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的女孩

那天中午接到一個陌生號碼的電話,可打電話的人卻對我很熟悉的樣子,拜託幫她約個時間看看孩子的情況。問及孩子,原來是8歲的小孩近幾天夜間睡夢中會突然哭鬧爬起來到處走,還大喊大叫,有時還會說點白天發生的事,但怎麼哄怎麼安撫都沒效果,要到鬧夠了才自己躺下再睡,第二天起床後問及晚上的情況是完全不記得了。這不就是典型的夢遊嗎?或者也叫睡行症,不是我的治療範圍啊。

夢遊的女孩

我推薦她看兒科或者我們心理科的門診,可是電話那頭的家長就是鐵了心的要找我,還說之前就知道我。唉!這不是什麼大事,那就約了時間來看看了。預約的時間是一個週三的早晨八點,我是特意叮囑要吃飽飯,因為有可能需要做個腦電圖檢查,或者我處理不了就再讓我們主任看看呢。

夢遊的女孩

那個週三剛上班還沒整理好辦公桌,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婦就牽著個小女孩進來了。好漂亮好文靜的孩子,粉色的外套很是乾淨,圓圓的小臉上忽閃著一雙大大的眼睛,雖然戴著口罩也不能遮擋住這女孩的靈氣,大約120cm左右的個子,很勻稱很健康很結實的樣子,頭上梳了兩個麻花辮,真的是太可愛啦!一下子就喜歡上這個女孩,招呼他們一家坐下來,打量著這一家三口,完全陌生的面孔,就好奇地問:你們怎麼有我的電話?怎麼非要找我?

女孩的媽媽笑著開口說:你是否還記得多年前有個叫某某的女孩?那時她高考前來找你,你給做的治療後來考上大學學心理學……哦,那個女孩啊,還真有印象,(因為生病都瘦的皮包骨頭坐在凳子上都嫌硌得上…)當然記得。

那是我親妹妹啊,那時我剛生完孩子正在孃家住著呢,所以對李醫生您給我妹妹的幫助特別清楚……這次我家孩子睡覺中鬧騰首先就想到了你……原來如此。

“那個學心理的妹妹如今在做什麼?”我還關心著那個女孩,這一晃都8年了啊,看人家姐姐的孩子都8歲了。那個曾經不能上學到後來非要學心理學的妹妹如今怎麼樣了呢?她啊,大學畢業做了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就在濟南呢……還是回到面前這個漂亮可愛的女孩身上來吧。

詳細瞭解了孩子的狀態和成長經歷,當然也包括母親孕期情況、出生方式、照顧者情況等等,並且邊瞭解邊讓孩子畫了幅畫,還是“房樹人”。

一方面評估孩子狀態,還有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有事可做不覺得無聊或尷尬。

女孩畫的很認真,繪畫質量也不錯,和大概印象很符合。

夢遊的女孩

這是一個偏內向、性格溫和、被動交往,內斂認真仔細的孩子,也是偏情緒型暗示感受性的。性子慢,做事會思考,變通性一般,有時會較固執,專注力好的孩子。當我細細述說這個女孩特點的時候,她的爸爸媽媽就在旁邊不斷的點頭,這個寶貝也忽閃著大眼睛看著我,好像再說“你怎麼知道?”。是啊,我就是知道,因為“畫如其人”,是你自己都畫出來了啊。

當然這次人家的主要目的不是來看看孩子的性格特點,更重要的是:怎麼好好的孩子睡著覺就開始鬧騰、開始從床上爬起來到處跑?其實,當接到女孩媽媽電話時我就告訴她們“非常大的可能就是我們說的夢遊”。經過詳細瞭解後,很明確的就是夢遊了,醫學名稱也就是“睡行症”。發病高峰就是在4~8歲,患病率在10%~20%。所以還是比較常見滴。只是這個女孩症狀比較突出,有點讓爸爸媽媽措手不及而已。

夢遊的女孩

要知道睡行症的終身患病率高達18。3%。絕大多數睡行症的患者在兒童期有發作,通常在青春期消失。成人存在睡行發病率4。3%。好多睡行症的人是在睡眠期間的離床行走,甚至迅速離床奔跑。有的有各種極度不當的、焦慮性、抵抗性、戰鬥性或暴力行為。通常在發作期不容易被喚醒,如果被喚醒則處於意識錯亂狀態,表現出非常困惑不解,對所發生的事件經過部分或完全沒有記憶。

這個女孩就出現了大哭大鬧,大喊大叫,還表現出驚恐不安、驚慌失措的樣子,讓不知情的爸爸媽媽很是緊張。

我詳細介紹了有關睡行症的情況,結合成長經歷,沒有讓她去做腦電圖(估計也沒大問題),家長不想用藥物干預,那就試試動力催眠啦。

夢遊的女孩

沒想到第一次來訪的這個女孩竟然對我非常信任,一個人在診室也不緊張,那就妥妥滴做起來。暗示感受性測試加上小流程,一共就15分鐘左右,這女孩穩穩地坐著,手指僅僅分開一小點,載入8遍手臂都幾乎不動,眼睛盯著指尖也不怎麼眨動,脊背直直挺著,多麼厲害的孩子啊,別忘了才剛剛8歲!

同時也在心裡感嘆:這是個沒有童年的孩子啊!太懂事,太聽話、太要強!內心深處湧出來的除了心疼還是心疼,看來需要好好和家長聊聊了。記得有篇文章就是說“那些個懂事、聽話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而我也見證著好多家長嘴裡“懂事、聽話”孩子的“無奈和掙扎”,對於好多家長們自誇:“我家孩子可聽話、可懂事了”的話語真是忍不住想多說點那啥。

夢遊的女孩

且不說怎麼和家長溝通的了,最關注的就是關於“夢遊”的變化了,尤其是動力催眠對於所謂“睡行症”並沒有報道。因為沒有那麼緊急,我約的一週一次。第二週來訪時,媽媽彙報說:夜間鬧的輕了,有時會爬起來哼哼幾句,哭鬧幾下,哄哄就繼續睡了,還有一天沒醒呢。第三週,爸爸主動說:好多了,就是翻個身哼哼幾句又睡過去了。第四周,媽媽說:最近兩三天都沒怎麼醒呢,偶爾翻翻身一會兒就好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就結束了治療,改成處理家長的教養方式和穩定情緒。

時至今天又是兩週已過,再次聯絡女孩的家長,說是“晚上還是有時會坐起來,哭鬧明顯減少。大部分是睡覺前或者白天一些小要求未滿足,在夢境裡說出來”。原來,夢還有這個功能——實現我們白天無法表達的願望和要求。我心裡暗暗想:還是做點“夢”吧,萬一實現了呢?

而她的家長們能做到建議的一起去運動,並且精神狀態和執行力明顯改善。或許,這就是動力催眠帶來的最大的收穫吧。