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之:欲修身,先養心

欲修身,先養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陽明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之:欲修身,先養心

浮世之中,總有許多人為追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和顯赫名聲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們怨天尤人、欲逃離其中而不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能明白萬事以修心為先的道理。

王陽明認為,人心就是天理,世界上哪還有存在於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雖然“心外無物”的看法與唯物主義觀點相悖,但王陽明關於從人的內心去尋求真理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古人云:“相由心生。”意思是說人的心思會呈現在其外在表徵之中。如此推敲,人的言語、行為等外在表徵,則多為其複雜內心的反映。按照王陽明所言,欲使人的言行舉止符合一定的規範或是達到至善的境界,則要從其內心人手,而不是人心之外的事物。只有當內心達到了至善的境地,其外在的言行舉止才能表現出善的一面。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之:欲修身,先養心

貪泉,泉名,據史料記載,貪泉地處廣州北郊 30 裡的石門鎮。傳說人飲此水,便變得貪而無厭,故名。西晉時,朝廷派往廣州的幾任官員,差不多都以經濟犯罪而被撤職查辦,人們傳說是因為他們喝了貪泉的水。後來,朝廷派去一位廉潔的名吏吳隱之任廣州刺史,到任之日,他領隨從來到貪泉邊,從中取水而飲。隨從勸他說:“以往進入廣州的官員都要飲上一杯,以示風雅,但是這些官員都貪贓枉法,愛錢如命,此泉飲不得。”吳隱之問隨從說:“那些不喝泉水的老爺們是否清廉了呢?”隨從說:“還不是一丘之貉。”吳隱之連飲三瓢後動情地說:“貪財與否,取決人的品質,我今天喝了貪泉水,是否玷汙了平時為官清廉的名聲,請父老鄉親們拭目以待吧。”並賦詩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果然,他在任期間,為政清廉,並沒有因飲貪泉水而貪汙,留下了飲“貪泉”而不貪的千古美談。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之:欲修身,先養心

貪與不貪,並不在於一泉,沒有飲貪泉水的人,也會照貪不誤。所以,貪泉只是那些貪汙的人的一個擋箭牌。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一個人貪與不貪,本在於自己內心的修養,並不在於外在的條件。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之:欲修身,先養心

做人若問心無愧,坦坦蕩蕩,對於每天裡遇到的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也能應對自如,而不會被其攪亂心情,也就可以傲視天下。在儒家先賢眼裡,這是君子風範的標準之一。

王陽明用一生的經驗總結出一句話:“心”左右一切。做好事來源於內心,做壞事也來源於內心。心中所想會影響我們的行為,一顆平靜而寬容的心能夠令人體會到生活的快樂,而一顆躁動而沉重的心則令人陷入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只有以修心為先,才能更通透地知曉世間的道理,才能更真切地把握為人處世之道。然而,對於身處紛繁世界中的大多數人而言,即便知道理應如此,但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甚至要用一生的時間去琢磨。

其實,修心不是很大的難題,只要我們能夠日日更新、時時自省,不斷淨化內心的汙垢,便能擺脫俗事的困擾。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之:欲修身,先養心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之:欲修身,先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