後就一直拖著了唄。昨晚老闆就急了,朝我大吼,不會就去學啊,想辦法做啊,不想做就滾蛋!”

請注意小凱的這句話:可是我沒做過市場調研啊,怎麼可能會做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想起一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話:一個優秀老闆的每一項工作安排,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只要老闆是為了公司整體利益著想,就不會故意安排你完成不了的工作刁難你。

簡單的說,對於老闆的工作安排,不做,比做得不好更糟糕。

其實像小凱這樣的人,在職場中並不是少數,一碰到沒做過的專案,就慌了神,不敢去做,最終惹得老闆生氣,面臨被炒的風險。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因為工作能力不行嗎?是因為膽子太小嗎?

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或許只有一個,不懂“魯莽定律”。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先莽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

一、什麼是魯莽定律

魯莽定律是羅輯思維的聯合創始人兼CEO脫不花提出的:

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覆推演,立即去做。

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贏。

因為如果不做,這件事就永遠是停在腦中的「假想」,由於沒有真實的反饋,誘惑會越來越大,最終肯定會讓你後悔。而去做,就進入了一個嘗試、反饋、修正、推進的迴圈,最終至少有一半的機率能做成、不後悔

簡單的說,如果一直在做與不做只有糾結,不如莽起來,不斷的嘗試、反饋、修正、推進。做了,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如果小凱懂得魯莽定律,就會主動去學習、向同事請教怎麼做市場調研,然後勇敢去做,不斷的更正和推進工作程序,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而不會被老闆罵了。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羅輯思維的聯合創始人兼CEO脫不花

二、學會魯莽定律,讓你的職場遊刃有餘。

“魯莽定律”對職場有什麼幫助呢?主要有兩個幫助。

1)緩解職場焦慮

像小凱那樣,老闆佈置的工作,從來沒做過,害怕做錯而不敢做,在進行其他工作時,會一直想:老闆安排的工作還沒開始做怎麼辦?

從而陷入焦慮。過度的焦慮會不斷向外輻射,嚴重影響到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

但魯莽定律可以很好的避開焦慮。

朋友阿明剛出來實習,上司安排他做一份PPT(幻燈片),3天后開會時會用到。

可是阿明的PPT水平很渣,別說開會時用了,就算是私下用,都看不下去。阿明沒有多想,立馬上網看教程,從0開始學起,一點點琢磨,終於在3天后把PPT做出來了,得到了上司的讚賞。

先幹,然後一步步接近成功,是應對焦慮的最優解。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先幹,然後一步步接近成功

2)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馬雲說:現在很多年輕人,晚上夢想一大堆,

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夢想一大堆,真正能實現的卻寥寥無幾?

因為他們因為害怕失敗,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就像籠中鳥,想在藍天中翱翔,卻只敢想想而已,永遠不敢衝破鳥籠,感受自由的味道,迎接暖陽的洗禮。

懂得魯莽定律的人,會勇敢的向前踏出一步:管它那麼多,老子飛了再說!

舉個例子,部門經理讓你寫一個文案,你的文案水平可能一般般,這時你有兩個選擇:

給自己設限:我寫不好,還是叫經理換個人寫吧。。。

迎接挑戰:寫就寫,就是因為我寫得不好,我才要多寫,這是個鍛鍊、成長的好機會!

顯然,懂得魯莽定律的人會選擇第二種,也更容易在職場中獲得成功。

著名媒體人@粥左羅說過:

如果你不開始幹,你腦子裡都是在論證「要不要幹」,而你一旦開幹後,你就開始了「怎麼幹好」的論證。

同時你多幹一步就逼近了成功一步,因為問題都是在做事的過程中一個一個解決的,空想不解決任何問題。

不給人生設限,逼自己幹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真正的魯莽,永遠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三、“魯莽定律”的誤區

“魯莽定律”,經常被誤解,現在我們來聊聊最常見的兩個誤區,幫助你更全面的瞭解魯莽定律。

1)魯莽,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莽起來再說。

不經過大腦的莽,叫莽夫。只有經過深思熟慮,有了一定準備後的莽,才叫真莽。

不要對自己過於自信,沒有絲毫準備,就盲目的莽起來。

剛才提到的阿明,完全不會PPT,但他沒有盲目自信,直接做PPT,而是立馬去看教程,用學到的知識指導行動,最終得到上司的表揚。

魯莽定律的核心,並不是莽,而是先學習,用知識指導行動,然後在行動過程中不斷的最佳化迭代,取到最好的結果。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2)魯莽,一定會成功

很多人認為,只要自己莽起來,不斷學習、更新迭代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事實上,影響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即便是再牛逼的人,都不敢說自己做什麼都一定成功。

如果你發現莽起來後,輸了,也不用過於傷心,因為“魯莽定律”允許失敗。

脫不花曾經莽起來,熬夜做了一份提案去競標。

結果呢?提案被刷了下來。但她沒有沮喪,很快就投入到了下一份工作中。

馬雲說:我們要永遠有信心在未來做嘗試。

錯誤可以說是人類最好的資產、最好的財富

同時,羅胖也給我們打過雞血:

所有的事到最後都是好事,如果不是,說明還沒到最後。

不到最後,誰也不能說你已經失敗了。

“魯莽定律”允許你做了之後失敗,但不允許你還沒開始就接受失敗。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讓魯莽定律,為你的職場賦能

四、怎麼用好魯莽定律,為我們的職場賦能?

既然“魯莽定律”對職場幫助那麼大,怎樣才能更好的掌握魯莽定律呢?推薦3個好方法。

1、善用四七原則——先學習,再行動

四七法則是暢銷書《科學走出舒適區》的重要概念:

在完美準備好之前就開始跑起來。很多人不敢開始的藉口是:還沒準備好,還沒有收集足夠的資訊。那麼到底需要多少資訊才能開始一件事呢?作者認為,這個數值在40%到70%之間。

美國前國務卿科林·鮑威爾是四七法則的忠實粉絲。

低於40%,會影響你決策的準確率,很難做出正確的行動。高於70%,資訊太過繁雜,會讓你不斷猶豫該不該做。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值的死板的,我們要靈活一點,不必過於糾結是否達到標準數值。

例如學習寫文案,不必把市面上所有的文案是看一遍,才開始練習寫文案,而是學習了一些文案技巧後,直接開始寫。

在寫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再找書、文案高手針對性的幫助你解決問題,進步的速度就會非常快。

四七法則的關鍵點是先學習,再行動,既能告別永遠不敢開始的難題,又能提高行動的正確性。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2、遠離“完美陷阱”——先完成,再完美

谷歌的成功方法論:完成比完美重要

永遠先追求完成,再追求完美。

朋友小白剛出來實習,有次經理讓他做一份報告,他說“我還先學習,下次再做吧。”

過了幾天,經理又問他可以做了沒。小白繼續推脫,再晚點吧。

一個星期後,經理第三次來問他了,小白仍然堅持要繼續學習,還沒到寫報告的時候。經理終於怒了,朝他大吼:“要做就做,不做就滾蛋!”

為什麼小白遲遲不敢寫報告?

因為他陷入了“完美陷阱”,總想瀟灑地踏出萬眾矚目的第一步,結果一直停在原地,永遠不敢前進。

殊不知,完美從不會在開一開始,只會在行動中不斷調整得到。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起飛的狀態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起飛後的調整。

紀錄片《我們的飛行員》裡,飛行員菲利斯說:在執行一次飛行任務時,起飛的狀態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起飛後的調整。

這說明了即便是高科技,也難免會有偏差,但只要及時調整,就能達到最好的狀態。

沒有什麼一開始就是完美的,只有不斷的修改迭代,才能造就完美。

邊做邊改,在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然後不斷更新迭代,達到最優。

小米系統剛推出時,總是被吐槽“難用、卡頓、太慢。。。”,後來雷軍想出一個好辦法:根據米粉的建議,一個星期更新一次系統。

這種不斷最佳化迭代的方式,讓小米大獲成功。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更新迭代的速度,是你成功的速度

先完成,再完美如何應用到職場中呢?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學習了一部分知識後,不要猶豫,直接實戰!

在實戰中應用知識,發現自己的薄弱之處,然後更新知識,再次指導實戰。

例如第一次帶團隊做方案,沒有經驗,也沒有太多的管理知識做指導,立馬去看書、看影片,學習相關理論,帶團隊時,嘗試把理論用起來,如發現有不熟悉或者不明白的問題,重新去學習更正,用更好、更熟悉的知識指導行動。先保證完成任務,再慢慢做到完美。

有句話印象特別深刻: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想得再多,得到的也只能是問題。只有做了,才能收穫答案。

將想和做結合起來,是職場中實現升職加薪的的捷徑。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3、善用貪婪法則——一步步走向成功

暢銷書《聰明的人,從不會輸給情緒》裡說:善用貪婪法則,降低你的預期標準,盡力去滿足自己的慾望,最終會比預期的得到更多。

降低開啟門檻,每次儘量做多一點。

我以前非常討厭跑步,總是找各種藉口不去跑。我就用“貪婪法則”來暗示自己。

“今天不跑步,就下樓散下步。”

然後穿好鞋,下樓走了十分鐘。

“既然鞋都穿好了,剛好也在路上了,那就慢跑一會吧。”

跑完一公里後。

“既然跑都跑了,也出汗了,那就再跑一公里吧。”

看過一句話:做事就像滾雪球,當你開始了,你就會越做越起勁,越做越好,收穫也會越來越多,但很多人在一開始,就不敢滾動雪球。

透過不斷的降低預期標準,我可以很愉快地越跑越久。本來只是想下樓溜達一下,後來成功的完成了當天的運動量,這就是貪婪法則的魔力。

貪婪法則的關鍵是降低預期標準,降低開啟門檻,讓自己更有動力“莽起來”,將做事的雪球滾起來,然後越滾越大。

貪婪法則對我們的職場,有什麼幫助呢?

先莽起來,然後一步一步,接近成功。

舉個例子,當有一個很長的報告要寫時,你可能會不斷的拖延,不斷的想“晚點再寫,晚點再寫。”

這時你就可以運用貪婪法則暗示自己:我今天就寫開頭。

先讓自己動起來,寫完開頭後再暗示一下自己“要不,我再寫一點吧。”

可能過了一段時間,你累了,不想寫了。那就停下來不寫了,這時你會驚奇的發現,原來自己寫了這麼多,比預期的得到的要好太多了。

同時,是不是也會覺得這樣“莽起來”,一次做一點,比拖到最後時刻再手忙腳亂的做,要好太多了?

“老闆安排的工作,我沒做過怎麼辦?”:聰明職場人用4個字應對

四、結語

關於如何掌握“魯莽定律”,本文為你提供了三個好方法:

善用四七原則——先學習,再行動

善用貪婪法則——一步步走向成功

遠離“完美陷阱”——先完成,再完美

羅振宇:“做一件事,它到底靠不靠譜,光想是沒用的。我們的風格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主意出來大體覺得靠譜,先幹起來!”

如果你總是糾結該不該做,不妨試一下“魯莽定律”。在做的過程中,不斷的嘗試、反饋、修正、推進,從而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為你的職場生涯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