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佳作:我是誰?生命就是找到自己

《全人類的一張命運合同》第一章

啟話詩

:

探索六道來,游完三界歸。

茫然問天地,可知我是誰?

探索生命佳作:我是誰?生命就是找到自己

我是誰?這個問題,從古至今,無數人,問過無數遍。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難免會找錯了自己,也就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我是一個代詞,它代表的到底是什麼,包含什麼,軀體?靈魂?還是隻是當下的自我意識?代詞“我”,在唐代之前是另有它意,最早見於甲骨文 ,代表一種兇器。唐代之後到今天,便一直都是如今的含義。我們也許每個人都能感知到我,卻有很難說清我到底是什麼,包含什麼。今天,我們就好好的探討下,我是誰?

山在哪裡:為了找到我,我們需要先找到一個東西,山。這是我隨機選出來的一種事物,只是為了表述方便。山是誰?這個世界到底有山還是沒有山?

有山,因為你看的到,它就聳立在哪裡。好的,現在這座舉世公認的大山就在眼前,我想此時幾乎沒有人會否定它的存在吧!那麼,現在我就帶著你見證大山的消失。

我們想象自己身軀正在變大,一百倍,一萬倍,假設現在身體大如星球,那麼剛才的那座山,還存在嗎?它是還在那裡,沒有缺少一丁點兒石土,但是此時的我們心裡還會認為它是山嗎?以我們大如星球的身體看來,它不過是一塊石土。那麼問題來了,其實這個所謂的“山”,它沒有變,我們人變了一下,山就彷彿消失了。但它真的消失了嗎?又沒有,因為它還是一點沒變的放在那裡。所以,它沒有消失,是“山”消失了。也就是山並不是真的它。那麼,山到底在哪裡?它不是山,它又到底是誰呢?它和山之間到底是有什麼聯絡和區別呢?

探索生命佳作:我是誰?生命就是找到自己

此刻 ,我窺探到了一個令我震驚的真相:山並不能單獨存在,有人才有山。這個也好理解,就像南極不能單獨存在,南極和北極是相對的。我們舉點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黑暗與光明,好與壞,大與小,短暫與永恆,生與死等等。我們說一個東西好,必然在宇宙的另一個角落有個壞的東西。如果這個所謂的壞有一天消失了,那麼好也不復存在。其實好不止與壞對應,還可以與很好,非常好,很壞,不壞等間接對應。

所以,山不能單獨存在,說的通俗點就是有人才有山。有山,才有山洞,才有山頂,才有山外,這個世界不就是山和山外兩部分構成嗎!

。我便大膽的做出推測,這種對應,這種相互的依託存在,不止在明處,比如好與壞的對應,寒與熱的對應就是明處的對應,明處的對應就是普通人都容易理解的對應,那麼暗處的對應呢?不難發現,好與寒他們之間也是能聯絡上,比如夏天寒一點的東西可能代表著好,進而推廣到,這個世界裡,萬事萬物都是聯絡的,所謂一沙一世界,牽一髮而動全身,那麼也就有了下面的我對世界真相的一個猜測:

這個世界是個整體,不能缺一顆沙子,哪怕缺了一顆塵埃,那麼萬事萬物的聯絡的鏈條就會斷裂,這個世界就沒有了;也不能

多一顆沙子,因為無處安放。這也是我提出人類命運最終會共同的一個思想上的頓悟開關。

這個世界雖然我們感知到他很大,是因為這個世界有極小。

這個世界我們感知到溫暖,是因為有寒冷在做陪襯。

我們感知到生,是因為世界同時呈現出了所謂的死在我們面前。

所以,我們每一人能感知到自己存在,其實是因為我之外的 一切東西的存在,就是非我存在,也可以理解成我們感知到自己存在,是因為這個宇宙的存在。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我就在這個世界裡,無處不在,世界透過我的感知,感知到了世界,在這個感知的過程中彷彿有個我存在。所以,我在哪裡呢?

我 ,就是世界對自己的一種感知的過程,我應該不會單獨存在,這個感知過程中,彷彿有個我,只不過是有限感覺的一種集合,是為了區別我們和感知的物件。

探索生命佳作:我是誰?生命就是找到自己

作者觀點:人是宇宙看見自己的鏡子

所以,我是誰,形象地說,我就是世界看自己的一隻眼睛。

它是一個世界動態感知世界本身的過程。宇宙透過“我”找到了宇宙自己,宇宙是個大我,找到大我後,又進一步找到了更加精確的小我,這就是我們稱之為的個體生命。生命就是宇宙找到了宇宙自己,並把這個感知的過程,各種感覺,彷彿打包好放在了一個有限 的人體軀殼裡面。這樣你就能理解,“我”是被嵌刻入宇宙中的一種宇宙自省過程。

探索生命佳作:我是誰?生命就是找到自己

總結一下,這一章,我們探討了山,意識到宇宙中萬事萬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單獨存在。這個世界,不能再多一粒沙,也不能再少一粒沙。宇宙找到自己的過程,就是意識,就是“我”,宇宙透過“我” 看到了宇宙自己,這個宇宙自省的過程被定義成我,就像我把很多石塊組成的集合定義成山,我找到了宇宙這個大我後慢慢的又找到了帶有軀殼的小我,也就是所謂的個體生命。宇宙透過“我”找到了宇宙這個大我,並打包映射出了一個小我。這就是自我意識的誕生。

……歡迎關注,本書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