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是真誠的話語好還是善意的謊言好?

人際交往中,是真誠的話語好還是善意的謊言好?

從前,有一個人愛說大實話,什麼事情也都照實說,但是人們都不喜歡他,所以,他總是找不到工作。這樣,他是一貧如洗,無處棲身。最後修道院院長認為應該尊重“熱愛真理,說實話的人”,於是,把老實人留了下來。

不久,修道院院長讓這個老實人把兩頭驢和一頭騾子牽到集市上去賣。老實人在買主面前講大實話:“尾巴斷了的這頭驢很懶。一次,長工想把它從泥裡拽起來,一用勁,扯斷了尾巴。這頭禿驢特別倔,一步路也不想走,因為人們拿鞭子抽它抽得太多,毛都禿了。這頭騾子呢,是又老又瘸。”老實人還覺得有件事不能隱瞞,便又說:“如果幹得了活兒,修道院院長幹嘛要把它們賣掉啊?”結果這些話在集市上一傳開,誰也不買這些牲口了。修道院院長知道這件事後對老實人發火說:“朋友!我雖然喜歡你的老實,可是,如果老實過了度就只能是個蠢材!你愛上哪就上哪去吧”!

就這樣,老實人又從修道院被趕走了。

其實,故事中“老實人”的遭遇並不是偶然的,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類似的例子。

生活裡沒有絕對的真實,如果你什麼事情都實話實說,唯有給自己惹一大堆麻煩,甚至會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比如說商品的廣告詞中從來不會有“本品有某某缺點”之類的話。世間萬物本來就不是完美的,你又何必像那位老實人一樣把自己完全地暴露在別人面前呢?

謊言就像是生活的調味劑,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來的謊言,包含真誠,散發出溫暖的光輝,能讓說謊者與被“騙”者共享歡樂。而過於真實只會惹人討厭,對你敬而遠之了。

在日常的交際過程中,給真實加點謊言的“佐料”,往往能夠迅速地接近彼此的距離,讓你們之間的交往變得更加親切。

一天,小張和小陳一道去尋訪一位教授。那個教授為人嚴肅,平時不苟言笑。坐了半天,除了開頭說了幾句應酬話,剩下的只是讓人尷尬的沉默。

忽然,小張看到教授家養著幾條色彩斑斕的熱帶魚。他知道這魚叫“地圖”,自己曾送給小陳幾條。教授見阿亮神情專注地盯著自己的熱帶魚,就笑著問:“還可以吧?才買的,見過嗎?”小張雖然知道那是“地圖”卻說了一句謊話:“還真沒見過。叫什麼名字?明兒我也打算養幾條呢!”小陳不解地看看他,心想裝什麼糊塗,不是上星期還對我說起過嗎?

教授一聽,來了興致,大談了一通自己的養魚經,小張聽得頻頻點頭。那位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說說笑笑,如數家珍地給他講每條魚的來歷、名稱、特徵,又拉著他到書房看他收集的各類名貴熱帶魚的照片,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他們本來打算坐坐就走,不料教授一再拘留,直到晚飯後才放他們走。教授在他們臨走時硬塞給小張幾尾小魚,還一直把他們從七樓送到樓下。

小張的一句謊言話使教授前後叛若兩人,本來幾乎陷入僵局的交談又順利地進行下去了,這都歸功於小張假戲真做的本事,如果小張就“金魚”的問題實話實說,那麼場面可能就會繼續尷尬下去,教授也不會有如此高的興致。

通常情況下,在待人處世中要講究真誠,說謊最要不得,但是如果你善於把謊言當真話來說,講究說謊的尺寸和藝術,謊言也會給你帶來好處,因為人性中一條很重要的弱點,就是大家都樂於被虛假的事實所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