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科幻大片裡都會出現時間靜止的場景,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時間靜止呢?就是所有的物體都停止運動嗎,恐怕並非如此吧。時間靜止並不等同於運動靜止,我們可以想象一切都停止運動,但這並不意味著時間就停止了流逝。如果你認為想像時間停止流逝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的話,那恐怕你的想像本身就有問題。因為即使一切靜止不動,它也是在時間中繼續流逝的。甚至可以說,事物要想靜止不動,恰恰要以時間的存在為基礎。如果每一段靜止都有一個持續的過程,那麼我們不得不問這段過程又持續了多久呢?
基於以上討論,我們不禁想問:一個沒有時間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它可能存在嗎?如果存在的話,難道就是一個既沒有運動也沒有靜止的世界嗎?
德國哲學家康德曾經對時間和空間做了經典的論述,他認為時間和空間都是人所固有的認識形式,即先天直觀形式。他這一觀點與當時的絕大部分哲學家或科學家都大相徑庭。例如,以牛頓為代表的經典時空觀通常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事物自身的存在方式。而萊布尼茨則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事物之間的某種相對關係。康德獨闢蹊徑,提出時間與空間並不是經驗的物理學概念,而是先天的直觀形式。
德國哲學家康德雕像
先天直觀形式是康德創造的一個哲學術語,那麼什麼是先天直觀形式呢?舉個例子,有些人因為近視、散光等等原因會選擇戴眼鏡,當他戴上眼鏡的那一刻,他看所有東西都必須透過眼鏡這個媒介。如果這是一個有色眼鏡,結果會怎樣呢?假設鏡片是綠色的,那麼他看到的所有東西都將是綠色的。鏡片的顏色決定了他所能看到的這個世界的顏色。一旦他拿下這個眼鏡,由於近視或散光等等原因,他就無法看清這個世界。好在,雖然看不清,但至少也能模糊地感知這個世界。如果你不想看到一片綠色的世界,你還有選擇的餘地,可以摘下它,大不了就是看的模糊一點嘛。但是,時間和空間可沒有那麼簡單,這是一副我們永遠也摘不下的眼鏡(即“先天直觀形式”)。沒有了它們,人類根本不可能認識這個世界。反過來說,要想認識世界,就必須透過時間和空間這副有色眼鏡。“眼鏡”塑造了我們所能看到和思考的一切。
當然,康德的理論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他將感覺的形式完全先天化,並武斷地宣稱這一形式就是時間和空間。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偏偏只有時間和空間是先天直觀形式,而不是其他什麼東西呢?康德對此並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釋。儘管如此,康德的理論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至少他告訴了我們:人根本無法抽離出時間和空間。所以,我們永遠也想象不出一個沒有時間的世界。從根本上來說,我們所希望或想象的時間靜止,其實只是運動靜止罷了。
誠然,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我們會希望時間永遠停留在那一刻:也許是一家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的時候;也許是情侶之間牽手相依、靜靜相望的時候;也許只是一個舒適小憩的午後,你捧著一杯茶,躺在椅上安享陽光。也許,還有很多美好的時刻……如果時間可以靜止,你希望它能靜止等多久呢?雖然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但恐怕每個人都希望那些美好的時刻能夠永遠留住吧。當然,這永遠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我們留不住時間,正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也許,恰恰是因為時間無法靜止,所以我們更懂得珍惜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