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演講就跌落神壇?唱衰馬雲的人那麼多,沒有幾個說到點子上

這不是馬雲預料的結局!

2012年,馬雲在一次專訪中說:

我馬雲已經知道自己的結局了,所以我很樂觀地看待這些,幹唄,反正好壞也就是這個結局嘛。

馬雲表示,“歷史不會因為今天而改變。會有僅存僥倖的人,畢竟不多。”

也許在那個時候他想到了胡雪巖、黃光裕、牟其中……或者還有陶朱公。

一次演講就跌落神壇?唱衰馬雲的人那麼多,沒有幾個說到點子上

其實,從歷史來看,馬雲能夠在商業上取得這麼大的成功,除了馬雲自身的稟賦和才能,以及他的團隊強悍之外,更多是時勢使然。

是歷史的程序和時代的紅利,是事物本身的規律推著馬雲、阿里巴巴走向了今天的位置。對於這點,馬雲還是有敬畏之心的,他說:

“我們今天取得的一切,絕不是因為我們多了不起。成功是有偶然因素的,失敗才是必然的。這是我相信的。成功的偶然太大了。”

當然,有人會說馬雲成功背後是資本在推波助瀾,不然一個“不喜歡錢”的人怎麼老是做首富呢,對於自己背後的力量,馬雲可能也是無奈的,他多次表示被錢追著跑,他說自己人生最後悔的就是創辦阿里巴巴——規模做太大了,如果規模小一半會很舒服。

但商業上的成功確實給馬雲帶來了光環加身,讓他在名利場在社會公眾中獲得了巨大的關注,他的演講,雞湯金句,差不多有十來年吧,盛行不衰——話說誰還沒聽過幾句馬雲語錄呢。

在外灘金融峰會的演講之前,馬雲的聲望都是正面居多,儘管也有批評和調侃,但都形不成氣候。直到這次演講之後,似乎是形成了一股批判馬雲的風潮,有人說馬雲終於翻車了,馬雲是貪天之功,要跌落神壇了,還有人說時代不允許馬雲當主角了。

一時間“落井下石”者在狂歡,如魯迅先生所說,“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是人性。也許,人樂見人過,人們最樂見的就是大廈的傾覆,神壇的跌落——命運饋贈的禮物都有價格,此前的榮耀越輝煌,承受的詛咒就越兇惡。可是,誰說這就是馬雲的結局了?

其實,很多人唱衰馬雲,他們的批評都沒有批評到點子上,“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說馬雲是因為太狂妄,這種意見也太low太沒有誠意了吧。

馬雲喜歡熱鬧,風格也很張揚,樹大招風,喜歡他的人多,不喜歡他的人也多,但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們都應該實事求是,不能情緒化,聽風就是雨,一個人原來是好的,怎麼能馬上就變成壞的呢?是這個人不好還是你不好?

一次演講就跌落神壇?唱衰馬雲的人那麼多,沒有幾個說到點子上

實際上,對馬雲的批評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

1、螞蟻金服的金融槓桿太高;

2、天貓淘寶倡導消費主義,給年輕人的消費理念帶來負面的影響;

3、支付寶使用者借款的利率高;

4、資本裹挾下的壟斷。

第一條咱不是專業人士,就不展開討論了。第二條,我們要看到“消費”的正面和負面意義,從負面來說,透支消費、消費至上確實不對。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國正處於消費浪潮的一個歷史程序中,拼多多的崛起就是一個證明,消費從現在來說,積極意義比較大,消費帶來繁榮。

阿里CEO張勇就在今年講過一段話:

將充分利用阿里巴巴20年來沉澱的商業力量和技術力量,透過一系列硬核舉措,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促進新貿易,同時全力推動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用一切必要行動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任何企業的存在和成功,必然是因為它帶來的價值創造,阿里巴巴用20年成長到現在的程度,不是金融遊戲就能做到的。

牽一髮而動全身,消費是商業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從工廠、企業到消費者,背後其實是一個大系統,是產業鏈的協同。

第三條,利率高是事實,而且錢也不都是支付寶自己的,不能光自己賺錢而銀行、社會替它揹負風險。

但是,銀行自己為什麼不做呢?借銀行的錢利率低,可普通人和小企業老闆到銀行借錢的門檻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寧願到支付寶借錢也不去銀行?利率高帶來的利潤都跑支付寶腰包裡了嗎?

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沒有支付寶會怎樣?是靠銀行呢還是靠銀行呢。

最後是資本,馬雲朋友遍天下,他的創業合夥人又是頂級的金融、法律人才,不管國內的資本還是國際上的資本,馬雲聯結起來的資本江湖確實水很深。

不過,資本是好還是壞?我們不能光鸚鵡學舌一樣說資本是唯利是圖,對於資本的本質,華為任正非有個觀點:

為什麼會經濟全球化,就是資本在尋找在有優質基礎的地方發展,它像候鳥一樣,總在不斷尋找豐美的水草。不要一提分工就認為是掠奪。資本的本性是自私的、貪婪的,市場經濟就是資本是不斷尋找增值機會的,其投機性是本性使然,並不一定都是什麼非經濟行為。

任正非說,多讓候鳥停留一些永遠是好的。關鍵是自己要有所作為。

錢會聞味兒,錢追著馬雲,核心是馬雲有讓資本增值的渠道和能力——吳曉波就說馬雲的核心能力是遠見、企業文化和資本組織力。

“在當代中國商業世界,馬雲是一個異端”,吳曉波也意味深長地強調,經濟學者們對商業突變的解釋權被衝在一線的企業家所剝奪……這裡面,當然存在著極大的危險性。政治、商業或思想市場的單核化,永遠是需要警覺的。

從某種意義上,在近期所有罵馬雲的人當中,論殺傷力,都不如吳曉波的這個觀點。當資本膨脹到一定規模,必然會破壞平衡。

一次演講就跌落神壇?唱衰馬雲的人那麼多,沒有幾個說到點子上

從眾星捧月到“跌落神壇”,是現實太殘酷還是人性太多變?其實,江湖險惡,無論商業還是社會,叢林都是殘酷的,但要說馬雲的結局還為時尚早。

馬雲是中國企業家群體中的一個代表,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他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對教育和企業管理方面的貢獻,還有很多的價值創造,就算有一天會蓋棺定論,馬雲最低也應該是五五開或過大於功吧?歷史和時代會給出一個人真實的評價。

你知道結局很悲觀,你還要去幹,那才是高手,那才叫境界,這是我的理解,我並不悲觀。

馬雲當年說他們組織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邊界。他還強調,只有正視自己,明白自己,才能真正走下去。

時代的主角從來不會是某一個人,沒有神壇又何來跌落?兩年前退休時候,有人猜測馬雲是被逼無奈,他說“這世上,沒人能幹得倒我!”

不知他現在還會不會這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