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騷操作亮了!一年八次降價,股價居然超過1500億美金?

小孟是一個北漂,在北京待了快10年,去年底終於搖到北京的新能源車牌,狠下心買了一部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整體下來花了將近45萬元。

最近小孟和一位在深圳的朋友閒聊,才知道現在國產特斯拉不到28萬元就可以買到一臺,並且還可能持續降價。

這讓小孟心裡一驚,在他的印象中,特斯拉是有降價,但沒想到降的如此厲害,早知道特斯拉能這麼便宜,他寧願等上半年,一下可節省20多萬。

和小孟有同樣遭遇的車主不在少數,對於他們來說,不只是覺得受騙了,特斯拉甩手掌櫃的做法也讓他們氣憤不已。

馬斯克的騷操作亮了!一年八次降價,股價居然超過1500億美金?

馬斯克的騷操作亮了!一年八次降價,股價居然超過1500億美金?

更有車主表示要直接退單,原因在於短短一週時間,自己的車先漲價再降價。

馬斯克的騷操作亮了!一年八次降價,股價居然超過1500億美金?

事實上,以國產Model 3為例,距離第一次價格公佈到現在,不到短短一年,降價幅度接近25%。自2018年11月Model 3公佈中國售價以來,共調整價格10次,降價7次,入門價格降低近一半。

馬斯克的騷操作亮了!一年八次降價,股價居然超過1500億美金?

就在4月在29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中,特斯拉CFO稱,國產版繼續降價空間仍很大。

這邊降價,但那邊特斯拉股價節節攀升,股價超過了800美元,市值已經逼近1600億美元,頻繁露出了少女般的“深V”曲線。

明著降價,馬斯克卻在資本市場肆意的收割。

降價,並不阻礙它賺錢

特斯拉降價,很多人感知到的是今年才開始,其實在2019年3月,特斯拉全系車型就大幅降價,尤其是在中國市場,Model 3降2。6萬~4。4萬,Model S降1。13萬~27。75萬,Model X降17。45萬~34。11萬,這種大幅度的降價,在汽車行業都是史無前例的。

特斯拉降價背後有一個關鍵因素,最初電動汽車是有錢人的玩意,在滿足了精英群體之後,快速到達一個天花板。

2018年下半年,馬斯克觀察到,中、美新能源車市場出現了電動車的使用者“井噴”,但是市場需求滿足了之後,發現電動車完全賣不動了,這導致2019年Q1特斯拉的銷量格外難看。

當時包括高盛在內的投行紛紛不看好特斯拉的未來,只把特斯拉的股價定在了300美元區間,超過300美元入手就是傻子。原因很簡單,買的起的都買了,其他人壓根買不起。

看到這個市場反饋,矽谷精英收割機馬斯克坐不住了。精英們既然不買,那麼如何激發更多的人購買呢?

於是特斯拉抓住了一個法門:降價,打一波價效比。

這個套路,有點類似小米,雷軍是手機圈價效比的鼻祖了,以價格屠夫的面孔來搶食手機市場,事實證明很成功。雷軍和馬斯克兩人也是有共同之處的,都是連續創業者,管理著幾家上市公司,深諳行業和消費者心理。

電動汽車雖然零件和手機差異很大,但本質跟手機一樣,隨著電動車技術越來越成熟,玩家眾多的時候,玩的就是規模效應,只要銷量走起來,那就是錢景無限,股價自然跟風的漲。

於是,在新能源車補貼退坡的背景下,馬斯克掀起“價格戰”,上演了年輕人的第一部特斯拉戲碼,直接推動特斯拉無論是交付量、銷售收入雙雙創歷史新高。

馬斯克的騷操作亮了!一年八次降價,股價居然超過1500億美金?

生意的本質還是利潤,特斯拉在降價之初,為了保證利潤,就顯示了它的不厚道。

很多人都知道,對於電動車來說,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對車輛續航里程有著決定性影響。買電動車,續航也是車主們十分看重的一個指標。

今年初,不少特斯拉車主拿到了國產Model 3,當時推出了兩個版本,分別搭載松下和LG化學電池,NEDC標準下後者比前者的續航里程少10公里。但不少提車的車主發現,自己拿到的新車,續航里程居然比別人的少20公里。

這導致,很多車主花了同樣的錢,卻得到了不同續航的車型,很多車主組團拉橫幅討說法,甚至直接起訴。雖然特斯拉最後給出了一定的解決方案,但對於剛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來說,這是在直接消耗市場信任。

在給車主減配,低價賣的同時,特斯拉是如何賺取利潤的呢?

與小米賠本賺買賣,硬體毛利潤率不到5%相比,特斯拉的利潤率要高於市場很多汽車廠商。

舉個例子,2018年福特汽車業務收入1483億美元,毛利潤率不到1。8%;通用汽車營收規模略小於福特,毛利潤率為9。3%。豐田汽車毛利潤率為18%,市值比福特、通用之和還高。

馬斯克的騷操作亮了!一年八次降價,股價居然超過1500億美金?

特斯拉作為後輩,它的毛利潤率比燃油車前輩都要高,始終保持在18%以上。無論是否降價,對它盈利影響絲毫不大。從資料上,你會發現特斯拉2018年毛利潤為40。3億,而降價之後的2019年毛利率為40。7億。

特斯拉是用著小米的價效比策略,實際上卻做著蘋果那樣高毛利率的賺錢生意。歸根結底,馬斯克還是一個悶著頭賺錢的資本家。

對於資本家的本性,馬克思曾這樣說過:

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這是真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老人家的教導,你們不妨細品。

火神山般的建廠速度,造的出就賣的出?

既然價格低又能賺錢,馬斯克自然是何樂而不為,資本市場也喜大普奔。

但是一座大石頭立馬擋在面前,隨著預定量的增長,你沒車交付給使用者怎麼辦。產能成為市場對馬斯克的一個拷問。

於是在中國,馬斯克帶隊進行了一波堪稱火神山般的建廠速度:從簽約到拿地,用了3個月,從工廠開建到首輛白車身下線,用了8個月……

2019年1月7日,作為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專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破土動工,創造了上海乃至全國同類項目落地的歷史紀錄。

如今上海工廠的產能已經能夠達到4000輛/周,預估年底將實現6000輛/周。

不得不說,與庫克和扎克伯格相比,馬斯克這位“中國朋友”的人設塑造很成功,不僅直接跑去上海吃煎餅果子,還在北京吃起涮肉,完全沒有矽谷精英的架子,與當地政府打成了一片。

另一方面,特斯拉對新能源的佈局,也很契合中國政策的需求,特斯拉降價除了是國產化的因素使然,馬斯克也瞅準了中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

舉個例子,今年五一期間,特斯拉把中國製造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基礎售價調整為291800元,根據此基礎售價計算,補貼後售價為271550元。

這樣的價格直接碾壓了同等水平的國產車,把他們壓打到了20萬價位。但問題是,造的出,就能賣的出嗎?解答這個問題並不難。

我們不妨來看一組乘聯會官方的資料:

馬斯克的騷操作亮了!一年八次降價,股價居然超過1500億美金?

可以明顯看到,特斯拉國產化不過才幾個月時間,今年3月Model 3就在中國銷售了10160輛汽車,為有史以來最高的月度銷量。不僅如此,它還能夠在包括燃油車的同級車型中佔一席之地,其他燃油車大多是處於高速同比下滑。

在美國主戰場就更不用講了,新能源領域沒有一個對手能與其匹敵,包括燃油車在內的同級市場中都是霸主地位。

馬斯克的騷操作亮了!一年八次降價,股價居然超過1500億美金?

從目前來看,特斯拉弗裡蒙特工廠年產能目前達到40萬輛/年,將在2020年提升至50萬輛/年。柏林工廠在建,美國新的超級工廠將會在一個月內宣佈選址地點。

傲慢的馬斯克還能走多遠?

現在很多人罵特斯拉不停的降價,割韭菜。可是人家是照樣產的出也賣的出,因為無論是產能、盈利、規模化經濟,馬斯克玩的是相當溜。

更重要的一點是,特斯拉已經透過連續降價,讓中國市場使用者產生了一種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心理期待和錯覺。

事實上,特斯拉傲慢在中國市場已經得到了教訓,在連續數個月取得月銷量過萬臺後,今年4月份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暴跌至3000多臺。特斯拉迅速降價、低配門等顯然損害了原車主的利益,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買到的車才落地就貶值超過10%,多花了錢不說,心理上也很難接受。

尤其是,隨著中國文化自信的提升,對於一些犯錯的世界級大牌抵制現象時有發生,展示了中國人民群眾的力量,從韓國頂級零售品牌樂天瑪特退出中國,再到近些年的杜嘉班納、範思哲、Coach 等歐美大牌的銷售慘淡,無一不體現出中國消費者對於產品質量和品牌口碑的雙重看重。

中國的消費者不好惹,如果說特斯拉再按照以往“割韭菜式降價”、“瀑布式降價”以及“先漲後降”的騷操作,憑著他傲慢的性格,這種損兵一千自傷八百的做法,被中國市場拋棄是遲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