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龍進:井頭村的井

林龍進:井頭村的井

前幾天,看到了《地理》版有關抗旱的專題,不由地想起老家的井頭。它原是廈門市翔安區的一個村名,關於井頭的得名,在相關的史料中已經找不到它的由來了。據傳原本的古村邊有口大井,之所以有個“頭”字,是因靠海(頭,渡口,渡頭的意思,廈門很多靠海的村都帶有“頭”字,如瓊頭、陳頭、澳頭等)。

一個行政村有水井千口

井頭也許是廈門市村改社群之前,所有行政村中擁有水井數量最多的村莊。雖然還沒有統計當時井頭村全行政村到底有多少口水井,不過筆者卻清楚地記得第五村民小組的具體水井數為101口(家井37口,田井64口),有的甚至一家擁有好幾口井,如村民林清、林武生家各有5口。而第五村民小組(自然村)的戶口數為80戶,戶均1口多,若按照戶均1口的保守估計,整個行政村約780戶(2007年資料),那麼水井數量也有近800口了(實際數量可能有千口)。

二十年來挖井最多

如此眾多的水井並非是歷經成百上千年累計下來的,除了村中原有的十幾口古井外,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後開鑿的。一方面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分到田地後,原本屬於集體的水渠因所有權變更,年久失修而斷流,繼而被農村建設所埋沒。為了能夠確保自家的田地灌溉,村民不惜投資挖井;另一方面富裕起來的村民開始修建新房,並在家中挖井供生活之用,時間集中在1985年至1998年之間,每年十口左右。到了1998年,自來水管線鋪進了村內,村民就沒有在家中挖井了,而田裡的水井一年也才增長几口而已。

井的風情折射歷史記憶

林龍進:井頭村的井

近20年來,井頭所開挖的水井各有不同之處:家中的水井因用於生活飲用,村民都捨得投資,不管是早期的還是後期的,井內都砌磚保護;田裡的水井則主要用於抗旱,井內一般不砌磚保護。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挖的水井,都是沒有藉助任何機械工具,就是一把鎬頭、一條繩子繫個畚箕,兩三個人需一個星期才能挖出來,井壁沒有防護,有水就好了。90年代後,挖井採用了北方的轆轤,提高了效率,井壁也都砌磚保護了,雖然這加大了資金的投入,卻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

林龍進:井頭村的井

進入21世紀後,有了專業的小機井隊,這種井採用電動鑽頭挖掘,速度快,一兩天就可以挖一口了,而人工則要一個星期左右。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水壓井也是值得一提的,記得那時三四個人推著螺旋型的鑽片轉圈,土就自己翻上來了,一口井就這麼被推出來了,當時村裡挖了數十口這種井。這種井靠壓力提水,較省力,但口徑小,容易被泥沙沉積掉,因此壽命短,現在都已沒有使用了。

林龍進:井頭村的井

林龍進:井頭村的井

(圖片來源:林龍進)

提水方式也是隨著時代不斷轉變的。上世紀90年代以前都是單純用雙手生拉硬拽上來的。近20年來,提水方式開始藉助定滑輪。緊接著,小水泵得到普遍推廣,幾乎進入了廣大農家。水泵從井裡將水抽上來後直接接入水管,然後噴灑到作物上,這不僅解放了人力,更重要的是節約了水資源。

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一個村子就挖了成百上千的水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特的現象,正是井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產狀況催生了這一獨特的“井”觀,形成了一幅特色的鄉土風情畫。

林龍進:井頭村的井

作者:林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